前往 疫情寒冬下的时尚产业将何去何从? -

發布時間: 2020-08-15
推薦指數: 3.010人已投票

您即將離開本站,並前往疫情寒冬下的时尚产业将何去何从? - 跨境知道

確認離開返回上頁

請問您是否推薦這篇文章?

延伸內容

去年為了計畫從新加坡飛曼谷, 找了一下這兩地的航班, 發現光是這條航線就至少有四家廉航在飛, 且其中三家是每天五個航班, 只有酷航每天一班。 這樣算一算一天光是廉航就有16個航班飛同一個城市, 若再加上普吉、清邁等等其他城市, 新加坡和泰國之間的航班真的是跟公車班次差不多一樣密集了。 對比現今的台灣日本航線, 大家都說台日航班開太多會供過於求, 說真的跟東南亞之間的航班密集度比起來並不算誇張, 為何在東南亞間的航班就不會有這疑慮? 只要能創造需求, 航班是永不嫌多的吧。 東南亞的航空還要與船運及巴士競爭 常常特價到含稅來回不須500元 我之前搭巴士從新加坡來回麻六甲大約500NT

長榮航空現在大部分在賺長途線吧 雖然擴張到後期是有可能會供不應求 但我想接下來就會像歐洲一樣廉航的價錢就會變得非常便宜 搞不好以後單程非促銷都變成五百台幣以下是常態了:-D 長榮關島來回含稅可以壓到12000NT 但時段真的很糟,凌晨抵達早上回台 加上關島住宿最低也要2000NT/晚 原本想去關島玩的說... 華航或其他航空轉機也都高於1.2萬

去年為了計畫從新加坡飛曼谷, 找了一下這兩地的航班, 發現光是這條航線就至少有四家廉航在飛, 且其中三家是每天五個航班, 只有酷航每天一班。 這樣算一算一天光是廉航就有16個航班飛同一個城市, 若再加上普吉、清邁等等其他城市, 新加坡和泰國之間的航班真的是跟公車班次差不多一樣密集了。 對比現今的台灣日本航線, 大家都說台日航班開太多會供過於求, 說真的跟東南亞之間的航班密集度比起來並不算誇張, 為何在東南亞間的航班就不會有這疑慮? 只要能創造需求, 航班是永不嫌多的吧。

需求的增加還是會有減緩或到一個瓶頸的時候。供過於求的情況並不是不可能的。亞航,捷星,虎航都是活生生大肆擴張,搞的過去兩三年供過於求,造成損失或獲利大減,最後也是搞得減班,停航,原本預定交貨的新機不是暫緩,就是變成要賣飛機或出租出去。 票價降的低,固然可能刺激需求,但航空公司還是要考慮到必須能賺錢,不是說飛機載客率100%就能賺錢,而是收入>成本才會賺錢。如果要壓到賺不到錢的地步才能刺激消費的話,航空公司是寧可退出的。 不過台灣區域4小時內的航程,目前廉航市佔率還是遠低原東南亞和歐洲,所以短期內應該還有再提升的空間的。但是台灣廉航市佔率不一定能到東南亞的水準,主要是佔短程航線很大比例的兩岸和香港航線有配額管制,有利可圖的航線現在新的廉航都切不進去,市場較弱的二三線城市也不太吸引廉價航空,所以這一部分廉價航空的市佔率是不會太高的。

貨櫃過量是沒辦法,真的毆亞需求都下滑. 你有這麼多船,客人卻消失了. 客人不需要這是最慘的情況. 航空載客業需求不足時可以創造需求. 尤其頁岩油打不死, OPEC不減產,油價長期看低, 只要航線一直增加,需求會增加. 全世界的地圖要插滿足跡是很困難的.主要問題是昂貴又不便. 例如以前要轉機耗時耗錢的變直飛又快又便宜, 你本來覺得想去但不方便去的地方,新LCC直飛航線出來就會考慮去. +1 確實.沒有需求.沒有貨要出.就算是把運費降下來也是沒有辦法! 但航空就不一樣了.旅行享樂是人的天性.當機票down到跟車票依樣便宜的時候. 那些原本因為受限於經費.只能國內旅行的家庭.或是小資族.當他發現出國旅行的開出和國內旅行的花費差距不大的時候.出國的欲望很可能就被激發出來.這一塊的市場才是最大...

貨櫃過量是沒辦法,真的毆亞需求都下滑. 你有這麼多船,客人卻消失了. 客人不需要這是最慘的情況. 航空載客業需求不足時可以創造需求. 尤其頁岩油打不死, OPEC不減產,油價長期看低, 只要航線一直增加,需求會增加. 全世界的地圖要插滿足跡是很困難的.主要問題是昂貴又不便. 例如以前要轉機耗時耗錢的變直飛又快又便宜, 你本來覺得想去但不方便去的地方,新LCC直飛航線出來就會考慮去.

長榮航空現在大部分在賺長途線吧 雖然擴張到後期是有可能會供不應求 但我想接下來就會像歐洲一樣廉航的價錢就會變得非常便宜 搞不好以後單程非促銷都變成五百台幣以下是常態了:-D

我們先來看海運的情況 前幾年因為大型新貨櫃輪不斷出現 運能大增 因此一遇到需求不足的情況 海運產業立刻賠得慘兮兮 航空業似乎也在重演這個趨勢 就等那個引爆點了 應該不只是航空業吧!往天秤兩端兩極化的發展. 這大概就是未來的趨勢.要嘛就是頂級金字塔端的客戶. 要嘛就是小資一族.中間那一塊就消失不見了. 智慧型手機不就是最好的例子!!! 廉航的發展只會越來越興盛.現在雖然只佔12%. 但很快的我們一定能看到20%以上.. 尤其是航程3小時以內的短程航線.市占率會更高. 我相信所有板上的旅遊同好.絕對都是樂見這樣的發展. 如果哪一天傳航和廉航的價差能縮小到3成以內. 我個人還是很樂意搭傳航的.. 我比較好奇和期待的是.長榮航的堅持能持續多久!!

我們先來看海運的情況 前幾年因為大型新貨櫃輪不斷出現 運能大增 因此一遇到需求不足的情況 海運產業立刻賠得慘兮兮 航空業似乎也在重演這個趨勢 就等那個引爆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