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台視新聞報導內容,未經本公司授權禁止

發布時間: 2020-09-19
推薦指數: 3.010人已投票

您即將離開本站,並前往台視新聞報導內容,未經本公司授權禁止轉貼節錄

確認離開返回上頁

請問您是否推薦這篇文章?

延伸內容

紅眼航班如果是區域型航空,我認同可能比較危險。 區域型航空的組員大多的班還是以白天為主,也就是和一般服務業一樣,早班、晚班的生活。 大型航空的組員應該就習慣日夜顛倒了。

我有看到這新聞,感覺不是很嚴謹 以前看國外影片, 搭機 不要穿尼龍製品衣物,也不要穿尼龍絲襪 因為是易燃物

很屁的文 飛機如果妳都直上直下 紅眼很重要 但問題在於紅眼根本太容易解除了 隨便跨幾個時區就不是紅眼了

[quote=海男;6884673] 都一樣 因為從飛機上跳下來跟飛機栽下去的速度都一樣 就像搭到下墜中的電梯,就算你能從電梯中跳出來,下墜的速度都是一樣的 那掉落海裡的死因是?

[QUOTE=alex1234;6883416]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40726002664-260405 墜海的生還機率為0% 我從以前一直有個疑問,在海面掉落如果跟著飛機一起掉下去那大概穩死 可是如果打開艙門跳出去,整個人垂直落入海中是否生存機率能提高呢 都一樣 因為從飛機上跳下來跟飛機栽下去的速度都一樣 就像搭到下墜中的電梯,就算你能從電梯中跳出來,下墜的速度都是一樣的

[QUOTE=alex1234;6883416]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40726002664-260405 墜海的生還機率為0% 我從以前一直有個疑問,在海面掉落如果跟著飛機一起掉下去那大概穩死 可是如果打開艙門跳出去,整個人垂直落入海中是否生存機率能提高呢

覺得有些說法似是而非。 1.不能坐紅眼航班的4大理由。夜晚能見度低,事故率相對也高;地面跟機組人員睡眠不足,體能和反應下降,處理突發事件的判斷能力會較差;即使發生空難,也得等別人睡醒才能救你;多數空難摔死的少,來不及跑燒死的多,你是晚上跑得快還是白天? 紅眼航班的定義是晚上飛,隔天大清晨左右或之前到。而不是說只要入夜飛的飛機就是紅眼航班。 1. 能見度太低影響起降的話,機場自會關閉,誰也起降不了。否則現代的飛機和機場導航設備,只要機師沒有超作失誤,早晚不應該會有大差別。 2. 地面和機組人員睡眠不足, 體能和反應下降,處理突發事件的判斷能力會較差? 當你有這樣性質的工作,你會訓練自己機動的調整作息時間,而不是還跟一般白天工作的人一樣的作息時間。 3. 即使發生空難,也得等別人睡醒才能救你? 不太曉得這在說什麼。我想沒有官方的軍警消防救難人員會等到睡醒才去救人吧。 4. 多數空難摔死的少,來不及跑燒死的多,你是晚上跑得快還是白天?老實說,當你有碰上這樣的危急情況,不管白天晚上,人體的正常反應都是腎上線飆升,想盡快逃命,誰還會因為還在睡眼朦朧中而沒力氣跑? 不坐老機型飛機。老舊飛機在航材保障和故障維修上都有一定的困難。 就空難原因的統計來講,機師誤判超作錯誤的因素最多,而因為維修因素導致空難的,大都也是因為維修上沒正確做好,所以大都也是人為的關係,飛機老會造成維修成本的提高,但是和失事率沒有直接的關係。此外很多傳統航空就算同一型的飛機從10幾年到最新的都有,同一條航線,有時調度舊飛機,有時使用新的,這根本不是你在訂位的時候可以預測的。 要選最好的座位在飛機倒數第5排中間。原則是靠走道比靠窗安全,飛機後段比前段安全。通常飛機墜毀都是頭部先著地,機身能吸收一部分動能,而中段也不安全的原因在於,解體永遠發生在飛機機翼連接處的應力集中的地方。但也有專家認為要看飛機發生碰撞或是可控制迫降的位置而定,因此「沒有絕對的『最安全座位』」。 我相信後面專家的說法。如果飛機真的從幾千到10000公里的高空頭部朝下墜毀的話,飛機通常粉身碎骨,坐那都沒用。如果是降落快要到跑道失事的話,那有很多可能會碰撞的位置,不會主要都是頭部朝下。 乘客可在90秒內做以下動作,爭取存活機會。 1.脫掉高跟鞋。高跟鞋會影響緊急撤離的時間,也可能穿破滑梯,所以離開座位前,要脫掉你的高跟鞋。 2.做好防衝擊姿勢。即在座位應保持冷靜、繫好安全帶,採取身體彎曲前傾、雙手握腳踝、額頭觸及前椅的防撞姿勢。 3.飛機起火,而你活著,不顧一切往遠處跑。空難中10%是摔死的,90%是燒死和濃煙嗆死的。 另外,飛機起飛和降落也應提高警覺,據飛安統計,飛安事故機率逾68%發生在飛機起飛時的3分鐘與降落時的7分鐘,因此這「黑色10分鐘」輕忽不得。 其實如果有機會做1,2點的話,通常表示空服員還活著,這兩點空服員在指導逃生的時候都會提到的。3的話,應該是很本能的自覺吧。 飛安事故確實大都發生在起飛和降落這兩階段。所以像長程的班機,很多人習慣會脫掉鞋子,我通常都是等到了飛機爬升到巡航高度之後才會脫鞋。

其實關於能見度 紅眼跟晚上的飛機條件一樣吧 而且嚴格來講有官方的數據證明紅眼航班失事率高嗎? 飛長途線幾乎都會跨半夜吧 我倒是很認同不要搭舊型的飛機 因為越新型 安全越好

夏季日出早 搭紅眼航班比較沒問題吧

我覺得會搭紅眼班機也是有其理由 價格?時間? 重要的是事故發生時的自我保護及應變 不然想那麼多哪都不用去了~ 我以前就是不想("敢")搭飛機 十多年來沒出國過 而即使想搭飛機也不想搭長程,所以就鎖定日本 2年前開啟十多年來沒搭飛機出國的第一次自由行 很誇張的是這2年來已經去東京或關西自由行多次了 當然部分主要原因是因為有了廉價航空之賜

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40726002664-260405 有30年資歷的機長誠實告訴你,哪些航班不安全,他列出「二不一要」原則給大家參考,下次訂機票前請三思。 1.不能坐紅眼航班的4大理由。夜晚能見度低,事故率相對也高;地面跟機組人員睡眠不足,體能和反應下降,處理突發事件的判斷能力會較差;即使發生空難,也得等別人睡醒才能救你;多數空難摔死的少,來不及跑燒死的多,你是晚上跑得快還是白天? 2.不坐老機型飛機。老舊飛機在航材保障和故障維修上都有一定的困難。 3.要選最好的座位在飛機倒數第5排中間。原則是靠走道比靠窗安全,飛機後段比前段安全。通常飛機墜毀都是頭部先著地,機身能吸收一部分動能,而中段也不安全的原因在於,解體永遠發生在飛機機翼連接處的應力集中的地方。但也有專家認為要看飛機發生碰撞或是可控制迫降的位置而定,因此「沒有絕對的『最安全座位』」。 同場加映:如何把握黃金90秒自救? 當飛機遭遇危險時,生還機率最高的是降落在森林草原為50%;其次墜山的機率是3%;而墜海的生還機率為0%。飛機若失事,乘客可在90秒內做以下動作,爭取存活機會。 1.脫掉高跟鞋。高跟鞋會影響緊急撤離的時間,也可能穿破滑梯,所以離開座位前,要脫掉你的高跟鞋。 2.做好防衝擊姿勢。即在座位應保持冷靜、繫好安全帶,採取身體彎曲前傾、雙手握腳踝、額頭觸及前椅的防撞姿勢。 3.飛機起火,而你活著,不顧一切往遠處跑。空難中10%是摔死的,90%是燒死和濃煙嗆死的。 另外,飛機起飛和降落也應提高警覺,據飛安統計,飛安事故機率逾68%發生在飛機起飛時的3分鐘與降落時的7分鐘,因此這「黑色10分鐘」輕忽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