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K董駕星宇新機抵台,粉絲大喊「感謝直播我接到機了」 張國煒

發布時間: 2020-09-20
推薦指數: 3.010人已投票

您即將離開本站,並前往K董駕星宇新機抵台,粉絲大喊「感謝直播我接到機了」 張國煒 ...

確認離開返回上頁

請問您是否推薦這篇文章?

延伸內容

不是要擠破頭的問題,基地就在桃園,所以航班當然幾乎都是從桃園發, 要解決這問題除非把基地設在高雄,不然時間跟航班都會嚴重受限, 你說好啊,那就把基地改到高雄,問題是你現有的資源就是無法調到南部, 你的地勤空服維修人員呢,從松機改到桃園報到空服員就要暴動了,你要叫他們改到高雄報到嗎? 當你覺得班次只有一兩班時載客率都還不錯, 一旦班次拉到五班十班時,載客率下降幅度絕對不是10%或20%, 現在桃園發不就是陷入這種窘境. 可以松山報到,高雄上班 公司負責通勤所需 空服員絕對贊成(H)

飛大阪不止虎航一家,為何別家不砍班搭乘率還不錯?不就時間比別家爛價格沒比較便宜 為何高雄增加班次就一定要飛大阪?飛東京? 台灣廉航就是喜歡搞擠破頭跟蛋塔一樣到最後大家一起倒 不是要擠破頭的問題,基地就在桃園,所以航班當然幾乎都是從桃園發, 要解決這問題除非把基地設在高雄,不然時間跟航班都會嚴重受限, 你說好啊,那就把基地改到高雄,問題是你現有的資源就是無法調到南部, 你的地勤空服維修人員呢,從松機改到桃園報到空服員就要暴動了,你要叫他們改到高雄報到嗎? 當你覺得班次只有一兩班時載客率都還不錯, 一旦班次拉到五班十班時,載客率下降幅度絕對不是10%或20%, 現在桃園發不就是陷入這種窘境.

五根手指頭 長短不一 各有功能 區域發展結果有不同的原因 不須強求 強行改變 往往適得其反

我也覺得"北部人觀點看高雄"這種論證有點弱 生意人就是要賺錢,如果高雄航班那麼賺,自然就會多挪飛機過來了~ 人家是幾百億的資產在拚耶,跟網路閒磕牙相比,誰會比較認真? 自己是天龍國人,也有不少台南高雄的朋友,說實話常常會聽到 南部朋友這樣抱怨,我也沒辦法反駁什麼,國家長期以來重北輕南 這也是不可否認的事實,但這是歷史,並不是我們一般民眾決定 建設地點,機場建在哪,航空公司要不要飛都有專業的評估跟決定 就像捷運一樣,南部的朋友酸我們說台北佔盡好處有捷運可搭,可是 南部的朋友可曾想過捷運通車前的交通黑暗期,痛苦也是我們承擔 說南北發展不均,是,但我們也承受了全台最高房價跟物價不是嗎 我們也沒因此說南部人用南部觀點看台北呀 高雄小港機場發展上的限制,除了客源市場,它本身設施不足跟宵禁 的限制(這個就不能說是北部人的問題了吧?這是高雄當地居民反對) 這些都是有待克服的問題,當然也希望南部朋友能有個方便的機場可用 況且,小港機場還有高鐵台鐵可以轉高捷直達,台北人要去桃園機場除了 客運跟包車外,連條像樣點的捷運都不知道要等到何年何月,我們台北人 也沒有怨過政府以外的其他人呀 都在同一個島上,何苦還要一直拿南北的不同來互相指責呢

我也覺得"北部人觀點看高雄"這種論證有點弱 生意人就是要賺錢,如果高雄航班那麼賺,自然就會多挪飛機過來了~ 人家是幾百億的資產在拚耶,跟網路閒磕牙相比,誰會比較認真?

高雄國際機場(IATA代碼:KHH;ICAO代碼:RCKH)是位於中華民國高雄市小港區的一座民用機場,坐落在高雄市區,因噪音管制,所以長年宵禁(每日0時至6時30分禁止飛機起降),機場無法二十四小時營運 由於小港機場跑道長度僅3,150公尺,無法起降空中巴士A380型飛機及滿載的波音747-F全貨機,正東西向的跑道方位常受側風困擾,機場總面積僅有桃園國際機場的五分之一,加上又坐落在高雄市區,因噪音管制,所以長年宵禁(每日0時至6時30分禁止飛機起降),機場無法二十四小時營運,不利於未來發展。自1990年代中期起小港機場曾有如下的遷移、擴建提議,但至今尚無具體結論: 南星計畫:1996年,時任高雄市長吳敦義曾提議將南星計畫填海造陸所形成的新生地開發做為新高雄機場,也有高雄捷運延伸線的芻議,但因腹地更為狹小,以及連外交通不便,後來並無下文。 七股國際機場:2003年,時任台南縣長蘇煥智提議於台南縣七股鄉曾文溪出海口附近興建可起降空中巴士A380型飛機的大型國際機場,以取代現有老舊狹小的台南機場與小港機場,並可加速將台南科學園區、台南科技工業區所生產商品外銷。消息一出,引發高雄官民強烈反彈,加上中央也未支持、環保人士質疑其對於黑面琵鷺棲息地的破壞,全案無疾而終。 小港機場跑道延伸:2003年至2004年間,當時的高雄市政府在前述兩案可行性均不高的情況下,為了解決小港機場跑道長度不足的問題,曾提議將機場左側的中山四路(台17線)地下化,再加上中山四路左側貨櫃場用地後,足供高雄機場跑道延長之用(機場右側因係鳳山丘陵,無法擴建)。後交通部運輸研究所評估認為高雄機場在台灣高速鐵路通車後,客運量勢必下滑,而台南科學園區當時毎天的貨運量也不足一架波音747型全貨機,此舉之成本高於效益,全案評估未過關。 南部國際機場:2006年,時任高雄縣長楊秋興有鑒於小港機場發展受限,為了使南台灣有一處完善的空運樞紐,提議另建新國際機場以取代小港機場,並邀請專家學者評估適宜場址,日後評估以縣內彌陀鄉(今彌陀區)海岸最為適宜[12][13]。雖然可行性高,且有位於臺南與高雄兩市中央點的優越地位,但彌陀境內已有空軍機場(即空軍官校),又可能與南部其他空軍基地的空域衝突,且彌陀當地居民對於機場建設的反應並不熱烈[14]。 國際線新建第二航廈:2015年,高雄小港機場國際航廈,近年隨著班機增加,已不敷使用,呼籲興建第二國際航廈;但交通部民航局評估後,認為高雄小港機場國際航廈在經過些許整修後年容量仍有使用空間,尚無新建第二國際航廈的需求。 1997年起降14.26萬架次 2009年衰退到4.03萬架次 2015年提升為5.56萬架次還不到高峰的4成 反觀桃園機場從2000年11.5萬 2015年提升到22.1萬架次超過9成的成長 1 新北市 直轄市 3,972,204 2 高雄市 直轄市 2,778,092 3 臺中市 直轄市 2,754,191 4 臺北市 直轄市 2,702,925 5 桃園市 直轄市 2,124,339 6 臺南市 直轄市 1,885,388 7 彰化縣 縣 1,288,803 8 屏東縣 縣 838,584 9 雲林縣 縣 697,105 10 苗栗縣 縣 561,495 11 新竹縣 縣 544,624 12 嘉義縣 縣 517,339 13 南投縣 縣 507,210 14 宜蘭縣 縣 457,808 15 新竹市 市 435,238 16 基隆市 市 371,837 17 花蓮縣 縣 331,372 18 嘉義市 市 270,254 19 臺東縣 縣 221,504 20 金門縣 縣 133,185 21 澎湖縣 縣 102,329 22 連江縣 縣 12,536 北北基桃竹竹宜1050萬人口就超過全國45%了 再加上台中市區有統聯國光直達桃園機場也方便 算起來桃園機場要涵蓋全國60%人口輕而易舉 2 高雄市 直轄市 2,778,092 3 臺中市 直轄市 2,754,191 4 臺北市 直轄市 2,702,925 5 桃園市 直轄市 2,124,339 6 臺南市 直轄市 1,885,388 7 彰化縣 縣 1,288,803 8 屏東縣 縣 838,584 南部縣市自己也不爭氣 高雄277.8萬只比台中多2.4萬/台北多7.6萬再過不久就被追過去了 台南升格直轄市也6年了人口還只有188.5萬,沒200萬人口乾脆降格吧! 還記得桃園縣人口破200萬前還舉辦設籍贈獎活動, 現在桃園升直轄市不到2年人口還持續成長到212萬 再加上新竹縣市合併人口已超越98萬再過不久就要破百萬了

有的人學問真大, 華航一個月飛18架次的航線也拿來說嘴。 18架次是什麼概念? 就是一個月只有九天有航班。 況且這種航線幾乎都是旅行團在搭, 拿來跟廉航比? 傳航的模式和廉航一樣嗎? 客層一樣嗎? 既然高雄人這麼愛搭香草, 不管多貴都會搭, 為何香草在桃園每月有240架次,高雄只有60架次? 240架次都可以維持8成五, 可見不管時間多爛都有人搭。 60架次載客率應該要多少? 高雄人這麼捧場, 香草為何不把桃園的240架次挪一半到高雄去? 動不動就什麼北部人觀點看高雄, 連對方是哪裡人都搞不清楚了。 商業經營在商言商, 哪管你是哪裡人。 對嘴巴永遠比腦袋有用的人來說, 也不需要講太多了。

要好時間也要搶的到時段 還有調度的問題 香草是把高雄班機放在末端 晚上開過來隔天早上飛回日本再去跑別的航線 但台灣的航空一早飛去日本後呢?又不能轉飛第三地一定要飛回來 但這樣要就早午 不然就午晚 除非一天兩班不然無法早晚 換個角度想 香早對台灣人來說是理想的早出晚歸 對日本人來台不就是紅眼+早上拼死去機場 要說的話就是台灣想去日本比日本想來台灣多 台灣航空在時段和調度上是劣勢

小弟是高雄人,以我所接觸的30~50歲族群(朋友、同事)而言,大家不排斥廉航~~ 在這個窮忙一族的時代,可以買便宜的,誰會去買貴的,買貴的(傳航)還被同事笑, 少餐點、行李付費,只要比傳航便宜即使這麼一點點(2~4千),他們也會接受, 雖然他們沒有了解買廉航要負擔的責任與義務(被改航班不轉簽、颱風補位等等)。 但是人報喜不報憂,只會聽到同事說廉航有多便宜,被"搞到"的人也算少數,搞得我身邊同事、學弟、妹幾年出國一次的也跟我說要買廉航。 廉航要來高雄生存,很簡單,香草就是最好範例1.早出、晚歸(至少比原有航線傳航的時間更早出或更晚回,)紅眼就別鬧了。2.比傳統航空不用便宜太多,2000~4000即可生存。3.不要開冷門的、熱門的比如日本(都會)、韓國(首爾)、香港(叫辛酸的、沒航權)、澳門。以上絕對活得嚇嚇叫~~ 小弟的心得~~ PS.南部自由行的市場絕對有,但是是以傳統行程為範本下去跑的,不是背包客那形的。 你確實看到重點了,一堆北部人都一直以北部觀點在看高雄 台灣的本土廉航都以為時間再爛一定有人搭只要便宜就好,殊不知我寧願多花一點錢 早出晚歸,香草高雄飛成田就是一個很好例子,平常機票搭行李也快七千了 長榮航一樣飛成田平常日也只要不到一萬等於是只差兩千多元 香草一樣搭乘率都是九成嚇嚇叫,為何虎航經營不起來?說穿了就時間爛

沒錯,畢竟虎航在高雄大阪也是有砍班紀錄. 即使把南部設成基地,大幅增加班次,也只是死更快而已, 這就是現實. 飛大阪不止虎航一家,為何別家不砍班搭乘率還不錯?不就時間比別家爛價格沒比較便宜 為何高雄增加班次就一定要飛大阪?飛東京? 台灣廉航就是喜歡搞擠破頭跟蛋塔一樣到最後大家一起倒

要批評也要有點根據。 華航的航班調度跟台虎威航會一樣嗎? 硬要在高雄沒基地的兩家公司開很多高雄航線, 班機如何調度? 更何況華航高雄沖繩航線一週幾班? 你確定班班客滿? 香草高雄航班跟桃園比數量有一樣嗎? 如果高雄一週兩班,桃園一週二十班, 要如何比載客率? 會虧錢的原因很多, 但是我相信絕對沒有高雄航班開太少這一項。 沖繩航線有沒有客滿我知道我也可以很確定知道搭乘率都有九成以上 你不知道是因為你懶惰只會批人不懂你自己就很懂? 自己去民航局查查搭乘率就知道了 虎航不開高雄飛沖繩是怕打到自家母公司 你講一天幾班有屁用嗎?讓你一天有100班搭乘率呢?低到可以會賺錢嗎? 什麼會虧錢原因很多我聽你在唬爛.. 搭乘率低就是會賠錢這種道理小學生都懂 不要老是想用北部觀點來看南部,誰說出國一定要往北部坐飛機?

沒錯,畢竟虎航在高雄大阪也是有砍班紀錄. 即使把南部設成基地,大幅增加班次,也只是死更快而已, 這就是現實. 小弟是高雄人,以我所接觸的30~50歲族群(朋友、同事)而言,大家不排斥廉航~~ 在這個窮忙一族的時代,可以買便宜的,誰會去買貴的,買貴的(傳航)還被同事笑, 少餐點、行李付費,只要比傳航便宜即使這麼一點點(2~4千),他們也會接受, 雖然他們沒有了解買廉航要負擔的責任與義務(被改航班不轉簽、颱風補位等等)。 但是人報喜不報憂,只會聽到同事說廉航有多便宜,被"搞到"的人也算少數,搞得我身邊同事、學弟、妹幾年出國一次的也跟我說要買廉航。 廉航要來高雄生存,很簡單,香草就是最好範例1.早出、晚歸(至少比原有航線傳航的時間更早出或更晚回,)紅眼就別鬧了。2.比傳統航空不用便宜太多,2000~4000即可生存。3.不要開冷門的、熱門的比如日本(都會)、韓國(首爾)、香港(叫辛酸的、沒航權)、澳門。以上絕對活得嚇嚇叫~~ 小弟的心得~~ PS.南部自由行的市場絕對有,但是是以傳統行程為範本下去跑的,不是背包客那形的。

臉書社團有寫到高雄廉航的狀況,應該還滿客觀的 第一、高雄不是各家廉航的基地,也就是沒有維修工廠, 機組員也無法報到. 所以如果要從高雄出發,通常都由第三地轉來高雄. 像是虎航的東京, 大阪和澳門的飛機都不是由高雄始發, 必須由台北飛第三地再飛高雄. 第二、如果第一個問題技術上可以克服,第二個問題就比較現實. 經過之前的幾次經驗,各廉航普遍認為南部對廉價航空的肯定度還不夠. 講白話一點就是南部的客源還不足以長期維持一條航線. 大家可能都希望能在旺季買到便宜一點的機票,但是一條航線不是只飛旺季, 淡季也同樣要營運. 從之前阿虎高雄飛大阪和飛東京都差一點GG的經驗, 實在很難跨出下一步. 沒錯,畢竟虎航在高雄大阪也是有砍班紀錄. 即使把南部設成基地,大幅增加班次,也只是死更快而已, 這就是現實.

聯合晚報 記者:邱瓊平 2016-08-04 廉價航空低價搶客,市占率逐年提高,政府鼓勵航空公司業者發展廉航,台灣虎航、威航相繼開航,雖然載客率佳,卻因收入與成本問題,面臨嚴重虧損,近日市場傳言兩家可能合併或停止營運。民航局官員證實,近日將找復興開會了解公司想法,但兩家廉航走向都由母公司董事會決定。 威航是復興航空成立的廉價航空,由於母公司歷經兩次重大空難事件,連帶影響民眾對威航的信心,不過威航行銷能力強,且票價吸引人,103年12月開航後吸引許多民眾搭乘。但航空營運成本高,威航開航以來累計的虧損已經超過8.7億元。 據了解,威航籌設時就已評估前三年會虧損,目前4架飛機、9條航線也未達規模經濟。民航局官員表示,復興並未提出威航停止營運或併入復興的相關申請,但復興主動表明要跟民航局討論,近日會了召開會議了解復興的未來規畫。 威航目前有9條航線,但航線整併計畫已在日前啟動,9月20日起桃園-名古屋從每周7班減為4班,每周3班的桃園-東京羽田及每周4班的桃園-茨城,預計10月停飛,已購票的民眾協助轉搭其他航空公司或退費,這兩條航線停航原因在都是成本太高。 但威航人員表示,外界傳聞一無所悉、無法評論,航線調整是基於市場考量,目前公司仍正常營運。 另一家華航與新加坡虎航合作成立的台灣虎航,開航後也難逃虧損命運,近日也有不少整併傳聞,傳出可能併入華信,華航內部也傳出已經成立專案評估小組。民航局官員表示,台灣虎航的未來走向由華航決定,目前沒聽到訊息,不過台灣虎航與華信經營方式不同,如何整併也是問題。 對虎航相關傳聞,台灣虎航發言人羅道偉表示,「沒有這回事」、「一切都是傳聞而已」,8月12日桃園飛函館仍是按計畫正常開航,外界傳聞是擴大解釋。

價格沒有多吸引人,現在各家廉航票價都差不多 為何別家賺錢虎航跟威航會虧一屁股?? 不就策略錯誤該開的航線不開,不該開的航線拼命開時間點又沒人家好 就像高雄飛沖繩..華航班班快客滿一張機票都賣上萬 南部網友喊多久了就是打死不來開,還是要硬擠在北部殺價競撐 難怪會虧死,,看看人家香草航空高雄載客率都比北部高 臉書社團有寫到高雄廉航的狀況,應該還滿客觀的 第一、高雄不是各家廉航的基地,也就是沒有維修工廠, 機組員也無法報到. 所以如果要從高雄出發,通常都由第三地轉來高雄. 像是虎航的東京, 大阪和澳門的飛機都不是由高雄始發, 必須由台北飛第三地再飛高雄. 第二、如果第一個問題技術上可以克服,第二個問題就比較現實. 經過之前的幾次經驗,各廉航普遍認為南部對廉價航空的肯定度還不夠. 講白話一點就是南部的客源還不足以長期維持一條航線. 大家可能都希望能在旺季買到便宜一點的機票,但是一條航線不是只飛旺季, 淡季也同樣要營運. 從之前阿虎高雄飛大阪和飛東京都差一點GG的經驗, 實在很難跨出下一步.

高雄如果吃的開 以為航線不會多開到高雄嗎? 真不懂是在講什麼

好像你很專業一樣 價格沒有多吸引人,現在各家廉航票價都差不多 為何別家賺錢虎航跟威航會虧一屁股?? 不就策略錯誤該開的航線不開,不該開的航線拼命開時間點又沒人家好 就像高雄飛沖繩..華航班班快客滿一張機票都賣上萬 南部網友喊多久了就是打死不來開,還是要硬擠在北部殺價競撐 難怪會虧死,,看看人家香草航空高雄載客率都比北部高

價格沒有多吸引人,現在各家廉航票價都差不多 為何別家賺錢虎航跟威航會虧一屁股?? 不就策略錯誤該開的航線不開,不該開的航線拼命開時間點又沒人家好 就像高雄飛沖繩..華航班班快客滿一張機票都賣上萬 南部網友喊多久了就是打死不來開,還是要硬擠在北部殺價競撐 難怪會虧死,,看看人家香草航空高雄載客率都比北部高 要批評也要有點根據。 華航的航班調度跟台虎威航會一樣嗎? 硬要在高雄沒基地的兩家公司開很多高雄航線, 班機如何調度? 更何況華航高雄沖繩航線一週幾班? 你確定班班客滿? 香草高雄航班跟桃園比數量有一樣嗎? 如果高雄一週兩班,桃園一週二十班, 要如何比載客率? 會虧錢的原因很多, 但是我相信絕對沒有高雄航班開太少這一項。

現實來看,一直放出很有吸引力的價格結果就是, 兩家廉航都虧的一屁股,最後還是只能默默收攤... 價格沒有多吸引人,現在各家廉航票價都差不多 為何別家賺錢虎航跟威航會虧一屁股?? 不就策略錯誤該開的航線不開,不該開的航線拼命開時間點又沒人家好 就像高雄飛沖繩..華航班班快客滿一張機票都賣上萬 南部網友喊多久了就是打死不來開,還是要硬擠在北部殺價競撐 難怪會虧死,,看看人家香草航空高雄載客率都比北部高

只有靠台客出.不見國外旅客進.恐怕是最大問題吧!... 這句話比較實在 台灣..願意人國外旅客來嗎?......... 一直以來華人旅客如香港大馬地區就是對方過來居多 而且近年統計數據日韓旅客也有增加的趨勢

只有靠台客出.不見國外旅客進.恐怕是最大問題吧!... 這句話比較實在 台灣..願意人國外旅客來嗎?.........

這樣搞的話,國籍廉航只剩台灣虎航,競爭對手有限的情況下(少數幾家外籍廉航),價錢應該也沒啥吸引力了! UU" 國籍廉航只剩虎航也不是壞事 也不會因為威航退出 競爭就減少 虎航就可喘口氣 因為虎航航線都是高度競爭的航線 好幾家航空公司在經營 如果虎航價格沒吸引力 我認為不是競爭少了的關係

台灣是否擁有本土型廉航的條件? 經營者的策略問題? 是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論廉航競爭,台灣激烈程度會超過馬來西亞,泰國等地嗎? 如果口中的黃金航線-日本航線都岌岌可危 那台灣廉航還有機會嗎? 以競爭性來說.東南亞的廉航才競爭吧! 票價更低於本土這兩家廉航. 但人家怎麼都活得好好的! 只有靠台客出.不見國外旅客進.恐怕是最大問題吧!

現實來看,一直放出很有吸引力的價格結果就是, 兩家廉航都虧的一屁股,最後還是只能默默收攤... 廉航的價格確實是基本的購買誘因,不然選擇傳統航空即可。主要還是上面網友說的,台灣市場太小了 :\'(

這樣搞的話,國籍廉航只剩台灣虎航,競爭對手有限的情況下(少數幾家外籍廉航),價錢應該也沒啥吸引力了! UU" 現實來看,一直放出很有吸引力的價格結果就是, 兩家廉航都虧的一屁股,最後還是只能默默收攤...

這樣搞的話,國籍廉航只剩台灣虎航,競爭對手有限的情況下(少數幾家外籍廉航),價錢應該也沒啥吸引力了! UU"

蠻可惜的,之前坐威航,機上的服務和感覺真的不錯

台灣是否擁有本土型廉航的條件? 經營者的策略問題? 是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論廉航競爭,台灣激烈程度會超過馬來西亞,泰國等地嗎? 如果口中的黃金航線-日本航線都岌岌可危 那台灣廉航還有機會嗎?

新聞報導都比較誇張,希望不是真的 ~ 感覺威航似乎不會再經營下去了,空姐空少也是很可憐,未必能繼續保有飯碗。

開航不到2年虧10億!這2間廉航恐收攤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1784438) 2016-08-04 11:21 〔自由電子報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不少人前往國外旅遊,都會選擇廉價航空,以節省機票錢,不過台灣廉價航空市場蓬勃、激烈競爭,傳出威航、台灣虎航兩間航空虧損慘重,威航更是可能會「收攤」。 據悉,台灣虎航由華航以增資方式繼續生存、併入華信或關門都列入考慮。(圖由台灣虎航提供) 威航、台灣虎航開航不到2年時間,虧損都超過10億元,民航局坦言,威航情況較危急,已請威航提出相關報告,虎航機隊及航線較多,問題較複雜。 台灣虎航、威航的母公司華航及復興航空目前都已檢討旗下廉航,《中央社》報導,復興討論過威航併入復興或直接關門,無論是哪種決定,威航最後結果就是收攤;華航方面,華航董事長何煖軒表示,已成立專案小組研究台灣虎航未來定位。 據悉,台灣虎航由華航以增資方式繼續生存、併入華信或關門都列入考慮,目前未定案,不過,由於虎航是與新加坡虎航合作,有合約問題,不管是整併或是結束營運,都要等到明年才可能發生。 威航否認整併傳言 聯合晚報 記者:黃淑惠 2016-08-04 復興航空(6702)旗下的威航最近被傳要被併入復興航空,也有傳言指出,威航可能會停航。針對外界各種傳聞,威航今天特別指出,公司內部營運都很正常,也沒有接獲要整併的消息,秋季班表也都已經出爐,而且航網班次調整也是因應市場變化正常商業行為,請外界不要過度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