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OTA訂房網站退手續費篇】用Expedia被收取刷卡1.5%國外

發布時間: 2020-08-14
推薦指數: 3.010人已投票

您即將離開本站,並前往【OTA訂房網站退手續費篇】用Expedia被收取刷卡1.5%國外 ...

確認離開返回上頁

請問您是否推薦這篇文章?

延伸內容

我也同意樓上的意見 當然完全在飯店官網訂房也是方法;但實務上看,這些代訂網站營收是一直成長,足以證明他們的服務獲得消費者認同... 拒絕跟Expedia/agoda/携程打交道是很偏激的作法,而且也跟荷包過不去 偏激?消費者可以選擇要消費的方式及市場。 你選擇繼續與Expedia,agoda打交道,是你的自由,如果你的權益被無視也是你自找的。 因為你是收了他們的錢來這裡喊著說抵制是“偏激”喔!所以才不會“跟荷包過不去” 現在網路上有很多是收錢的鍵盤手及收錢的業配文。請大家睜亮眼看清楚。廣告不實是常有的事,最好是選擇會在意你的權益的商家。小弟去日本,大陸,泰國,新加坡住宿都是官網上預訂,目前沒有碰到要預先付款的情形,我的信用記錄也不曾有過預定不入住,因此也沒有碰過預訂不能入住的情況。 儘量挑連鎖飯店有官網的預訂,很多都會要你預付,我也會mail詢問付款方式的細項,並將機票航班的資訊告知,最終還是現場付款。並且到現場大都會辦會員註冊可以更優惠。

那樓主以後找誰訂房?

我個人經驗,訂單確認,到飯店沒房間,要我自己去找飯店,跟Booking上網及電話反應,沒回覆,上APP想寫評論也無法顯示,真的要慎選好網路店家 我也是booking受害者。目前也是消保會出面,但沒下文。

我個人經驗,訂單確認,到飯店沒房間,要我自己去找飯店,跟Booking上網及電話反應,沒回覆,上APP想寫評論也無法顯示,真的要慎選好網路店家 我也是booking受害者。目前也是消保會出面,但沒下文。

我也同意樓上的意見 當然完全在飯店官網訂房也是方法;但實務上看,這些代訂網站營收是一直成長,足以證明他們的服務獲得消費者認同... 拒絕跟Expedia/agoda/携程打交道是很偏激的作法,而且也跟荷包過不去

我去歐洲30~40天都是用Booking這家訂房.也用了10來年。 這裡是公開言論論壇.每個人都有發表言論自由.也沒必要向誰報告結論。 只要是出國.多少都會和訂房網站打交道。 有出過問題.就拒絕打交道.那很少出國或許還可以。 常出國.每次出去都要30~40天.那就非要和訂房網打交道.有人說和旅館直接定就好了。 但是很多民宿.旅館是沒網站的。 有出過問題的訂房網站.每人都有權利去拒絕它.那目前檯面上在台灣的國外訂房網站都出過問題.都拒絕.出遠門就不知要如何訂房?? 大家都會說很爛.拒絕它.那哪個國外網站可以不爛.喜歡它也應該要推薦一下。 有到歐洲走一趟的很大一部份都是Booking最多選擇.也是我每次的選擇。 亞洲包括台灣我都是用agoda.到中國我都用ctrip或中國攜程地區網。

天哪....我還很常在booking訂房耶....傻眼!

我不知道你要抵制什麼耶,有問題就處理啊,沒有永遠不出錯的公司,我自己打客服好幾次都有把我遇到的狀況處理起來,所以也就不知要抵制什麼了 抵制就是不用,出錯不是重點,要用電子商務賺錢,出錯而且不負責不處理,就是無良。 您這麼袒護是否可以完善說明,客服是怎麼處理您的狀況?又是哪些狀況怎麼發生的? 我是出於善意,請包友小心。畢竟無良的商業行為本就該抵制。 而這些商家又一直使用網路及廣告資訊誤導消費者,該有人發聲讓無良的商家被揭露。 目的就是要讓消費者資訊對等,以減少消費者被無良商家“坑蒙拐騙”

我去西歐旅行62天昨天剛回台, 去了英國peak area, 因為時間長西歐各方面也貴, 所以做功課時可訂的都訂了, 不想花第二次時間去處理同一件事, 因此在3/21/2019有向hotels.com定Sheffield的easyHotel, 不必細說過程, 不過住宿時才驚覺似乎價錢有點貴, 請飯店easyHotel (Sheffield City Center)開發票(Invoice No. SHE01/16773/1), 給我, 總額含稅是英鎊98.86 (net英鎊82.38+VAT 16.48=98.86), 而hotels.com向我收的費用是NT4904.65, 3/21的匯率剛剛查過是40.40, ([email protected]=nt3993.944), 價差之大, 讓我覺得很驚訝 (匯率買賣價算法大不了少nt100-200) (如下是Hotels.com給的信件內容, 付款資料明細還是今天才給的, 之前都只是一個總額而已) ................................................................... Hotels.com 確認編號157049402227 入住2019 年 05 月 21 日, 星期二 (當地時間 15:00-午夜) Check inTuesday, May 21, 2019 (3 PM-midnight local time) 退房2019 年 05 月 25 日, 星期六 (當地時間 10:00 前) Check outSaturday, May 25, 2019 (Before 10 AM local time) 您的住宿4 晚,1 間客房 取消規定不得退款 已支付金額NT$4,904.65 付款資訊 客房 1 的價格2019 年 05 月 21 日, 星期二NT$914.97 2019 年 05 月 22 日, 星期三NT$823.45 2019 年 05 月 23 日, 星期四NT$823.45 2019 年 05 月 24 日, 星期五NT$1,525.33 稅金和服務費NT$817.45 已支付總金額NT$4,904.65 .................................... 我以前九成都是walk in住宿, 以後也改回原來的方式好了, 省的跟這些訂房網站打交道, 勞民傷財

真的非常嚴肅跟大家奉勸別跟易遊網的團也不要在易遊網消費任何機票或訂房,主要是因為服務人員素質很差。我跟母親日前訂了一個澳洲行程。9/29出發。7/1接到醫院通知母親的主治醫師要更改門診時間(癌症病患長期追蹤)。想要跟易遊網商量換別的日期出發或更改易遊網其他團一律都被易遊網拒絕。強制收取5%團費。態度非常囂張惡劣完全不肯幫忙。問客服為什麼提早三個月說也不能更改又不是已經開票。客服完全講不出理由,就是一直跳針說沒辦法改出發日期只能要我自認倒楣!

對booking有過很糟的經驗,建議是"可免費取消"的項目也不要輕易下單,booking取消了但飯店那沒取消,是很常發生的事,旅行結束回台灣,才看到信用卡被扣款。 之前歐洲旅行處理錯誤扣款時,我同時通知飯店客服和booking客服。飯店(IBIS)隔天就回信確認我沒有入住、通知退款,誇張的是booking隔了一個月才回信,說IBIS確定退款了喔,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繫。好棒棒。 經過此經驗後,一定要確認飯店方能否直接聯繫,若是公寓式民宿(類似airbnb),也要確認有沒有官網、FB、email,要是搜尋不到,出事了等booking客服幫你聯繫,大概要等到天花地老了。

今天信用卡訊息通知有筆4萬初的刷卡費用,直覺認爲應該是被盜刷,打去發卡銀行問,才知道是國外房費(刷卡地是我要去的國家),結束通話後,連忙查詢可能下訂的訂房網,都沒有該飯店的訂單。 後來用飯店名稱查mail,發現當初有收到booking的預訂成功確認信,但進入APP、網頁查訂單,全是空白(沒有待入住的資料),只有過往,很詭異。 發信給booking客服,得到的回復是該預訂有效,什麼鬼呀⋯⋯有效訂單,為何沒出現在訂單系統裡。。。 因爲已確定好飯店,所以很早就將不合適的飯店全取消了,但因爲這筆預訂單沒出現在訂單系統裡,導致沒取消到,現在已超過免費取消期限,booking客服也沒給我啥有幫助的回復(這次客服表現很差,虧我還寫過一篇獎勵文) 只好自己將詭異情形寄mail告知飯店,請求免費取消,但不知是否能成功?! 經過今天這件事,我應該不敢在用booking訂房了。不然就是每次預訂就要手寫下來,逐一取消。。。

+1,黑心網站處處是陷阱,我的信用卡還被重複扣款,而且巧妙地分布在不同月的帳單,不仔細對帳是察覺不出來的。

非常多小旅館.民宿都沒自己網站.能有自己官網那也都不是自助旅行首選.因為大部分價錢都不便宜.每天晚上只睡個覺要2.3000台幣以上.自助一個月.40天下來那是划不來。 一年出去一.二次只有5.6天那還可以。 每家訂房平台網站都被罵過.抱怨文更多。 Booking在歐洲是很強的.最重要.要看他平台的網評分數和多少人好評。 Agoda用了快20年上百次訂房.Booking這幾年到歐洲比較密集也訂了42次.剛才才和Booking客服通完話(手機顯示上海地區+862120366805) 小心是好事.有糾紛也是難免.但客服能幫的都應該會處理。 網評最重要.再來看住宿交通.次來看價錢.最後看是否有附早餐.由其到歐.美洲。 再小的飯店也多數有官網 因為要搶生意 民宿就沒有 如去旅行如果一定要住民宿等, 為了省幾百塊冒這風險, 值得嗎? 反正我也知道這裡大部份人沒有忠誠度, 哪裡便宜就哪裡訂 我則是IHG會員, 如價格不是差太遠也會在IHG網站訂, 有保證而且有忠誠計劃

飯店官網..... 非常多小旅館.民宿都沒自己網站.能有自己官網那也都不是自助旅行首選.因為大部分價錢都不便宜.每天晚上只睡個覺要2.3000台幣以上.自助一個月.40天下來那是划不來。 一年出去一.二次只有5.6天那還可以。 每家訂房平台網站都被罵過.抱怨文更多。 Booking在歐洲是很強的.最重要.要看他平台的網評分數和多少人好評。 Agoda用了快20年上百次訂房.Booking這幾年到歐洲比較密集也訂了42次.剛才才和Booking客服通完話(手機顯示上海地區+862120366805) 小心是好事.有糾紛也是難免.但客服能幫的都應該會處理。 網評最重要.再來看住宿交通.次來看價錢.最後看是否有附早餐.由其到歐.美洲。

我也覺得booking,agoda很差, 但請告訴我還有那些訂房網可訂房。 飯店官網.....

中國時報報導"跨國訂房網糾紛多,不少民眾透過Agoda、Booking.com、Expedia、Hotels.com等4大國際訂房網站訂飯店,但新北市消保官近2年多來接獲164件糾紛,6成為退訂後仍被全額扣款,但因這些網站未在台設立據點或專責人員,即使向消保官申訴,也不容易討回權益。"以下是報導網址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60803000416-260114 想特別提醒包友使用時要特別小心. 在客棧上已經有許多包友受害. 尤其是Booking 和 Agoda 這兩網站,還是同一集團Priceline集團旗下公司 連政府的消保官邀約的消費爭議協商會議, 都敢無故拒不出席消費爭議協商會議. 以下為台北市政府法務局公告資訊的新聞稿 http://www.legalaffairs.gov.taipei/ct.asp?xItem=230565580&ctNode=53747&mp=120034 建議受害網友上來以連結文章的方式回覆 讓這篇置頂可以提供包友警惕 並發揮消費者的力量,持續抵制這幾家業者 我也覺得booking,agoda很差, 但請告訴我還有那些訂房網可訂房。

我不知道你要抵制什麼耶,有問題就處理啊,沒有永遠不出錯的公司,我自己打客服好幾次都有把我遇到的狀況處理起來,所以也就不知要抵制什麼了

其實開版大貼的新聞,內容有很值得商榷的地方.... 首先,大家會選擇訂房網,求的就是便宜,既然跟第二手買,當然要很小心,看清楚再下手。 其次,提到的四家訂房網,就是台灣市場,甚或全球市場最大的訂房網站,服務量大相對的發生狀況的次數當然也會比較多,撰稿者不用比例而是用件數來炒作,實在是很大的謬誤...就好像說台灣小七被搶劫次數很多,比起ok超商的次數實在嚴重很多一樣。 訂房網站就是Priceline 跟 Expedia兩大集團在互相競合,作為消費者當然就是要懂得遊戲規則,不可取消當然比可以取消的房型來的便宜,所以在沒付錢之前你才是老大,付錢之後一切就依照當時買賣契約走。

Agoda真的很爛,訂房間後因為有事要延期,撥打客服電話沒人接,結果agoda 的app上顯示可以自己線上操作修改日期,於是我點修改日期進去修改,顯示我之前是特惠的房價$3000左右,若要延期需要再補貼房價一千多元,於是我直接線上刷卡補差額,但刷卡後卻收到信用卡中心訊息說我刷了$4800,隔天打了很久的agoda客服電話還是很難有人接聽電話,終於接到客服後,他們也承認agoda的系統有問題,電話來來回回很多通,後來才退我他們系統重複刷卡訂房,這筆金額只能退A金,但害我多消費一筆,這筆退回的A金竟然給我設定有效期限,結果期限是二個月,我沒有注意到,竟然A金$3000元不見了,說無法退回給我,還跟我說就當我自己損失一筆小錢,他們態度也不愛處理,會故意讓你在線上等很久5分鍾跟10分鐘以上,說什麼去請教主管,可是主管說不能退,要請他們轉接主管,又說主管不想接,請我不要再煩了,所以大家真的不要用agoda訂房,我這筆莫名奇妙被多收的費用,說好聽退A金,但又跟我說過期了。真是當冤大頭

各位好朋友,奉勸各位,最好的方式,是自己直接跟飯店或民宿業者預定,或者以AIRBNB來預訂,因為BOOKING在台灣沒有預收費用,而AIRBNB是要求預訂者先支付全額費用,但也要你住的滿意,才會將錢撥給業者,因此業者也不敢亂來。 要用BOOKING來預訂,除了他本身要向預訂者收取手續費之外,還要跟飯店業者收取高達18%的佣金,因此,直接打電話來飯店預定的,我們都把這些佣金回饋給旅客。 若真的要用BOOKING預定,還是先刷卡,或者先付訂金,或者全額付清款項,以確保您有房間可住,在法律上也站得住腳,尤其是BOOKING的訂戶,我們飯店業者皆把BOOKING的預定房間,視同沒有預定,為何這樣說呢?不是有預訂嗎?因為,台灣法律上,沒有收取訂金,也等於沒有構成買賣,沒有罰責,不知道這樣講對不對,即使不對,那又如何,我們業者會因為一千元住宿費去跟預訂者打官司嗎?划不來的。 BOOKING它本身的平均取消率,就大於50%~80%,尤其是來自中國的旅客,他即使預定,也不取消 ,也不會來住的,因此我們繼續賣房間,他們若有來住,我們有房就給他住,房間賣完了,就說一聲對不起,反正BOOKING對於這些預訂戶,完全沒有罰則,沒來住的時候,他請你在午夜十二點以後,在網頁標示"未入住",就這樣而已。 我曾經招待過兩位民宿同業,聽它們說了一個小故事,有一次招待一位旅客,從他口中,才得知他當天以BOOKING預訂了七個房間,但他只住一個房,其他六個預定就擺爛,反正也沒有罰金,今晚沒來住,到明天按取消件都還可以接受。 所以BOOKING的訂戶,是被飯店業者視為最低等的客人,那有沒有最高等的客人呢,有的,那就是AIRBNB,但是台灣人不習慣用這個網站訂房,台灣人經過了"卡債"風暴後,大約有一半的人是沒有資格申請信用卡的,因此也只好使用BOOKING,各位好朋友,在台灣訂了房沒地方住,也許還可另外想想辦法,在國外,也許冰天雪地,也許四處盜賊,您必須做好萬全的準備,當然,上面所說的是一般台灣的民宿業者,房間量較少的業者,其他飯店等,不詳。

2018四月初我透過Hotels.com訂了5天3人長灘島兩家海灘旁飯店(3+2天)住房, 到了飯店發現根本仍在施工尚未營業, 被迫轉到另一家飯店, 替代飯店距海灘跟市區都很遠, 第二天再自行轉到另一家飯店, 這三天我們房費大概多花費了NT$6000左右..... 這些鳥事 Hotels.com事先知情, 但沒通知到我, 也沒協助轉訂飯店, 只能自己跟旅館業者周旋. 真是滿肚子火 跟Hotels.com 有兩項爭議 : 1) 我們付了3人房價,但整個行程Hotels.com都只訂2人房,第三人都被收加床費,須返還加床費. 2) 飯店尚未營業也不設法通知我, 害我們找不到飯店也差一點露宿街頭. 這部分客訴. (事後發現出發前一天Hotel.com有發e-mail, 但當天凌晨印飯店訂房收據時都未顯示異常, 也沒電話通知... 就是我根本不知道) Hotels.com回覆 : 由于这是当地政府强制性关闭这家酒店因素,需要整顿长滩岛,因此不属于我们退还差价的范围, 拒絕退費...... 飯店仍在施工興建, 根本還沒申請營業許可, 沒有開業, 哪來的當地政府強制關閉. 這種理由也可以編出來. 又整個行程我都付三人房費, 他只訂2人房, 第三人的加床費退費跟酒店關閉有什個關聯? 這部分也是拒絕退費的, 整個失誤僅願提供NT$2000折價券補償. 也不再就爭議作解釋. 後來只好向消保會提出申訴協助.... 前幾天剛收到結案通知, 也向新北市政府承辦人員詢問.... 所謂結案是他們已經設法通知 Hotels.com, 請雙方當事人先自行協調, 如果仍有異議, 再第二次提出申請, 才會由消保官介入..... 我已經累了. 跟這家鬼打牆公司只好認賠收場. 不玩了. Hotels.com 是什麼鬼美國公司, 在 台灣沒有登記, 客服轉接到大陸, 有爭議也找不到再客訴管道, 我們尋求政府的協助, 承辦人員說他們一再轉換電話, 很難找到業者, 發文給業者,也不予回應, 即使消保官出面協調, 也經常不出席, 完全不理會政府的爭議協調機制. 我們期待消保會, 消保官去規範協調在台灣不存在的公司, 也實在是強人所難. 跟訂房網站訂房, 目前是刷卡直接付給海外公司, 這些業者跟空氣一樣就是不出面, 再嚴厲的罰則也找不到對象開罰. 旅遊業定型化契約規範不到海外公司, 消保官很難找到著力點. 這些同一集團的訂房網站, 可能也覺得不斷收到消保爭議不堪其擾, 據消保會人員的說法, 他們已經讓訂房刷卡直接付給海外飯店, 他們再跟飯店月結收取佣金..... 訂房網站沒有跟消費者收取任何費用, 消費爭議請直接找所屬飯店, 一切爭議與訂房網無關, 更撇得一乾二淨. 真是高招. 這個 Expedia 集團在消保會/觀光局裏名氣頗為響亮, 承辦人員隨口都可以說出一堆推託的花招跟怪招. 聽這些消費慘案, 還蠻療癒的. 我的經歷也只是小兒科. 長灘島封島是國際新聞, 難道自己沒做好功訏, 找替補方案? 這次你也有責任, 不能全怪hotels.com

我的情況也是用booking.com訂國外住宿(布拉格)的慘痛經驗 入住情況跟訂房網頁有落差,已付清款項自己認賠提早一天離開 飯店說我no show,booking.com雖然有發信跟我確認、說已修改狀態 但是並沒有真的修改,導致我無法去留評價讓其他使用者知道 這時再寫信去就置之不理了 雖然過去幾次使用booking.com訂房還算順利 但是自己親身經驗跟看論壇上的經驗,就知道隨時有可能在某一次發生不愉快 為了不要遇到「那一次」,感覺最好避開這個平台 也想請問大家,使用哪個平台是比較值得信任(或者至少糾紛頻率沒那麼高)的呢? 訂房時多看幾個訂房平台對酒店的評價,就不易發生此事,有些評價在a訂房評台評價不錯,在B就不見得好,這就要自己衡量了,酒店的設施照片都是酒店提供,訂房平台只是照著貼上而已。許多事還是要靠自己去評估吧!

我的情況也是用booking.com訂國外住宿(布拉格)的慘痛經驗 入住情況跟訂房網頁有落差,已付清款項自己認賠提早一天離開 飯店說我no show,booking.com雖然有發信跟我確認、說已修改狀態 但是並沒有真的修改,導致我無法去留評價讓其他使用者知道 這時再寫信去就置之不理了 雖然過去幾次使用booking.com訂房還算順利 但是自己親身經驗跟看論壇上的經驗,就知道隨時有可能在某一次發生不愉快 為了不要遇到「那一次」,感覺最好避開這個平台 也想請問大家,使用哪個平台是比較值得信任(或者至少糾紛頻率沒那麼高)的呢?

二月時訂購易遊網的大陸地區洒店,而這個洒店是限大陸身分證才可入住的飯店。台灣人無法訂房也無法給台灣人入住的飯店。付款後易遊網還欺騙客人{房間已確認}。旅客上飛機前已緊急通知方式告知無法入住,並以較差的旅店要客人接受,客人一定會擔心到當地無旅社可住,要客人多負擔上萬元差價的方式謀取利益。目前易遊網継績在網路上賣给台灣人無法入住的大陸洒店(也未註明限大陸居民才能訂房)。大家訂購易遊網的飯店,一定要小心! 2737874 2737875 要訂大陸的住宿真的要特別小心

二月時訂購易遊網的大陸地區洒店,而這個洒店是限大陸身分證才可入住的飯店。台灣人無法訂房也無法給台灣人入住的飯店。付款後易遊網還欺騙客人{房間已確認}。旅客上飛機前已緊急通知方式告知無法入住,並以較差的旅店要客人接受,客人一定會擔心到當地無旅社可住,要客人多負擔上萬元差價的方式謀取利益。目前易遊網継績在網路上賣给台灣人無法入住的大陸洒店(也未註明限大陸居民才能訂房)。大家訂購易遊網的飯店,一定要小心! 2737874 2737875

2018四月初我透過Hotels.com訂了5天3人長灘島兩家海灘旁飯店(3+2天)住房, 到了飯店發現根本仍在施工尚未營業, 被迫轉到另一家飯店, 替代飯店距海灘跟市區都很遠, 第二天再自行轉到另一家飯店, 這三天我們房費大概多花費了NT$6000左右..... 這些鳥事 Hotels.com事先知情, 但沒通知到我, 也沒協助轉訂飯店, 只能自己跟旅館業者周旋. 真是滿肚子火 跟Hotels.com 有兩項爭議 : 1) 我們付了3人房價,但整個行程Hotels.com都只訂2人房,第三人都被收加床費,須返還加床費. 2) 飯店尚未營業也不設法通知我, 害我們找不到飯店也差一點露宿街頭. 這部分客訴. (事後發現出發前一天Hotel.com有發e-mail, 但當天凌晨印飯店訂房收據時都未顯示異常, 也沒電話通知... 就是我根本不知道) Hotels.com回覆 : 由于这是当地政府强制性关闭这家酒店因素,需要整顿长滩岛,因此不属于我们退还差价的范围, 拒絕退費...... 飯店仍在施工興建, 根本還沒申請營業許可, 沒有開業, 哪來的當地政府強制關閉. 這種理由也可以編出來. 又整個行程我都付三人房費, 他只訂2人房, 第三人的加床費退費跟酒店關閉有什個關聯? 這部分也是拒絕退費的, 整個失誤僅願提供NT$2000折價券補償. 也不再就爭議作解釋. 後來只好向消保會提出申訴協助.... 前幾天剛收到結案通知, 也向新北市政府承辦人員詢問.... 所謂結案是他們已經設法通知 Hotels.com, 請雙方當事人先自行協調, 如果仍有異議, 再第二次提出申請, 才會由消保官介入..... 我已經累了. 跟這家鬼打牆公司只好認賠收場. 不玩了. Hotels.com 是什麼鬼美國公司, 在 台灣沒有登記, 客服轉接到大陸, 有爭議也找不到再客訴管道, 我們尋求政府的協助, 承辦人員說他們一再轉換電話, 很難找到業者, 發文給業者,也不予回應, 即使消保官出面協調, 也經常不出席, 完全不理會政府的爭議協調機制. 我們期待消保會, 消保官去規範協調在台灣不存在的公司, 也實在是強人所難. 跟訂房網站訂房, 目前是刷卡直接付給海外公司, 這些業者跟空氣一樣就是不出面, 再嚴厲的罰則也找不到對象開罰. 旅遊業定型化契約規範不到海外公司, 消保官很難找到著力點. 這些同一集團的訂房網站, 可能也覺得不斷收到消保爭議不堪其擾, 據消保會人員的說法, 他們已經讓訂房刷卡直接付給海外飯店, 他們再跟飯店月結收取佣金..... 訂房網站沒有跟消費者收取任何費用, 消費爭議請直接找所屬飯店, 一切爭議與訂房網無關, 更撇得一乾二淨. 真是高招. 這個 Expedia 集團在消保會/觀光局裏名氣頗為響亮, 承辦人員隨口都可以說出一堆推託的花招跟怪招. 聽這些消費慘案, 還蠻療癒的. 我的經歷也只是小兒科.

我個人經驗,訂單確認,到飯店沒房間,要我自己去找飯店,跟Booking上網及電話反應,沒回覆,上APP想寫評論也無法顯示,真的要慎選好網路店家 booking要了你的卡號就任它宰割吧!!!

請問我想申請東橫的會員卡,有申請的網址嗎? google東橫inn就可找到官網,先輸入資料訂房後,可到現場辦會員卡(需付費),或者到東橫酒店直接辦會員卡(沒住東橫酒店,也可付費先辦卡)。

還是要消費者自己警覺才行. 像Booking 這種臺灣有公司都敢不理消保機構.就是直接不用. 有一種想法: 如果訂房不用預付訂金,是否糾紛會少?? 我之前長因公事到日本出差.用日本連鎖飯店系統訂日本的連鎖飯店 也全都不用付訂金.全是信任與否. 也全沒有出過任何問題. 日本連鎖酒店 在關西的Alpha-1,福島的 toyoko inn,大阪的toyo... 這次住這間,下次想嘗試就換間.. 只要酒店好,不怕旅客不來.請問我想申請東橫的會員卡,有申請的網址嗎?

我個人經驗,訂單確認,到飯店沒房間,要我自己去找飯店,跟Booking上網及電話反應,沒回覆,上APP想寫評論也無法顯示,真的要慎選好網路店家

跟著報紙說故事!! 我Agoda用了10幾年都沒事.很多網站訂還比較便宜。 舉例:高雄中央飯店.自己打電話去訂絕對比網站貴很多打電話是880.980.網站565。 現在改善很多了.要完全百分百都滿意.那是大家說的自己打電話去訂就好。 世界上沒有哪種服務業是百分百大家都滿意的。 喜歡就用.不喜歡就不要用。

我都把它當作比價用而已ㄟ~~你可以用比價網去找尋你要的房間~但不代表你要接下訂~~如果你有飯店電話你可以打給飯店~~基本上也是可以用網路的價格訂到飯店歐~而且還不會被坑~~這是我個人心得啦

還是要消費者自己警覺才行. 像Booking 這種臺灣有公司都敢不理消保機構.就是直接不用. 有一種想法: 如果訂房不用預付訂金,是否糾紛會少?? 我之前長因公事到日本出差.用日本連鎖飯店系統訂日本的連鎖飯店 也全都不用付訂金.全是信任與否. 也全沒有出過任何問題. 日本連鎖酒店 在關西的Alpha-1,福島的 toyoko inn,大阪的toyo... 這次住這間,下次想嘗試就換間.. 只要酒店好,不怕旅客不來. 日本的連鎖飯店如果在官網或是日本樂天、jalan幾乎都是不需要訂金 而且都是當天入住時才需要付費的 agoda、booking、Expedia是因為有中文,便利才訂房的 其實日本的各大連鎖飯店訂房方式網路上都有教學 重點是透過agoda、booking、Expedia訂房 價格絕對比在飯店官網、樂天、jalan貴 只要多做點功課就能有便宜房價

雖然我常會用這些系統來比價 但最後我都是由在台旅行社來代訂 如果要比價就多找幾間旅行社來比價 至少出票是確定沒問題 有問題也有實體店面可以反映 出國不比在國內 我們國家也不是強國可以大聲講話 如果後面有花大錢的風險 那麼再多的錢都不要去省 旅行是買開心買愉快 不是出門買"難忘"的經驗... 供參考

沒有落地台灣的網路公司 就是有風險 只能說是自己的選擇

我是booking的常客,最近使用APP訂房,取消後,訂房清單完全没記錄,也被以no show扣款。取消ㄧ年多了,信也刪了。 booking堅持不承認APP系统的問題,使我們没有任何佐證。 看了大家的文章,真不知我們還能如何自保

看到大家的討論心都涼一半了...三月因為要去歐洲荷蘭所以有訂了些飯店.也有取消的.

政府真的無用 一點幫助也沒有 消費者只能自保 還是要消費者自己警覺才行. 像Booking 這種臺灣有公司都敢不理消保機構.就是直接不用. 有一種想法: 如果訂房不用預付訂金,是否糾紛會少?? 我之前長因公事到日本出差.用日本連鎖飯店系統訂日本的連鎖飯店 也全都不用付訂金.全是信任與否. 也全沒有出過任何問題. 日本連鎖酒店 在關西的Alpha-1,福島的 toyoko inn,大阪的toyo... 這次住這間,下次想嘗試就換間.. 只要酒店好,不怕旅客不來.

政府真的無用 一點幫助也沒有 消費者只能自保

抵制+1 請問要如何連結文章的方式回覆抵制?讓文章可以置頂

中國時報報導"跨國訂房網糾紛多,不少民眾透過Agoda、Booking.com、Expedia、Hotels.com等4大國際訂房網站訂飯店,但新北市消保官近2年多來接獲164件糾紛,6成為退訂後仍被全額扣款,但因這些網站未在台設立據點或專責人員,即使向消保官申訴,也不容易討回權益。"以下是報導網址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60803000416-260114 想特別提醒包友使用時要特別小心. 在客棧上已經有許多包友受害. 尤其是Booking 和 Agoda 這兩網站,還是同一集團Priceline集團旗下公司 連政府的消保官邀約的消費爭議協商會議, 都敢無故拒不出席消費爭議協商會議. 以下為台北市政府法務局公告資訊的新聞稿 http://www.legalaffairs.gov.taipei/ct.asp?xItem=230565580&ctNode=53747&mp=120034 建議受害網友上來以連結文章的方式回覆 讓這篇置頂可以提供包友警惕 並發揮消費者的力量,持續抵制這幾家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