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udn銀行理財通 - 聯

發布時間: 2020-06-27
推薦指數: 3.010人已投票

您即將離開本站,並前往udn銀行理財通 - 聯合電子報

確認離開返回上頁

請問您是否推薦這篇文章?

延伸內容

若這是在網路消費,網路店家不會直接對各發卡銀行作業,是透過直接或間接的刷卡服務提供者,連往特定信用卡收單銀行,再連往VISA或MASTER,之後會有請款和結算。通常國際的公司只有一個網站,只是提供多種語言,連同一家刷卡服務提供者,刷卡服務提供者通常是連同一國外銀行,不會是台灣本地銀行。最後,發卡行是和國外銀行進行結算,一定是用美金。不管如何國際交易不會是台幣,發卡行無法決定,也不會知道航空公司網站顯示的台幣金額,那是航空公司的承諾,航空公司的系統決定一切,重點是航空公司是透過國內或國外公司刷卡。

樓主的陳情之路可否順利? 覺得案件特別,想了解後續的發展

一直以為「雙幣信用卡」最大的特點就在於節省換匯匯差,「國外」刷卡消費 可直接從銀行的外幣帳戶中進行扣款,「國內」刷卡消費則從台幣帳戶扣款。直到近期碰到此「刷卡消費」糾紛,像是被詐騙的感覺,令人為之氣結,分享此經驗,讓想辦雙幣信用卡的人參考,也求助信用卡達人提供意見。 本人使用中信銀雙幣(台幣與美元)信用卡於3月底,向國泰航空(CATHAYPA TAIPEI TW) 購買2張台北-溫哥華來回機票,刷卡消費新台幣八萬多元,從頭到尾都是用台幣計價,刷卡付款當日,也收到銀行傳來的簡訊通知刷卡消費台幣八萬多元;不料,4月初查帳時發現,中信銀竟將該筆消費視為「國外消費」,將「台幣八萬多元」轉換成「2千6百多美元」列帳,並要從外幣帳戶扣款。本人發現後立即向中信銀反應要求更正,該筆刷卡記錄應為「國內消費台幣八萬多元」,且國泰航空也出函證明該筆費用以台幣向銀行請款;然而中信銀卻以國泰航空為註冊於海外的跨國商家,以其自行認定的刷卡規則,判定該筆交易為「國外消費」,堅持將台幣轉換成美元從本人外幣帳戶扣款。因而產生爭議。 我並非第一次刷中信銀信用卡購買國外航空公司由台北出發的機票,也非第一次在國泰航空刷卡買票,卻是第一次碰到如此超出我常識理解的事情,難道該筆交易屬「國內」或「國外」消費,是任由信用卡的發卡銀行說的算嗎? 明明是台幣交易,發卡銀行能任意轉換成外幣進行扣款嗎? 有人有類似經驗的嗎? 請網上達人教教我該如何申訴爭取自己權益? 買過幾次香港的航空公司機票 都是算海外消費 因為人家航空公司是設籍香港 是屬於海外企業 雙幣信用卡的規則應該有一條只要是在非呆完本土公司行號消 費都會被視為海外消費行為 就要收取手續費 當然雙幣信用卡會依你所屬幣值計 價 這個應該不算踩雷 認知上差異

樓主的問題 其實只是扣臺幣跟扣美金的區別 不論是哪張卡 如果扣美金 都會從臺幣換美金再扣款 然後加收國外刷卡手續費1.5% 奇怪的事 國泰航空申請臺幣 中信卻付美金 話說 目前臺幣貶值 美金匯率飆高 如果樓主成功退回美金 重新付款八萬臺幣 其實沒有損失 不曉得後續如何發展 祝你順利

的確,普通消費者消費不會特別去問商家的交易主機設在哪裡,就像你去101的Tiffany買顆鑽戒,總不可能交易要送回美國總部的主機處理,除了金額先被換算成美金外,刷台幣信用卡還要另外再被收一筆FTF,那客人豈不是更氣炸??? 可是航空公司網站跟飯店集團網站比較特別,因為做的是全世界客人的生意,為了方便消費者消費,不僅會"換算"成消費者熟悉的幣別,有的甚至還會有看似當地語言的網站.但是這些網站或是收費主機卻不是真的設在消費者進行交易的國家,所以這些交易會被收單的信用卡發卡行認定為"境外消費". 這個case更麻煩是牽扯到"雙幣信用卡",要是台幣信用卡就會變成樓上那個港龍的case,Citi跟商家喬,看誰要負擔這筆FTF,對消費者沒差,消費者只在意那筆錢退回來就好. 覺得自己被多收錢,是誰都會覺得很氣憤,能趁這機會搞清楚能減少很多以後再次被氣到的機會.金融交易本來就沒有模糊空間,太鄉愿的處理方法反而讓兩造雙方搞不清楚到底"理"在哪裡. 願意花時間把事情搞清楚是件好事,不然那個被欺負被詐騙的感覺的確是很難受.

開版主的遭遇,兩年前虎X也發生過。 虎X敲鑼打鼓說"本國"第一家廉航。 結果刷卡買機票被扣國外交易手續費, 被酸假國航。 銀行也正經八佰出來說,交易主機代號在國外,要收國外交易手續費。 過兩天新聞小版面銀行表示已經處理好了,(銀行可能忘了虎X後台是誰) 去看你的信用卡申請書國外交易手續費是持卡人跟發卡人的約定,認定權在銀行,收不收也在銀行。

請問一般百姓在刷卡消費時,會去問商家往來的銀行是屬境外?還是境內銀行嗎? 會先調查一下銀行收單主機的位置是在哪裡嗎? 這些是消費者「應該」要知道的嗎? 我相信大部分的消費者都不會這麼做的。 我的確面臨一筆「刷卡爭議款」,只是爭議的對象不是商家(國泰航空),而是 我的發卡銀行(中國信託商銀);爭議點在於,當初我從申辦這張雙幣卡到中信銀核發此卡,都只強調國外消費才會從我約定的外幣帳戶扣款,從未告知 或是 提醒我,他們家對「國外消費」的判定是依據「收單銀行主機的位置」,或是在刷卡消費前要「先問商家收單銀行的國籍」,如果中信銀 事先告知我的話,我一定不會同意辦卡;其次,我僅授權此卡刷外幣消費,可從我美元帳戶扣款,刷台幣消費須從台幣帳戶扣款,我斷不同意 發卡銀行以其內部作業規定,把客戶的台幣消費 轉換成美元,就要從其外幣帳戶中取款,這是我無法接受的。 我的這個case,國泰航空其實給了我很大的幫助。 我明白這其實不是什麼大事,多半的消費者都自認倒楣就算了,但我覺得若是非不明,沉默不語反而助長了詐騙的歪風。 多謝Gimi 的建議,我一定會向主管單位(或第三方)陳情的,為自己 也為一般消費者討個公道。 必須先列為爭議款,信用卡公司才會向商家求證(有文件要簽,並可能會產生查帳費用)。 我是使用花旗銀行信用卡, 使用截圖為證,申請爭議後 ,商家同意後退款。 你的問題看起來是銀行不處理, 先求助行政院金管會。 記得要用民意信箱,取得白紙黑字回覆文件。

請問一般百姓在刷卡消費時,會去問商家往來的銀行是屬境外?還是境內銀行嗎? 會先調查一下銀行收單主機的位置是在哪裡嗎? 這些是消費者「應該」要知道的嗎? 我相信大部分的消費者都不會這麼做的。 我的確面臨一筆「刷卡爭議款」,只是爭議的對象不是商家(國泰航空),而是 我的發卡銀行(中國信託商銀);爭議點在於,當初我從申辦這張雙幣卡到中信銀核發此卡,都只強調國外消費才會從我約定的外幣帳戶扣款,從未告知 或是 提醒我,他們家對「國外消費」的判定是依據「收單銀行主機的位置」,或是在刷卡消費前要「先問商家收單銀行的國籍」,如果中信銀 事先告知我的話,我一定不會同意辦卡;其次,我僅授權此卡刷外幣消費,可從我美元帳戶扣款,刷台幣消費須從台幣帳戶扣款,我斷不同意 發卡銀行以其內部作業規定,把客戶的台幣消費 轉換成美元,就要從其外幣帳戶中取款,這是我無法接受的。 我的這個case,國泰航空其實給了我很大的幫助。 我明白這其實不是什麼大事,多半的消費者都自認倒楣就算了,但我覺得若是非不明,沉默不語反而助長了詐騙的歪風。 多謝Gimi 的建議,我一定會向主管單位(或第三方)陳情的,為自己 也為一般消費者討個公道。

講了很多次是港龍航空公司。 款項當然是透由信用卡公司退費。 所以你"覺得"你原先被收取的FTF是誰收的???港龍航空嗎? 之後是港龍航空覺得理虧所以透過信用卡公司退費給你? 實際上操作不是這樣的,FTF是你的發卡行收的,因為發卡行經手一筆在它的系統裡定義為"境外"的消費,可能因為港龍的交易主機設在境外,導致你即使是在港龍台灣網站上消費台幣,但是發卡行還是認定這是一筆"境外消費". 我個人覺得在你的case裡其實是得到了發卡行的"善意",但是你可能不這樣覺得吧,這就跟去訂房網站上訂房,因為被收FTF去跟訂房網站吵,最後訂房網退讓善意退了FTF一樣的道理,錢被發卡行收走了,發卡行也有理收這筆手續費,但是消費者並不想知道這麼多,只要有錢回來就好,管它是A給還是B給,最後就會變成大家賭運氣了.

所以你要講清楚,誰退你款?發卡行嗎?還是航空公司?即使收到退款,最好還是去了解一下為甚麼會退這個款,是對方搞錯了還是出於"善意"?這很重要,不然就跟你說的ㄧ樣,打客服像簽樂透,因為每次答案不一樣,也就是"隨便講講",看哪一次運氣好碰到一個隨便講的跟你喜歡的答案ㄧ樣. 不需要碰到類似的事情每個人都去吵一次,沒法得到準確的資訊才會變成有人如願,有人不如願的狀況.上面也有圖,我相信他也截圖了,可看來他還是被收了FTF,台幣,國泰航空. 截圖,列爭議款,剪卡.......這些都不是萬靈丹,藉這個機會把這些平常碰不到的"知識"學起來不是很好?下次碰到就知道怎麼處理了. 講了很多次是港龍航空公司。 款項當然是透由信用卡公司退費。

港龍航空也是收, 我截圖證明,申訴後就退款,如此而已。 所以你要講清楚,誰退你款?發卡行嗎?還是航空公司?即使收到退款,最好還是去了解一下為甚麼會退這個款,是對方搞錯了還是出於"善意"?這很重要,不然就跟你說的ㄧ樣,打客服像簽樂透,因為每次答案不一樣,也就是"隨便講講",看哪一次運氣好碰到一個隨便講的跟你喜歡的答案ㄧ樣. 不需要碰到類似的事情每個人都去吵一次,沒法得到準確的資訊才會變成有人如願,有人不如願的狀況.上面也有圖,我相信他也截圖了,可看來他還是被收了FTF,台幣,國泰航空. 截圖,列爭議款,剪卡.......這些都不是萬靈丹,藉這個機會把這些平常碰不到的"知識"學起來不是很好?下次碰到就知道怎麼處理了.

https://www.ptt.cc/bbs/Aviation/M.1442838412.A.08B.html 這個連帳單都附上了,台幣喔,商家名跟上面一樣,要收FTF的...... 我個人不反對去跟主管單位"陳情",但是在陳情之前最好是自己先弄清楚狀況,把有利於自己的證據準備好,不然別人一回應就傻了. 無法接受是一回事,說別人隨便講講或是瞎掰不太好,除非你有證據證明自己說的才是正確無誤的. 港龍航空也是收, 我截圖證明,申訴後就退款,如此而已。

陳情金管會 可以了解整個事情的收費經過, 再做後續的處理, 我遇到很多客服隨便講講而已! 「刷卡付款當下,銀行傳給我的消費通知 明列刷卡金額是台幣八萬多元;銀行帳單上 該筆交易 的「消費摘要」明列商家是「CATHAYPA TAIPEI TW」但金額卻是美元數額.」 像這個就是很明確的證明。 https://www.ptt.cc/bbs/Aviation/M.1442838412.A.08B.html 這個連帳單都附上了,台幣喔,商家名跟上面一樣,要收FTF的...... 我個人不反對去跟主管單位"陳情",但是在陳情之前最好是自己先弄清楚狀況,把有利於自己的證據準備好,不然別人一回應就傻了. 無法接受是一回事,說別人隨便講講或是瞎掰不太好,除非你有證據證明自己說的才是正確無誤的.

可是原po並沒有被收"國際手續費",所以也沒手續費可以退,所以你是建議她陳情什麼? 商家交易主機或是收款主機設在國外,那就是"境外消費",當然不是收卡行說了算.今天信用卡公司也知道她刷的是台幣,只是要用台幣收就得再加上1.5%,她沒被收FTF是因為她有雙幣信用卡,已經比只有台幣信用卡的客人多一個選擇了,只是這個選項她不喜歡罷了. 當然,她也可以去跟金管會"陳情"看是不是可以改成用台幣來算,但網站交易產生的FTF又要看發卡行的誠意了..... 陳情金管會 可以了解整個事情的收費經過, 再做後續的處理, 我遇到很多客服隨便講講而已! 「刷卡付款當下,銀行傳給我的消費通知 明列刷卡金額是台幣八萬多元;銀行帳單上 該筆交易 的「消費摘要」明列商家是「CATHAYPA TAIPEI TW」但金額卻是美元數額.」 像這個就是很明確的證明。

「國內」或「國外」消費,是任由信用卡的發卡銀行說的算嗎? 當然不是!應該是商家申請為主,銀行只是付款單位。 建議你打電話給信用卡公司,提出台幣刷卡證明,列為爭議款。 另一方面向金管會陳情, 取得信用卡公司 白紙黑字回覆文。 我曾經刷過港龍航空,收國際手續費用,申訴後退手續費.......。 可是原po並沒有被收"國際手續費",所以也沒手續費可以退,所以你是建議她陳情什麼? 商家交易主機或是收款主機設在國外,那就是"境外消費",當然不是收卡行說了算.今天信用卡公司也知道她刷的是台幣,只是要用台幣收就得再加上1.5%,她沒被收FTF是因為她有雙幣信用卡,已經比只有台幣信用卡的客人多一個選擇了,只是這個選項她不喜歡罷了. 當然,她也可以去跟金管會"陳情"看是不是可以改成用台幣來算,但網站交易產生的FTF又要看發卡行的誠意了.....

一直以為「雙幣信用卡」最大的特點就在於節省換匯匯差,「國外」刷卡消費 可直接從銀行的外幣帳戶中進行扣款,「國內」刷卡消費則從台幣帳戶扣款。直到近期碰到此「刷卡消費」糾紛,像是被詐騙的感覺,令人為之氣結,分享此經驗,讓想辦雙幣信用卡的人參考,也求助信用卡達人提供意見。 本人使用中信銀雙幣(台幣與美元)信用卡於3月底,向國泰航空(CATHAYPA TAIPEI TW) 購買2張台北-溫哥華來回機票,刷卡消費新台幣八萬多元,從頭到尾都是用台幣計價,刷卡付款當日,也收到銀行傳來的簡訊通知刷卡消費台幣八萬多元;不料,4月初查帳時發現,中信銀竟將該筆消費視為「國外消費」,將「台幣八萬多元」轉換成「2千6百多美元」列帳,並要從外幣帳戶扣款。本人發現後立即向中信銀反應要求更正,該筆刷卡記錄應為「國內消費台幣八萬多元」,且國泰航空也出函證明該筆費用以台幣向銀行請款;然而中信銀卻以國泰航空為註冊於海外的跨國商家,以其自行認定的刷卡規則,判定該筆交易為「國外消費」,堅持將台幣轉換成美元從本人外幣帳戶扣款。因而產生爭議。 我並非第一次刷中信銀信用卡購買國外航空公司由台北出發的機票,也非第一次在國泰航空刷卡買票,卻是第一次碰到如此超出我常識理解的事情,難道該筆交易屬「國內」或「國外」消費,是任由信用卡的發卡銀行說的算嗎? 明明是台幣交易,發卡銀行能任意轉換成外幣進行扣款嗎? 有人有類似經驗的嗎? 請網上達人教教我該如何申訴爭取自己權益? 「國內」或「國外」消費,是任由信用卡的發卡銀行說的算嗎? 當然不是!應該是商家申請為主,銀行只是付款單位。 建議你打電話給信用卡公司,提出台幣刷卡證明,列為爭議款。 另一方面向金管會陳情, 取得信用卡公司 白紙黑字回覆文。 我曾經刷過港龍航空,收國際手續費用,申訴後退手續費.......。

謝謝分享資訊。 弔詭之處就在此,我這筆 沒被收"FTF";中信銀的說法是因為這筆"國外消費"的原幣別是 "台幣",所以就不收刷卡手續費;然後,我帳單上這筆記錄的「消費地」明擺著「TW」... 這到底 什麼跟什麼啊...我怎麼聽 都覺得他們在瞎掰...又掰的漏洞百出。 你換個角度想可能會心裡舒服點.這筆在國泰網站上買機票的消費,因為收單主機設在國外,所以即使show出來台幣,請款單位也寫TW,但是在刷卡行(中信銀)的系統上是被標示為"國外消費". 如果你使用一張台灣發卡行發行的台幣信用卡,你所需要支付的金額就是網站上看到的台幣金額再加上1.5%的FTF,但是因為你使用的"雙幣信用卡",所以免付1.5%的FTF,可是你的消費雖然看到是台幣,需要被換算成別的消費幣別,因為你用的是"雙幣信用卡". 我不覺得發卡行有在瞎掰什麼,只是你在不同的點選擇接受不一樣的"事實",這是人性很正常.真要追根究底,那就算一下這一來一往中間到底差了多少錢,我的意思是加上了1.5%的FTF後,使用台幣付款比用美金付到底是差了多少.

你參考一下過去人的經驗吧..... 看來在國泰官網買票有的人真的就會被收"FTF",會被收FTF代表被當成"國外消費"了... --- 略 --- https://www.ptt.cc/bbs/Aviation/M.1442838412.A.08B.html 謝謝分享資訊。 弔詭之處就在此,我這筆 沒被收"FTF";中信銀的說法是因為這筆"國外消費"的原幣別是 "台幣",所以就不收刷卡手續費;然後,我帳單上這筆記錄的「消費地」明擺著「TW」... 這到底 什麼跟什麼啊...我怎麼聽 都覺得他們在瞎掰...又掰的漏洞百出。

你參考一下過去人的經驗吧..... 看來在國泰官網買票有的人真的就會被收"FTF",會被收FTF代表被當成"國外消費"了,也許每家銀行的認定標準不一樣......你這筆消費有另外收FTF嗎?如果照銀行的說法,這筆消費是"境外消費",那除了台幣金額外應該另外再跟你收FTF,也就是8萬多的台幣*1.5%,也要1000多,有比你換算成美金收划算嗎??? https://www.ptt.cc/bbs/Aviation/M.1442838412.A.08B.html

如果你是去台北的國泰航空櫃台以"台幣"購買機票,的確不應該在"未經你同意"下把你的消費轉換成外幣消費.但是你的票要是在國泰航空的網站上購買,那就容易產生問題,因為網站不容易界定執行消費的點,尤其信用卡也是全球通用的. 所以一個沒雙幣信用卡,沒外幣帳戶的人,同樣從國泰網站上買機票,就不會被換算成美元了嗎?這個聽起來很奇怪啊,還是只有台幣信用卡的人,在國泰網站上買機票還是會被算成是"海外消費",被收1.5%的FTF,但是最後付的是台幣. 看你實際的購票管道,好好讀一下上面的說明,或是請銀行再跟你解釋一下為甚麼這筆消費被視為"海外消費",如果是網站造成的問題,下次購票前就得特別注意避免這種情況出現. 沒錯,這事真的很奇怪...我以為刷卡交易 是屬「國內」還是「國外」消費, 應該是有一致的標準認定吧! 不該是由發卡銀行 針對不同的信用卡,而自行不同的認定。 以下三點都讓我無法接受中信銀的做法: 1. 刷卡付款當下,銀行傳給我的消費通知 明列刷卡金額是台幣八萬多元;銀行帳單上 該筆交易 的「消費摘要」明列商家是「CATHAYPA TAIPEI TW」但金額卻是美元數額. 2. 我向國泰航空台北分公司求證(實為求救),他們很明確的告訴我,他們是以我所認可的台幣金額向我的發卡銀行請求/取得授權碼的;他們也必須以同樣的台幣金額向台灣的國稅局報稅的,這筆交易從頭到尾都是以台幣計價的,他們甚至再給我一份機票收款證明來證明他們收的就是台幣金額。 3. 其實購買機票當天,我們有用另一家銀行的信用卡,刷卡購買同樣的行程、票價的另一筆訂位記錄機票,就毫無問題的以「國內消費」列示刷卡商家及台幣金額。 對消費者而言,「雙幣信用卡」的最大優點不就是,國外刷卡消費,省去換匯台幣再扣款的匯損嗎!? 怎麼中信銀的雙幣卡,可以把台幣的消費金額兌換成外幣扣款,銀行有權自行認定消費地點,不顧消費者反對而進行扣款嗎? 這次刷這張雙幣卡買機票,真的有上當受騙的感覺。

國泰航空是香港企業,這筆當然很有可能是國外交易囉 用台幣計價,跟是否為跨國交易,我會覺得這是兩回事 我年初買了國泰航空機票,也是國外交易(非中信銀信用卡),我倒是沒特別質疑

如果你是去台北的國泰航空櫃台以"台幣"購買機票,的確不應該在"未經你同意"下把你的消費轉換成外幣消費.但是你的票要是在國泰航空的網站上購買,那就容易產生問題,因為網站不容易界定執行消費的點,尤其信用卡也是全球通用的. 所以一個沒雙幣信用卡,沒外幣帳戶的人,同樣從國泰網站上買機票,就不會被換算成美元了嗎?這個聽起來很奇怪啊,還是只有台幣信用卡的人,在國泰網站上買機票還是會被算成是"海外消費",被收1.5%的FTF,但是最後付的是台幣. 看你實際的購票管道,好好讀一下上面的說明,或是請銀行再跟你解釋一下為甚麼這筆消費被視為"海外消費",如果是網站造成的問題,下次購票前就得特別注意避免這種情況出現.

一直以為「雙幣信用卡」最大的特點就在於節省換匯匯差,「國外」刷卡消費 可直接從銀行的外幣帳戶中進行扣款,「國內」刷卡消費則從台幣帳戶扣款。直到近期碰到此「刷卡消費」糾紛,像是被詐騙的感覺,令人為之氣結,分享此經驗,讓想辦雙幣信用卡的人參考,也求助信用卡達人提供意見。 本人使用中信銀雙幣(台幣與美元)信用卡於3月底,向國泰航空(CATHAYPA TAIPEI TW) 購買2張台北-溫哥華來回機票,刷卡消費新台幣八萬多元,從頭到尾都是用台幣計價,刷卡付款當日,也收到銀行傳來的簡訊通知刷卡消費台幣八萬多元;不料,4月初查帳時發現,中信銀竟將該筆消費視為「國外消費」,將「台幣八萬多元」轉換成「2千6百多美元」列帳,並要從外幣帳戶扣款。本人發現後立即向中信銀反應要求更正,該筆刷卡記錄應為「國內消費台幣八萬多元」,且國泰航空也出函證明該筆費用以台幣向銀行請款;然而中信銀卻以國泰航空為註冊於海外的跨國商家,以其自行認定的刷卡規則,判定該筆交易為「國外消費」,堅持將台幣轉換成美元從本人外幣帳戶扣款。因而產生爭議。 我並非第一次刷中信銀信用卡購買國外航空公司由台北出發的機票,也非第一次在國泰航空刷卡買票,卻是第一次碰到如此超出我常識理解的事情,難道該筆交易屬「國內」或「國外」消費,是任由信用卡的發卡銀行說的算嗎? 明明是台幣交易,發卡銀行能任意轉換成外幣進行扣款嗎? 有人有類似經驗的嗎? 請網上達人教教我該如何申訴爭取自己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