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各報要聞》6月7日全台大解封邊境開放再等等- Yahoo

發布時間: 2020-06-25
推薦指數: 3.010人已投票

您即將離開本站,並前往《各報要聞》6月7日全台大解封邊境開放再等等- Yahoo奇摩股市

確認離開返回上頁

請問您是否推薦這篇文章?

延伸內容

台灣最美的是人, 所以隨便去有人的地方看人就好了,而且是免費。

與其說台灣是從小到大 大的景點都玩過了 我覺得反而是因為太習慣自己身處的環境,反而忽略自己身邊的美好事物 很多次,國外友人來台灣指名想去的地方,自己完全不會想去,例如忠烈祠.... 另外還有很棒的地方,只是缺少被大家知道 例如抹茶山,很久以前就去爬過的山,結果是日本攝影師才讓大家趨之若鶩 同樣的,與其說台灣旅遊很貴,有一些原因是,大家的假期全部集中在一起 而這些假期時間,常常是最貴,品質又最不好的時候 很多的住宿在平日的價錢只是旺季的一半 但也同樣同意,其實這波疫情剛好是個機會 好好整理、反思並重新規畫台灣的觀光發展 但很可惜交通部只想著如何發錢,沒想到用發錢誘使這些觀光業做出正面的改善 即便平日房價是假日的一半好了 但那還是太貴...... 臨近地區飯店較貴的大概還有個香港 不過香港的平均收入也是台灣的2倍以上...

除了旅遊花費的C/P 值之外,也要考慮臺灣旅遊的容量問題。坦白說臺灣本身因為腹地小,景點本身規畫的旅遊容量根本就沒有那麼高。超過旅遊容量的旅遊品質實在讓人興趣缺缺,至少我不會想掏那樣的錢買單;再者把這些多出來的人塞在景點和防疫觀點就是自相矛盾(假設大家還是對於這個疾病害怕的緊),還記得清明連假塞爆的墾丁大街是如何被媒體口誅筆伐。政策宣式本身沒有什麼問題,有沒有辦法收到想要的效果值得後續觀察,如果不能改善本身旅遊品質增加誘因,流於呼口號的機會大增。如何在防疫和受影響的經濟間取得一個可接受的平衡本就是很兩難的局面;衛福部主管防疫但對於經濟措施若能請其它財經相關專業發聲才能讓民眾更有所感。

與其說台灣沒什麼好玩 我覺得許多人是從小到大 大的景點的玩過了 之前常被比較的墾丁與琉球為例 大部人去過墾丁 花差不多的錢或多一點點錢 就可以出國 琉球就勝出 最近超紅的澎湖 算一算三天兩夜自由行一個人要一萬左右 並不便宜 不能出國的時候 把預算移過來還OK 我的確也有國內旅遊很貴的感覺 希望這一次所謂調整國旅體質 也要把價格(CP)考量進去 與其說台灣是從小到大 大的景點都玩過了 我覺得反而是因為太習慣自己身處的環境,反而忽略自己身邊的美好事物 很多次,國外友人來台灣指名想去的地方,自己完全不會想去,例如忠烈祠.... 另外還有很棒的地方,只是缺少被大家知道 例如抹茶山,很久以前就去爬過的山,結果是日本攝影師才讓大家趨之若鶩 同樣的,與其說台灣旅遊很貴,有一些原因是,大家的假期全部集中在一起 而這些假期時間,常常是最貴,品質又最不好的時候 很多的住宿在平日的價錢只是旺季的一半 但也同樣同意,其實這波疫情剛好是個機會 好好整理、反思並重新規畫台灣的觀光發展 但很可惜交通部只想著如何發錢,沒想到用發錢誘使這些觀光業做出正面的改善

同意,台灣的飯店價格是國旅的硬傷,會有高房價乃是因為旅遊人口遠不如日本等國家,入住率太低所致,如果要比照日本的房價水平,那台灣飯店可能要倒一片了,哈哈 去過幾次日本就會開始計算 在日本打工5-6個小時可以住到的商業旅館(約5000Yen) 在台灣想住個類似旅館可能一天的工資都不夠房費 再加上公共交通方案少太多, 沒開車的話可以去的地方太有限 評估次數多了,就沒有多少在台灣旅遊的慾望了

同意,台灣的飯店價格是國旅的硬傷,會有高房價乃是因為旅遊人口遠不如日本等國家,入住率太低所致,如果要比照日本的房價水平,那台灣飯店可能要倒一片了,哈哈 其實我覺得現在台灣飯店的所謂因疫情的骨折價 才是台灣飯店該有的正常價 但現在因國內解封 許多飯店開始漲的毫不手軟.... 然後那個觀光局開始推動安心旅遊自由行補助 也不見得真正有優惠到 因為有相當的限制 你訂到的很可能是定價再下去扣補助的 不是那種像在agoda訂到便宜的再扣補助

我是不太認同 我也算去過不少國家了 很多人覺得在台灣玩很貴的一個主要原因是*房價* 拿台灣人最喜歡去的日本為例 其收入是我們的2倍以上 但平均2千元台幣起就能住到像apa那樣的三星連鎖飯店 而且住宿品質還滿穩定的 相比之下台灣的飯店/民宿真的是貴到誇張 當然可能還是有人會說台灣也有便宜的 但那種便宜的品質就真的是..... 在日本我也住過很多只要3~4百台幣一晚的青旅 有時舊歸舊但其整潔度都維持的滿不錯的 在台灣還沒開放邊境前 國旅也只能趁這一波大撈一筆了 待疫情平緩開放邊境後 國旅又被打回原形國人又會瘋狂出國玩去了 同意,台灣的飯店價格是國旅的硬傷,會有高房價乃是因為旅遊人口遠不如日本等國家,入住率太低所致,如果要比照日本的房價水平,那台灣飯店可能要倒一片了,哈哈

要看你跟哪個國家比吧。 比起歐美,香港或日本,台灣還是有比較便宜。 比起泰國越南印尼, 那台灣當然會比較貴。 韓國的話就跟台灣差不多囉。 我是不太認同 我也算去過不少國家了 很多人覺得在台灣玩很貴的一個主要原因是*房價* 拿台灣人最喜歡去的日本為例 其收入是我們的2倍以上 但平均2千元台幣起就能住到像apa那樣的三星連鎖飯店 而且住宿品質還滿穩定的 相比之下台灣的飯店/民宿真的是貴到誇張 當然可能還是有人會說台灣也有便宜的 但那種便宜的品質就真的是..... 在日本我也住過很多只要3~4百台幣一晚的青旅 有時舊歸舊但其整潔度都維持的滿不錯的 在台灣還沒開放邊境前 國旅也只能趁這一波大撈一筆了 待疫情平緩開放邊境後 國旅又被打回原形國人又會瘋狂出國玩去了

放暑假了,要回家補充能量。 3138981 表妹已先搭機,昨天到台灣。里長跑來說,她要居家隔離14天和大樓有貼。有2人居家隔離,請大樓住戶安心。

安全第一 在疫苗充足之前我覺得還是要控制好出入境

要看你跟哪個國家比吧。 比起歐美,香港或日本,台灣還是有比較便宜。 比起泰國越南印尼, 那台灣當然會比較貴。 韓國的話就跟台灣差不多囉。

與其說台灣沒什麼好玩 我覺得許多人是從小到大 大的景點的玩過了 之前常被比較的墾丁與琉球為例 大部人去過墾丁 花差不多的錢或多一點點錢 就可以出國 琉球就勝出 最近超紅的澎湖 算一算三天兩夜自由行一個人要一萬左右 並不便宜 不能出國的時候 把預算移過來還OK 我的確也有國內旅遊很貴的感覺 希望這一次所謂調整國旅體質 也要把價格(CP)考量進去 重點就是:價格,讓人感覺不到有此價值

其實也不是說台灣沒甚麼好玩的,差別是在出國旅遊和國內旅遊基本上的心態就不同,出國可以感受異國文化情調,可以看見你在台灣無法看到的景色,這些是國內旅遊無法感受到的,換位思考一下,不是有一堆老外來台灣旅遊都讚不絕口,他們應該也覺得在自己國家沒甚麼好玩的 與其說台灣沒什麼好玩 我覺得許多人是從小到大 大的景點的玩過了 之前常被比較的墾丁與琉球為例 大部人去過墾丁 花差不多的錢或多一點點錢 就可以出國 琉球就勝出 最近超紅的澎湖 算一算三天兩夜自由行一個人要一萬左右 並不便宜 不能出國的時候 把預算移過來還OK 我的確也有國內旅遊很貴的感覺 希望這一次所謂調整國旅體質 也要把價格(CP)考量進去

不會貴呀。。你是指哪個國內? 我只是覺得台灣根本沒什麼好玩的。 其實也不是說台灣沒甚麼好玩的,差別是在出國旅遊和國內旅遊基本上的心態就不同,出國可以感受異國文化情調,可以看見你在台灣無法看到的景色,這些是國內旅遊無法感受到的,換位思考一下,不是有一堆老外來台灣旅遊都讚不絕口,他們應該也覺得在自己國家沒甚麼好玩的

想出國玩玩,可是又怕中標,而國內旅遊超貴QQ 不會貴呀。。你是指哪個國內? 我只是覺得台灣根本沒什麼好玩的。

我不清楚F大所說的最終致死率數據的來源是何處? 這必須請他提供 我的發言是 "目前我們認知的致死率數據大多是基於科學的模型所做的預測" 最終致死率預估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105046) 如果你對科學模型有興趣,去問經濟學人智庫 "我只看到你們的"推估,預測", 沒有看到什麼科學模型" 不知道你是從哪裡看到我推估...,用數學模型推估致死率的數據? 妳這不是自己打腫自己的臉嗎?妳po的經濟學人連結,他標題開宗名義就寫致死率上看3%(當然,這也只是他的預估),妳第一篇回文明顯是在支持及同意freesolo的最終1%的觀點,妳回文最後也說了"最終是不是1%,目前無法確認 但應該相去不遠", 然後現在卻說不知道freesolo 的1%來源是在何處,請他自己說明,那跟我請教他的問題有何不同?無法自圓其說,撇得一乾二淨,還貼經濟人資訊來自打臉,我也是醉了 我當初請問freesolo 他如何得出1%的想法很簡單,就是我們都不是這方面的專家,不應該在這裡斬釘截鐵的提出毫無根據的資訊,或許旅遊方面你們很內行,但傳染病的事,你們連幼兒園都不是,當然,你們要怎麼說也是你們的自由,就像我質疑你們也是我的自由

科學的模型??真是越說越弦了,恕我駑頓,我只看到你們的"推估,預測", 沒有看到什麼科學模型,全球真正的專家們懂的科學模型應該比你們多很多吧,但目前應該也沒人敢說最終死亡率是多少,呵呵 我不清楚F大所說的最終致死率數據的來源是何處? 這必須請他提供 我的發言是 "目前我們認知的致死率數據大多是基於科學的模型所做的預測" 最終致死率預估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105046) 如果你對科學模型有興趣,去問經濟學人智庫 "我只看到你們的"推估,預測", 沒有看到什麼科學模型" 不知道你是從哪裡看到我推估...,用數學模型推估致死率的數據?

預言?? 預言一般是指不是透過科學規律而對未來所作的結論。目前我們認知的致死率數據大多基於科學的模型所做的預測,兩者是截然不同。 科學的模型??真是越說越弦了,恕我駑頓,我只看到你們的"推估,預測", 沒有看到什麼科學模型,全球真正的專家們懂的科學模型應該比你們多很多吧,但目前應該也沒人敢說最終死亡率是多少,呵呵

所以是預言??哈哈 預言?? 預言一般是指不是透過科學規律而對未來所作的結論。目前我們認知的致死率數據大多基於科學的模型所做的預測,兩者是截然不同。

想出國玩玩,可是又怕中標,而國內旅遊超貴QQ

F大說的致死率低於1%是最終的結果(當然是推估),因為疫情目前尚未息止 你說的死亡率是動態現況,兩者是截然不同 很明顯,COVID-19死亡率是一直遞減中,因為疫情獲得控制,而感染的人數雖然會增加 但死亡的人遠低於致病的人,所以致死率會越來越低,最終是不是1%,目前無法確認 但應該相去不遠。 所以是預言??哈哈

目前全球統計數字是720萬人確診,40萬人死亡,死亡率是5.5%,這還不算入各國蓋牌的數字,不知您的1%死亡率是怎麼推算出來的? F大說的致死率低於1%是最終的結果(當然是推估),因為疫情目前尚未息止 你說的死亡率是動態現況,兩者是截然不同 很明顯,COVID-19死亡率是一直遞減中,因為疫情獲得控制,而感染的人數雖然會增加 但死亡的人遠低於致病的人,所以致死率會越來越低,最終是不是1%,目前無法確認 但應該相去不遠。

沒錯,真相就是這麼簡單。 不過我要凸顯的是,人們為了達到真正的目的,常會請一些專家做一些數字, 如前面板友說的死亡率怎麼算的>你想要恐怖一點,專家就做高一點,你想淡化專家就做低一點。拳頭拿出來,專家說甚麼都不重要了。 所以,看新聞時有時多想想,這篇新聞真正想報導的是什麼。 這邏輯有問題,應該沒有國家是想要把數字做恐怖一點的吧,實際確診和死亡數字絕對比目前檯面上的數字更多,不可能更少

我記得是因為中國開放自己的航空公司可以往返中美, 但是不許美國的航空公司。也就是說只許自己賺錢不讓別人賺。 無關嚴重疫區。後來中國退讓容許美國的航空公司也賺,這樣美國當然就不斷航了。 沒錯,真相就是這麼簡單。 不過我要凸顯的是,人們為了達到真正的目的,常會請一些專家做一些數字, 如前面板友說的死亡率怎麼算的>你想要恐怖一點,專家就做高一點,你想淡化專家就做低一點。拳頭拿出來,專家說甚麼都不重要了。 所以,看新聞時有時多想想,這篇新聞真正想報導的是什麼。

不須問怎麼算的,而是看你要什麼數字,就會有人算給你. 這兩天網路新聞看到有媒體寫,美國對中國斷航玩假的,美國取消與中國段航.(這家新聞媒體可能沒在看新聞)。那是因爲中國稍早宣布開放幾家國外航空公司,美國當然沒在理面,ㄧ堆專家也出來分析美國是嚴重役區,中國不能開放.但美國有讓中國飛美國,中國不讓美國飛,所以川普就說那就通通不要飛.ㄧ宣布中國馬上就開放美國飛機,那些專家瞬間消失。 其實數字不會說話,說話的都是想利用它的人. 各國的數字看看就好. 我記得是因為中國開放自己的航空公司可以往返中美, 但是不許美國的航空公司。也就是說只許自己賺錢不讓別人賺。 無關嚴重疫區。後來中國退讓容許美國的航空公司也賺,這樣美國當然就不斷航了。

目前全球統計數字是720萬人確診,40萬人死亡,死亡率是5.5%,這還不算入各國蓋牌的數字,不知您的1%死亡率是怎麼推算出來的? 不須問怎麼算的,而是看你要什麼數字,就會有人算給你. 這兩天網路新聞看到有媒體寫,美國對中國斷航玩假的,美國取消與中國段航.(這家新聞媒體可能沒在看新聞)。那是因爲中國稍早宣布開放幾家國外航空公司,美國當然沒在理面,ㄧ堆專家也出來分析美國是嚴重役區,中國不能開放.但美國有讓中國飛美國,中國不讓美國飛,所以川普就說那就通通不要飛.ㄧ宣布中國馬上就開放美國飛機,那些專家瞬間消失。 其實數字不會說話,說話的都是想利用它的人. 各國的數字看看就好.

富國及其富民(包括有餘錢旅遊的棧友)當然會用錢及短暫時間鎖國以等待Covid-19疫苗及醫葯(不會100%有效)。窮國及多人口國家知道鎖國及極端措施不能及不應長期維持(例如其引致的美國4千萬失業人口),因極端措施比Covid-19令更多人受苦及死亡。 Covid-19可能最終有疫苗,恐懼及Infodemic 則似乎無葯可救。一個最終少於1%死亡率(普通流感0.1%)的呼吸病(死者大部分老弱肥)怎會令到這麼多人感染恐懼畏死症。 2019年香港有三百多人死於流感(美國大約每年平均35,000人;2017-18死了多於79,000人),政府沒有極端政策。 Covid-19在香港死亡人數只有4人,千多人痊癒。2019-20赤字378億港元(香港當然有儲備承受)。當然如果香港沒有實施《得不償失》的措施(富人及中產可能不同意),死亡人數可能超過數百人。現在美國Covid-19死亡人數大約110,000,佔其人口0.033%。 我的想法及行為完全基於機率(尤其 Bayes' Theorem) 。我現年63歲,統計顯示我在一年內死亡機會率大於1%。 現在說誰國做得去那國做得不好(就算不計成本)還言之過早(尤其最終沒有平宜有效的疫苗)。 恐懼不只是來自數字(死亡率),也來自未知。我們對於未知(新型)病毒的恐懼再正常不過。 某種程度我同意你的看法,尤其是鎖國及極端措施方面。但在主流民意的壓力下,只能放在心裡。

富國及其富民(包括有餘錢旅遊的棧友)當然會用錢及短暫時間鎖國以等待Covid-19疫苗及醫葯(不會100%有效)。窮國及多人口國家知道鎖國及極端措施不能及不應長期維持(例如其引致的美國4千萬失業人口),因極端措施比Covid-19令更多人受苦及死亡。沒有這麼多人失業,美國種族示威可能沒有這麼激烈。 Covid-19可能最終有疫苗,恐懼及Infodemic 則似乎無葯可救。一個最終少於1%死亡率(普通流感0.1%)的呼吸病(死者大部分老弱肥)怎會令到這麼多人感染恐懼畏死症。 2019年香港有三百多人死於流感(美國大約每年平均35,000人;2017-18死了多於79,000人),政府沒有極端政策。 Covid-19在香港死亡人數只有4人,千多人痊癒。2019-20赤字378億港元(香港當然有儲備承受)。當然如果香港沒有實施《得不償失》的措施(富人及中產可能不同意),死亡人數可能超過數百人。現在美國Covid-19死亡人數大約110,000,佔其人口0.033%。 我的想法及行為完全基於機率(尤其 Bayes' Theorem) 。我現年63歲,統計顯示我在一年內死亡機會率大於1%。 現在說誰國做得去那國做得不好(就算不計成本)還言之過早。 目前全球統計數字是720萬人確診,40萬人死亡,死亡率是5.5%,這還不算入各國蓋牌的數字,不知您的1%死亡率是怎麼推算出來的?

富國及其富民(包括有餘錢旅遊的棧友)當然會用錢及短暫時間鎖國以等待Covid-19疫苗及醫葯(不會100%有效)。窮國及多人口國家知道鎖國及極端措施不能及不應長期維持(例如其引致的美國4千萬失業人口),因極端措施比Covid-19令更多人受苦及死亡。 Covid-19可能最終有疫苗,恐懼及Infodemic 則似乎無葯可救。一個最終少於1%死亡率(普通流感0.1%)的呼吸病(死者大部分老弱肥)怎會令到這麼多人感染恐懼畏死症。 2019年香港有三百多人死於流感(美國大約每年平均35,000人;2017-18死了多於79,000人),政府沒有極端政策。 Covid-19在香港死亡人數只有4人,千多人痊癒。2019-20赤字378億港元(香港當然有儲備承受)。當然如果香港沒有實施《得不償失》的措施(富人及中產可能不同意),死亡人數可能超過數百人。現在美國Covid-19死亡人數大約110,000,佔其人口0.033%。 我的想法及行為完全基於機率(尤其 Bayes' Theorem) 。我現年63歲,統計顯示我在一年內死亡機會率大於1%。 現在說誰國做得去那國做得不好(就算不計成本)還言之過早(尤其最終沒有平宜有效的疫苗)。

那位防疫顧問只好再熬幾個月等川先生下台再說囉。 川普也有可能連任的

如果疫苗是關鍵因素 那恐怕開放時間還會再往後延 疫苗要成功開發然後再普遍施打 時間沒這麼快 現在媒體上關於疫苗的報導 都太過樂觀 並不符合科學界能接受的嚴格流程

關鍵還是在疫苗,只要疫苗出來了,各國解禁的日子就不遠。 現在陸續開放我認為是為了讓經濟活動稍微恢復,持續鎖國管制企業跟一般民眾可能撐不住。 現在疫情緩和,大家能維持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勤洗手等等,一定是可以有效控制。 記得之前看新聞,因全民注重防疫,各傳染疾病的感染數也大幅降低。

不要這麼悲觀啊,或許疫苗還有治療藥物年底就出來了, 可以先打一針再上飛機, 就可以享受飛機餐了

川普的首席防疫顧問,也是堅持要絕對管制,被川普冰起來,最近接受採訪時也改口,可以逐步開放,大概川普叫他準備回家吃自己,發現經濟嚴重緊縮外面工作不好找。 那位防疫顧問只好再熬幾個月等川先生下台再說囉。

真的安全為上 秋冬大爆發真的不是大家樂見的

沒變化的話 帛琉和紐西蘭有機會 不是嗎 安全為上 慢慢來才好 下一站想去的黑部立山雪壁 目前規劃在2022了

目前政府有只能且看且走 開放有風險 不開放經濟亦有風險 難抉擇啊!!

別把話說死, 變數還很多, 誰也不知道下一個淪陷的國家是哪個?何時又會再爆發? 何時會有解藥?

> >>> 不需要想太多,台灣找台階下而已,

剛好可以遂行鎖國主義政策:-P 其實還是看全球各國的態度

川普的首席防疫顧問,也是堅持要絕對管制,被川普冰起來,最近接受採訪時也改口,可以逐步開放,大概川普叫他準備回家吃自己,發現經濟嚴重緊縮外面工作不好找。

不會的,他們會看對方的實力

按部長今天的講話內容 應該是在年底前都不會開放邊境了 要嚴防秋冬疫情捲土重來 https://udn.com/news/story/120940/4619426?from=udn-ch1_breaknews-1-0-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