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籍廉價航空飛航台灣航線越來越多,交通部民航局今天公告《外籍民用航空運輸業管理規則》修正條文,規定營運台灣航線外籍航空須在半年內設置中文專線及網站。 nownews2017/4/21
台灣航線外籍航空須在半年內設置中文專線及網站。
發布時間: 2017-04-21外籍廉價航空飛航台灣航線越來越多,交通部民航局今天公告《外籍民用航空運輸業管理規則》修正條文,規定營運台灣航線外籍航空須在半年內設置中文專線及網站。 nownews2017/4/21 應該的 要賺台灣人的錢 就要提供這最基本的服務吧(A)
應該的 要賺台灣人的錢 就要提供這最基本的服務吧(A) 也是。peach,,香草,.jetstar.等等開通台航线早設中文版網站。購票
管太多,有沒有中文網站或專線本來航空公司自己會評估,不懂英文的就不要訂,改定別間的機票就好,沒什麼大不了
站在技術的角度來說,已經擁有了英文和自己國家語文的官站,再增設一個中文網站並非難事。 以商業的考量來說,航空公司只是增加了一點點成本,但是獲益卻是無限的。即使國家沒有立法要求,很多航空公司都會願意主動配合。 只是要特別注意的是,某些航空公司一向有不同國家/語言的網站,可能會顯示不同的票價。如果選擇了中文網站訂票,可以同時去英文的官網比比價,以免票價差距太大。
交通部民航局這樣做很好,沒有理由反對
我也覺得管太寬。 就算有中文網站, 有沒有好好設計, 在定票的過程中讓旅客了解各種限制才是重點。如果沒解釋清楚, 定下去就定下去了。有多少人在限時搶購的過程有在仔細讀條件? 還不是先點, 先打勾勾再說。仔細的人, 就是是蘇俄文也會想辦法先看清楚。冒險性強的, 是不是中文都會自己去想辦法。 另外大家都沒注意到, 也要有中文客服的規定? 不知道這樣的規定是否是為對岸專門做客服中心的找生意? 以後不知道會不會要求中文客服電話一定要打的通? 不同語言網站價格要相同? 不然, 消費者在非中文網站訂票, 風險怎麼算? 有爭執算誰的錯?
也可思考交通部主管機關為何會開始要求."台灣航線外籍航空須在半年內設置中文專線及網站"
沒有這種需求~~就不會有這種規定....我猜應該都是投訴所產生的,至於為何會有投訴?究竟是航空公司的錯還是旅客自己的問題?^o)
個人覺得中文電話合理 你飛機都飛來台灣做台灣人生意了,有個連絡管道總是必要的,有些事情旅行社也無法處理。
覺得台灣市場有潛力的, 自然會希望能夠好好服務客人. 一切都會想辦法在地化. 覺得客人都是自家人的, 或是本身就是廉航, 客服不是重點, 或是你要多客服就要多付錢的經營模式, 他的計畫可能是且戰且走. 如果投入有限, 自然就會投入更多來鞏固市場. 如果做的不好自然被市場淘汰. 商業行為就該讓商業行為自己處理. 國人出國的很多, 自助的在沒有中文網站, 沒有中文客服的情況下還不是想辦法搞清楚人家的遊戲規則. 如果政府管很多, 容易造成外資進來的阻力.. 投資某個市場總是投入vs產出的衡量. 管制越多, 就容易造成投資卻步. 吃虧的還是消費者. 因為競爭者少, 現在的player就沒有降價或進步的壓力了. 在台灣還沒有廉航的壓力時, 長榮, 華航獨佔市場. 如果競爭不過, 就是世界數一數二的航空公司也可能放棄台灣市場.
我覺得中文客服專線服務可以,像泰國鳥航飛緬甸就設有緬甸文客服
外籍廉航消費糾紛「講不通」 交通部:請講中文 聯合報/徐子晴 報導 2016/10/07 航空消費糾紛,廉航逐年增多占49%,多為票務相關問題。 交通部預告修法,要外籍航空公司建構中文服務和交易平台。 廉價航空獲台灣民眾青睞,近年卻屢生爭議,去年民航局接獲投訴廉航的案件就有586件,多為重複訂位、退改票等票務問題。為保障旅客權益,交通部日前預告修法,明定外籍航空公司應建立糾紛處理機制,並提供以市話計費的中文服務專線電話、建構繁體中文交易平台。 外籍廉航多 想申訴不曉得怎麼吵 不少外籍廉航的運送條款都是寫外文,不少民眾常因看不懂,無法爭取自己權益。有旅遊達人分析,在國籍廉航訂票,發生類似的情況還有管道可以申訴,若訂外籍廉航的話,根本別想吵,「票價規則就清清楚楚寫在那邊,訂錯就是訂錯,沒辦法處理」。 民航局表示,去年共受理1189件民眾投訴航空公司消費爭議,其中低成本航空為586件,約占49%,爭議類型以退票問題最多,而前一年的消費爭議有739件,廉航相關的184件,約占25%,不管是案件數或比例都大幅增加。 重複訂位、退改票糾紛占最多 目前已有18家廉價航空經營台灣市場,市占率已成長到1成左右。民航局指出,消費爭議案件以重複訂位、退改票等票務問題最高占80%,其次是航班延誤、取消或停飛等約占12%;遺失、毀損或延遲送達的行李託運問題占4%,其他因素占4%左右。 外籍航空 必須明定退票期限 民航局為保障消費者權益,日前預告修正「外籍民用航空運輸業管理規則部分條文修正草案」,若外籍航空班機有延誤或取消,應建立處理機制;且外籍航空都應依交通部公告的國際機票交易重要須知範本,提供隨票提供機票使用限制、行李規定資訊及退票作業期限等資訊。 民航局說,未來在台已設立分公司或訂立總代理契約的外籍航空,應在6個月內依前新規定檢附消費者保護措施送民航局備查,全案預估年底前可實施。 http://a.udn.com/focus/2016/10/07/25009/index.html
這就是我說的重點. 任何航空公司一定有購買的條件. 但是, 你在他網站購買時, 有沒有先去讀他的購買條件? 那是網站設計. 設計的好的會不斷的提醒, 設計不好的, 等你買了, 勾選了, 已讀條件, 交易就成功了. 如果網站設計上面沒有提醒, 你要加買行李, 你要加買食物, 你...有沒有中文其實不是重點. 至於為什麼會重複訂位? 有多少是使用者對網購的不熟悉? 有多少是因為航空公司網站不夠stable. 就像很多人會在客棧發言時重複一樣. 那不是使用者造成的, 而是網站"做"的太好了. 以為第一次沒成功, 所以再po一次. 這些, 其實不是中文的問題. 感冒會流鼻涕, 咳嗽, 鼻塞...但是, 不能每個人都只吃咳嗽糖漿... 交通部如果要管, 要確實去了解是什麼引起流鼻涕跟鼻塞與咳嗽之間的關係. 確認是感冒, 不是急性肺炎... 但是如果只是設立障礙, 對航空業的是保護國內產業還是鼓勵大家進台灣來投資這個市場, 把台灣當作亞洲重要轉運站的目標...? 值得深思.
不懂英文操作介面就不要訂票啊!或者可以請懂英文的人代購機票,要自助旅行的背包客多少也懂英文吧!交通部根本沒必要介入這雞毛蒜皮的小事,少一些懂英文的來搶票何嘗不是一件好事
這個政策修正的關鍵點並不是網站介面 畢竟在一個幾乎年輕一輩人人都有大學文憑的社會 訂票並不會是太難的事情 關鍵點在於“中文客服專線” 因為要用英文講電話來溝通票務上的問題,並不是一件太容易的事情 “消費者權益”和“營運成本”常常都是一個零和遊戲 消費者多一點保障,業者就會多一些營運成本 政府該管到哪裡?
其實中文客服專線能幫的也很有限. 反而可能幫了對岸的生意. 1. 假設某航空公司有飛台灣也飛中國. 中文客服中心會設在哪裡? 2. 假設不飛中國只飛台灣, 是會在該國當地找一個會說中文的人還是在中國找專門替國際公司做客服的專業公司? 就目前的業界習慣, 大多是找後者, 為什麼? 最大的吸引力就是沒有時差的服務. 但是, 這樣的客服所能回答的問題大多是FAQ裏面找得到答案. 3. 為什麼不能在台灣訓練人員? 就是我前文說的, 航空公司要估計, 要有多大的投資才願意進來. 如果地勤都外包了, 是不是還會當地找客服? 這還沒有考慮在台灣雇用人所發生的企業成本. 畢竟不是去買個攤攤到夜市去擺攤. 成本有長期與短期之分. 既然是FAQ裏面都有的答案, 你說要設中文專線, 那我就找個contracter, 有台電腦, 找的到FAQ的答案. 念給你就是了. 交通部可沒有要求中文服務專線是不是要當場可以解決事情, 企業給客服的做法一定是, 你當場不能解決的問題, 回報上級, 等上級有上班了再處理. 這往往就是第二天了. 說實話, 服務品質並不高. 我自己有些經驗讓大家思考. 去年, 我在加州買了東航的機票從聖荷西飛北京到上海. 官網上有美國的客服電話, 打了很久都沒人接. 後來我用官網上面的email, 大概20分鐘之內就回mail了. 我當時機票是跟旅行社買的, 旅行社說這種票不能先畫位, 要去機場才能畫. 我在官網上也沒辦法管理行程. 真的很怕漫漫長路沒畫到走道. 所以才會打電話找客服先想辦法. 來來回回幾個email. 把座位畫好了. 而且我很滿意. 因為他們把空的坐位表傳給我讓我挑. 我的問題, 如, 為什麼無法官網上行程管理以及為什麼有美國當地的客服電話卻沒人接也得到答案. 講到底, 他們也想把業務做好, 但是很多東西可以想像是牽一髮動全局的. 就是以客為尊的華航, 長榮...在美國的客服電話也常常打不通. 不是沒人接就是電話中. 不是因為美國政府沒要求他們就不好好做. 跨國企業有很多想做而做不到的. 如果交通部說, 要設中文客服專線. 結果電話打不通或是打通了也幫不上忙. 不知道消費者跟交通部又要怎樣要求了. 商業行為就是讓商業自己解決. 沒打算把生意做好的公司. 自然會被淘汰.
商業行為就是讓商業自己解決. 沒打算把生意做好的公司. 自然會被淘汰. 謝謝你的意見回饋 我的看法是,商業機制不是萬能 否則食安、消防、環保..等等議題 政府大可以放手讓商業機制去決定就好 讓相關法令規定一次到位 所引發的紛爭會最少
如果不需要政府,那收掉好了 這個政府是大家選出來的,甘願點吧
謝謝你的意見回饋 我的看法是,商業機制不是萬能 否則食安、消防、環保..等等議題 政府大可以放手讓商業機制去決定就好 讓相關法令規定一次到位 所引發的紛爭會最少 商業機制當然不是萬能, 但是要看業務範圍, 我寧可交通部在航空公司對於飛安上面做得徹底一點. 當交通部的看法沒有前瞻性時, 受到戕害的不是某個產業而已. 我前文已經說了, 美國市場不大嗎? 長榮華航自己怎麼不把美國的客服做好一點? 台灣的市場如果不開放, 會不會剩下的就是以中文為主的長榮華航跟對岸的航空公司. 也許民眾看不到華航長榮在世界航空版圖的消長. 但是交通部要有遠見看到整個環球市場航空業的消長. 在這一波變動中, 剩下來的會是什麼樣的公司? 另外一個重點是, 這算不算交通部的管轄範圍? 如果要管, 是不是要分析到底真正的問題在哪裡, 設立中文網站與中文客服是不是真的有解決問題, 還是, 前面的消費者抱怨其實是對於廉航的新的business model不了解所產生的learning curve? 如果規定不能解決問題, 大多數也是learning curve的問題, 那為什麼還要做?? 因為做了之後, before and after的比較數字會很漂亮.. 過去5年有上升的抱怨, 新法實施之後有下降的抱怨... 其實不是因為新法處理到問題, 只是承辦的局處成績就很漂亮了.
為什麼有人總是要說 不會英文就不要訂票?不要自助? 我不會英文不也出國自助好幾次了 政府這個規定 說真的 對航空公司不難 要不要做而已 而且大部分其實都有中文網頁了 在商言商 我花50元 可以收穫五萬元 誰不做? 就以網頁設計來說 多個中文網頁真的不難 最重要的是要有 中文客服 這樣在溝通事情才方便
政府的美意就是讓英文不好的人也可以買外國航空機票 有問題時也可以用中文跟航空公司溝通 就這麼簡單的為民服務而已 應該不用扯到什麼市場機制或成本效益去吧?
有中文介面,當然比沒有好啊 這有什麼好辯的 韓國日本每家外籍航空過去,都嘛會有含日文介面
政府的美意就是讓英文不好的人也可以買外國航空機票 有問題時也可以用中文跟航空公司溝通 就這麼簡單的為民服務而已 應該不用扯到什麼市場機制或成本效益去吧? 结果。中文客服,实際上,本都有了。少數沒有而已。
结果。中文客服,实際上,本都有了。少數沒有而已。 剛好昨天在查新加坡虎航網站 要打給中文客服 結果網站上PO的電話竟然是已分家的台灣虎航客服?^o) 新加坡虎航這種行為實在是....:-@
剛好昨天在查新加坡虎航網站 要打給中文客服 結果網站上PO的電話竟然是已分家的台灣虎航客服?^o) 新加坡虎航這種行為實在是....:-@ 什麼。“”二烈“” 可考虑想外包给台虎。台虎可能說,我不要。
什麼。“”二烈“” 可考虑想外包给台虎。台虎可能說,我不要。 台灣虎航接電話的人說 本來這支電話就是未分家之前的中文客服 但現在分家了 不方便幫新加坡虎航回答問題.... 然後說新加坡虎航的英文客服可能會講中文....:-|+o(
良政~支持~ 不需要中文網頁的人,就去英文網頁買就好了 需要看中文的人,就到中文網頁~ 連這個也要吵?
台灣虎航接電話的人說 本來這支電話就是未分家之前的中文客服 但現在分家了 不方便幫新加坡虎航回答問題.... 然後說新加坡虎航的英文客服可能會講中文....:-|+o( 「可能」 亦即遇到華人就可能會講中文 新加坡有75%的華人人口 所以比例上來講 有3/4的機率遇到會講中文的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