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海洋首都中的航海家- 郵輪光輝亮麗的背後,是驚人的血汗工廠

發布時間: 2020-07-24
推薦指數: 3.010人已投票

您即將離開本站,並前往海洋首都中的航海家- 郵輪光輝亮麗的背後,是驚人的血汗工廠 ...

確認離開返回上頁

請問您是否推薦這篇文章?

延伸內容

網路youtube有公視影片了 之一主持人來賓前言 之二Ryanair 主題之夜-廉價年代(1∕6)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3ga4oaOUIM 主題之夜-廉價年代(2∕6)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30ZAL-N2g8 主題之夜-廉價年代(3∕6)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DgIf77Y-vA

很多航空公司是將餐費 行李運送費 分開來計算 然後再巧立名目+手續費 + 信用卡刷卡費 讓乘客誤以為很價廉而已 所謂的真正"價廉"的 也不就是高竿的被包客搶到的最初的幾張而已? 當然啦 選擇便宜時段的停park 選擇費用便宜的小機場 甚至苛扣員工福利....etc 拼命的cost down 根據外電報導 大部分的廉價航空在去年大發其財 而一班正常航空都賠的慘兮兮 我們要批評的是 : 廉價航空大賺其錢 有否剝削勞工!? 沒錯 !對於服務 對於舒適 對於"準時" 一分錢 一分貨 但不可以說廉價 飛安 就不符和標準 尤其是批評一家航空公司的"飛安"是很嚴重的指控 如果有拍到具體證據 為乘客安全 應該以此證據向當局投述 更何況搭乘過Ryanair的乘客無數 如屬實 一定會出來支持以我的經驗 那家公司相信馬上倒閉 p.s.對於網路的消息 我始終抱著懷疑的態度 我覺得如果沒有親身體驗 最好不要"甲好道相報" 如果是親身經驗 趕快來論壇交流

看這片子的時候有點心酸,我們視為理所當然的勞工狀態(甚至無薪價),在歐洲是被專題拿來反思的,但是台灣是不能搓破的共同現象~~ "無薪假"之類的勞工現象~ 除了企業,沒有人覺得理所當然吧~ 也有很多專題再探討~ 只是老闆拿不這樣公司要裁員來威脅.. 目前還無可奈何吧~

看完了公視的節目~~我想他想表達的~~應該真的是"勞工問題"~~><~~ 飛安的部分是管理面的問題,跟政府規定、檢查等等安全把關,如能符合適飛規範應該還好~~ 打個比方說,高捷跟台鐵都虧死了,高捷更要破產了(目前cost down的很嚴重阿),但是他們的行車安全,目前有通過公正單位(交通部)認證,所以應該沒有問題。 公視的節目Youtube有有心人放上去了,可以參考一下,很有意義。 廉價年代背後的成因很複雜,但小小淺見簡單來說就是歐洲人(勞工)真的過太爽><~~ 他們幾個案例,在台灣不就是一般電子公司的待遇嗎0.0?,還比較好一點了。 從工業革命後,歐洲人的富裕一直建立在殖民主義的撥削,200多年來,亞洲漸漸抬頭,歐洲經濟開始崩壞。 他們今天的薪水、購買力、社會福利,有非常大一部分是開發中跟已開發國家幫他們繳納的,沒有人幫我們繳15趴的社會福利,沒有人在乎開發中國家的環境成本。 看這片子的時候有點心酸,我們視為理所當然的勞工狀態(甚至無薪價),在歐洲是被專題拿來反思的,但是台灣是不能搓破的共同現象~~ 離題了><~~不過真的建議可以去看看這部片~~行萬里路,讀萬卷書,相信出去看看就知道台灣的真實,也是各位包包均有的深刻體會~~ 說的好!(Y)(Y)(Y)(Y)(Y)

看完了公視的節目~~我想他想表達的~~應該真的是"勞工問題"~~><~~ 飛安的部分是管理面的問題,跟政府規定、檢查等等安全把關,如能符合適飛規範應該還好~~ 打個比方說,高捷跟台鐵都虧死了,高捷更要破產了(目前cost down的很嚴重阿),但是他們的行車安全,目前有通過公正單位(交通部)認證,所以應該沒有問題。 公視的節目Youtube有有心人放上去了,可以參考一下,很有意義。 廉價年代背後的成因很複雜,但小小淺見簡單來說就是歐洲人(勞工)真的過太爽><~~ 他們幾個案例,在台灣不就是一般電子公司的待遇嗎0.0?,還比較好一點了。 從工業革命後,歐洲人的富裕一直建立在殖民主義的撥削,200多年來,亞洲漸漸抬頭,歐洲經濟開始崩壞。 他們今天的薪水、購買力、社會福利,有非常大一部分是開發中跟已開發國家幫他們繳納的,沒有人幫我們繳15趴的社會福利,沒有人在乎開發中國家的環境成本。 看這片子的時候有點心酸,我們視為理所當然的勞工狀態(甚至無薪假、責任制),在歐洲是被專題拿來反思的,但是台灣是不能搓破的共同現象~~ 離題了><~~不過真的建議可以去看看這部片~~行萬里路,讀萬卷書,相信出去看看就知道台灣的真實,也是各位包包均有的深刻體會~~

所以理解的意思就是, 一台180人的飛機,給予25分鐘,這點很合理啊! 去機場的登機門櫃檯看看,他們應該也是喵過就算了吧~~而且25分鐘的登機時間,算很長了吧。 我也很抱歉,誤解上面所說的地勤時間! 地勤時間指的是Aircraft on the Ground. 基本上飛機從停在登機門開始算起,最短的合約,有聽說35分鐘! 這已經是極限了。 舉例以Cebu Pacific 來說 ~你看他降落時間到起飛相差45min,就可推算出在從Parking到 Push Back 大約 35 min. From London-Stansted to Berlin 06:25 Depart 09:10 Arrive 18:45 Depart 21:30 Arrive From Berlin to London-Stansted 09:35 Depart 10:30 Arrive 21:55 Depart 22:50 Arrive

這裡所提的証照查驗是指在登機前地勤會再次確認登機証上的名子與護照是否相同, 避免實際登機者與登機証不同, 在台灣不論國內線或是國際線都要再次檢查證件(國內是身分証,國際是護照) 所以理解的意思就是, 一台180人的飛機,給予25分鐘,這點很合理啊! 去機場的登機門櫃檯看看,他們應該也是喵過就算了吧~~而且25分鐘的登機時間,算很長了吧。 我也很抱歉,誤解上面所說的地勤時間! 地勤時間指的是Aircraft on the Ground. 基本上飛機從停在登機門開始算起,最短的合約,有聽說35分鐘! 這已經是極限了。 舉例以Cebu Pacific 來說 ~你看他降落時間到起飛相差45min,就可推算出在從Parking到 Push Back 大約 35 min.

....說真的~ 最後檢查護照的應該是移民局吧~ 沒有來不及檢查護照這種問題,每個地勤都有一小冊子,哪個國家需要怎樣的登機條件,在不行機場電腦系統也有的查,但是那是第一線檢查,檢查護照的問題重點還是移民官,不是航空公司。 這裡所提的証照查驗是指在登機前地勤會再次確認登機証上的名子與護照是否相同, 避免實際登機者與登機証不同, 在台灣不論國內線或是國際線都要再次檢查證件(國內是身分証,國際是護照)

[QUOTE=idonotknow3;5198850]我找到影片了...就是這節目 Dispatches: Ryanair: Caught Napping - YouTube 我又再看一次~不過我有些還是聽不懂 6:00 好像講有2個空姐在緊急逃生時不會開門 我聽的沒錯的話~應該是無法開啟,在沒有獲得幫助下? 2:50秒---他真的講25分鐘...這個我聽得懂 旁白說25分鐘內離開地面,但是在字幕上寫25分鐘內清理完機艙。跟25分內後推,有很大不同,光是旅客登機就要10分鐘了,在短時間需要那樣大的人力來上下行李,跟清理機艙~除非地勤公司人力很夠,要不然是不會簽這種合約的,因為做不到就是被Ryan Air要求賠償。請記得這是地勤維護公司的事情,不是Ryan Air的問題。 17:30秒 有拍到~他們只有25分地勤作業..根本來不及檢查護照...18:20秒也有 ....說真的~ 最後檢查護照的應該是移民局吧~ 沒有來不及檢查護照這種問題,每個地勤都有一小冊子,哪個國家需要怎樣的登機條件,在不行機場電腦系統也有的查,但是那是第一線檢查,檢查護照的問題重點還是移民官,不是航空公司。 25分的地勤作業? 我記得是兩小時前到機場報到的吧?45分前關櫃?還是他們是25分前報到10分鐘關櫃? 其他很多我也聽不太懂得...因為我覺得跟事實有距離。光是邏輯就不通了! 再來我相信航空公司對於於飛機的維護應該要算嚴謹的,特別廉價航空因為起落次數多,飛行小時高。飛機也會常保持在年輕的狀態,因為老舊的維修起來不划算。 機師部分,還有組員部份~相信我組員都懂得怎樣維護自身安全跟權益, 機師超過時間就不飛了,飛機就停在機場等機師休息夠了在飛。一切都有規定的啦。 在分秒必爭的情況下,還要營利,最在乎的就是獲利,所以舉凡會被罰錢的。 上面還講到違法的額外油料不足~ 我是很好奇,加多少都有規定的! 拿人性命開玩笑,是運輸這行最不該也不可能發生的。

我找到影片了...就是這節目 Dispatches: Ryanair: Caught Napping - YouTube (http://www.youtube.com/watch?v=zi-x_UgTTOQ) 我又再看一次~不過我有些還是聽不懂 6:00 好像講有2個空姐在緊急逃生時不會開門 2:50秒---他真的講25分鐘...這個我聽得懂 17:30秒 有拍到~他們只有25分地勤作業..根本來不及檢查護照...18:20秒也有 其他很多我聽不太懂得...不過看起來還滿恐怖的.. 既然嚴重影響飛安 衛何還能繼續營業???????????????????????

1.空服員受訓品質就像在補習班上課,而且考試都可以作弊,訓練過程都被偷拍下來,甚至很多空姐不會開逃生門。 這個基本上不太可能! 2.這些空姐背景或來歷,其實RYANAIR都不知道,很多推薦人其實都是倆倆互相推薦,還有有一半的人沒有一個合法的ID或證件(我有點忘記了...) 合法的ID跟證件?? 請問可以舉例一下?需要怎樣的ID跟證件? 3.他們飛機只准停25分鐘,很多國際線登機前根本來不及檢查護照,只要"有護照"就過關. 這個更不可能! 1.25分鐘,還真的需要強勁的地勤公司,因為沒有公司可以跟這航空公司簽約25分鐘內離港。 基本上35min到45min. 2.放一個沒有簽證的人上飛機,光被移民局罰,就嚇死人了,廉價航空怎可能放任被罰款? 萬一太多,還有可能被警告,都是不好的紀錄。 4.還有一個畫面被偷拍下來,起飛前一個空姐發現門有問題,但最後還是為了不讓班機延誤..門給他關起來,假裝沒事,繼續飛。 ?是檢查項目裡的問題嗎? 5.他們不管是不是每個位子都有救生衣, 那個結目還有很多偷拍的鏡頭,真的都很恐怖, 最震驚的一點,只要他們發現飛機上有甚麼缺失 他們空姐或機長之間都會說一句 "yes, this is RyanAir" 然後假裝沒事帶過 ??? 我找到影片了...就是這節目 Dispatches: Ryanair: Caught Napping - YouTube 我又再看一次~不過我有些還是聽不懂 6:00 好像講有2個空姐在緊急逃生時不會開門 2:50秒---他真的講25分鐘...這個我聽得懂 17:30秒 有拍到~他們只有25分地勤作業..根本來不及檢查護照...18:20秒也有 其他很多我聽不太懂得...不過看起來還滿恐怖的..

我沒看公視介紹的RYAN AIR 但我在歐洲看過RYANAIR類似調查紀錄片的節目,裡面很多偷拍鏡頭揭露這家航空公司不為人知的一面,像是' 1.空服員受訓品質就像在補習班上課,而且考試都可以作弊,訓練過程都被偷拍下來,甚至很多空姐不會開逃生門。 2.這些空姐背景或來歷,其實RYANAIR都不知道,很多推薦人其實都是倆倆互相推薦,還有有一半的人沒有一個合法的ID或證件(我有點忘記了...) 3.他們飛機只准停25分鐘,很多國際線登機前根本來不及檢查護照,只要"有護照"就過關. 4.還有一個畫面被偷拍下來,起飛前一個空姐發現門有問題,但最後還是為了不讓班機延誤..門給他關起來,假裝沒事,繼續飛 5.他們不管是不是每個位子都有救生衣, 那個結目還有很多偷拍的鏡頭,真的都很恐怖, 最震驚的一點,只要他們發現飛機上有甚麼缺失 他們空姐或機長之間都會說一句 "yes, this is RyanAir" 然後假裝沒事帶過:-S 所以看過那個節目後,我再也不考慮這家航空公司了. 捷興航空我搭了3次 眼睛看得到處.........沒發現這各問題 機組員的內幕.........期待離職的機組員說明了

廉價航空到目前為止的飛安紀錄都是良好的 對於開飛機的、修飛機的、指揮飛機的... 只要人員越疲累 出錯的機會就越高 不管是廉價航空還是傳統航空 都適用

雖然我也常搭廉價航空 但我的看法稍有不同 廉價航空在所有環節上的撙節 會造成每個環節上的風險都增加一點點 雖然這還在飛安的標準範圍內 但想想管理學上的起司理論 ...... 畢竟對飛安還是會有所影響的 「戴明循環」與「起司理論」 ◎高智美 (92年1月27日自由時報自由廣場投書)  華航澎湖海域墜機,北城醫院打錯針,南部某診所給錯藥,上福樓疑似檢察官及警官參加電玩業者婚宴,法官不滿積案遭移送懲處,高雄市議會主管與員工因打考績發生毆打事件等等災難式新聞事件。這幾乎看似不相干的個案,究其實,都顯現了龐大組織或制度下的因循與苟且,以致位於組織中末梢神經的個人,猶如駱駝被迫等待最後一根稻草般的無奈;事件發生後,又在一片「言者諄諄,聽者藐藐」的檢討聲中收場。相較於醫療界近日在「自由廣場」發表的一系列自省檢討文章,司法界在風紀及專業上未見流血的失誤,警覺性及反省力道似乎有待加強。  通報制度,這在公務體系形同虛設的設計,在近日數篇因北城醫院之後,陸續爆發的醫療事故發表的文章中一再地被檢討與強調﹔更在以流血為代價的飛安界中率先被強調與實踐。且就通報制度之匿名或具名方式,評估其人性面及預期效果之利弊後,採行具名方式。究其所本,即基於飛航界常用的以下二理論:  一、戴明循環(Deming Cycle)─品質控管理論:意指在制度或組織的品質管理要求,在程序上應該踐行:企劃─執行─檢測─改善(Plan-Do-Check-Action, PDCA)。PDCA的有效管理循流程,必能確保飛安的管理品質。借鏡此一理論,應用於司法或醫療實務操作上的困難,無疑是作為理論的虛線連結,該如何建立?亦即,推動循環的動力為何?  通報制度的建立,是在組織或制度的下層執 行者與上層管理者間,建立一個直接聯繫掌握資料的途徑。早期,或因官場層級倫理(如避免越級報告等官僚文化)或其他諸多考量,二者間的鴻溝、彎道甚多,造成資訊不當解讀的空間過大,也導致下情無法上達,容易形成誤判或法案擬定後無法或難以執行的落差。此一落差,包括執行者是否確實依令執行,及管理者反思政令在執行層面面臨的困境檢驗,以致失卻檢測與改善的流程,立法品質在缺乏專業理論基礎及政治利益考量,已是先天不良,加上執行者實務操作時,面對的巧婦難為無米炊或揣測上意,虛應故事的後天性失調 困境,只能一再地陷於上下交相指責,或徒法難以自行的慨嘆。  依據戴明循環顯示之步驟觀之,目前的制度,其弊即在於此一理論空有前二步驟(企劃─執行)之表現,卻未見後二步驟(檢測及改善)之執行,更乏推動連結四步驟間的循環動力。此種有形無體的通報制度,既無生命力,其成效則難期待了。  此「檢測及改善」後二步驟,涉 及的是位於組織制度末梢神經之執行者的執行訊息反饋。為避免黑函文化及小道耳語消耗戰力,以具名通報為宜;且其通報內容,要以執行時不符合常規之異常作為或事件為主。亦即,通報者無須就其通報之事項作出個人好惡或對錯的價值判斷。此部分留待訊息接收者或管理者依其權責進行查證,並尊重其裁量權的行使,日後如有爭議,該通報事項即有日後供公評或究責之依據。如此,管理者平時對於異常事件的通報即容易隨時掌握並修正,或可進一步預防更大的失誤或不當發生;如果仍有不幸或違誤,管理者的監管責任(如督導不周)才有 解免的正當理由。  二、起司理論(James Reason Model)─安全控管  安全作為飛航的最高準則,法律或醫療界一再被楬櫫的公平正義與術德兼具,儘管陳義甚高,但總有其作為價值與觀念確立的圖騰價值,也在每一個司法或醫療人員尋找適任或學習典範時,才有了依循的標準。相對於安全的維持,即危險發生的預防該如何為之?飛安界裡的「起司理論」,開啟了我們重新思索預防及論斷司法及醫療體系裡出現失誤的大門。  「起司理論」係作者James Reason .在Managing the Risks of Organizational Accidents-James Reason一書中提及的James Reason Model,簡稱為起司理論,為航空管理界極為認同的理論。意指,每片起司的漏洞空隙是發酵製程的自然現象。正如沒有一個人或單位是完美無缺的,若把五片起司垂直疊立在一起,雖然這些起司片各有不同的漏洞空隙,但要不是各個起司片的漏洞空隙剛好湊成一條線,光線是無法從第一片貫穿到最後一片的,以此為例,加以延伸,某個人或某個職務的疏失是自然現象,若把這五片起司代表不同的個人或層級,只要各自的疏失不是正巧發生連鎖 效應,不幸的失事案件就不會發生;若再反向思考,只要某一個人或層級能夠發揮應有的功能,把自己的漏洞空隙填補起來,主動發揮防阻功效,不幸事件自然也無法發生了。此種系統安全管理理論,不單是航空界廣泛使用,該理論還推及海陸空交通載具、工業界、核能電廠等方面的風險管理。只要涉及組織管理的任何產業,皆適用此管理理論。  觀諸檢察業務的「起司」防堵設計,在偵查業務的送閱制度或司法行政業務的從屬設計上,亦可見其蹤跡。但在實際操作結果,卻是流於印章數目管考的形式,未見層層把關的防堵功效。面對起訴品質低落時,常見的是彼此推諉的理由,品質也就伴隨著品操困於另一個冷宮。至於醫療體系裡的變相操作,在醫界有識者所發表的文章中我們亦可一窺究竟。(作者高智美╱板橋地檢署檢察官)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3/new/jan/30/today-o7.htm

1.空服員受訓品質就像在補習班上課,而且考試都可以作弊,訓練過程都被偷拍下來,甚至很多空姐不會開逃生門。 這個基本上不太可能! 2.這些空姐背景或來歷,其實RYANAIR都不知道,很多推薦人其實都是倆倆互相推薦,還有有一半的人沒有一個合法的ID或證件(我有點忘記了...) 合法的ID跟證件?? 請問可以舉例一下?需要怎樣的ID跟證件? 3.他們飛機只准停25分鐘,很多國際線登機前根本來不及檢查護照,只要"有護照"就過關. 這個更不可能! 1.25分鐘,還真的需要強勁的地勤公司,因為沒有公司可以跟這航空公司簽約25分鐘內離港。 基本上35min到45min. 2.放一個沒有簽證的人上飛機,光被移民局罰,就嚇死人了,廉價航空怎可能放任被罰款? 萬一太多,還有可能被警告,都是不好的紀錄。 4.還有一個畫面被偷拍下來,起飛前一個空姐發現門有問題,但最後還是為了不讓班機延誤..門給他關起來,假裝沒事,繼續飛。 ?是檢查項目裡的問題嗎? 5.他們不管是不是每個位子都有救生衣, 那個結目還有很多偷拍的鏡頭,真的都很恐怖, 最震驚的一點,只要他們發現飛機上有甚麼缺失 他們空姐或機長之間都會說一句 "yes, this is RyanAir" 然後假裝沒事帶過 ???

只要不影響飛安 雖然我也常搭廉價航空 但我的看法稍有不同 廉價航空在所有環節上的撙節 會造成每個環節上的風險都增加一點點 雖然這還在飛安的標準範圍內 但想想管理學上的起司理論 ...... 畢竟對飛安還是會有所影響的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crn-webapp/spec/ylck/index.jsp?docid=101813782   中評社北京8月26日電/8月13日,吉祥航空HO1112機組與卡航QTR888空中搶道事件在上海虹橋機場上演。隨後,對此事知情的空管人士向外界爆料。自8月22日起,一則關於上海吉祥航空有限公司在遇到卡塔爾航空公司因只剩5分鐘油量而發出國際緊急求救信號“Mayday”之後,仍然無視空管要求拒不避讓的“吉航油量門”、“空中追尾門”、“五月天奇跡門”傳聞在互聯網上迅速傳開。吉祥航空拒絕避讓險些製造一

http://gospain.about.com/b/2012/09/28/ryanair-fuel-policy-not-illegal.htm 好恐怖的航空 油都沒多加一些 中國有些航空也有這種事情 萬一油料不足

公視節目[廉價年代 ]昨日我看過了 我的看法是只要不影響飛安 廉價航空降低成本的作法固然有可議之處 但沒人強迫任何人去當廉價航空的機組員.......... 我沒看公視介紹的RYAN AIR 但我在歐洲看過RYANAIR類似調查紀錄片的節目,裡面很多偷拍鏡頭揭露這家航空公司不為人知的一面,像是' 1.空服員受訓品質就像在補習班上課,而且考試都可以作弊,訓練過程都被偷拍下來,甚至很多空姐不會開逃生門。 2.這些空姐背景或來歷,其實RYANAIR都不知道,很多推薦人其實都是倆倆互相推薦,還有有一半的人沒有一個合法的ID或證件(我有點忘記了...) 3.他們飛機只准停25分鐘,很多國際線登機前根本來不及檢查護照,只要"有護照"就過關. 4.還有一個畫面被偷拍下來,起飛前一個空姐發現門有問題,但最後還是為了不讓班機延誤..門給他關起來,假裝沒事,繼續飛 5.他們不管是不是每個位子都有救生衣, 那個結目還有很多偷拍的鏡頭,真的都很恐怖, 最震驚的一點,只要他們發現飛機上有甚麼缺失 他們空姐或機長之間都會說一句 "yes, this is RyanAir" 然後假裝沒事帶過:-S 所以看過那個節目後,我再也不考慮這家航空公司了.

那個員工宿舍真是不錯啊

建議你去看一下廉價航空那部電影 主要演員:竹內結子 向井理 桐谷美玲 宮崎美子 我有看過啦!!!

建議你去看一下廉價航空那部電影 主要演員:竹內結子 向井理 桐谷美玲 宮崎美子

公視節目[廉價年代 ]昨日我看過了 我的看法是只要不影響飛安 廉價航空降低成本的作法固然有可議之處 但沒人強迫任何人去當廉價航空的機組員..........

不知道其他亞洲廉航如亞航及宿霧的做法是如何?

看到的幾個重點之摘要 (本片從幾個不同產業探討低價商品背後的問題,因而不代表所有廉價航空全都是血汗工廠) 第一段 廉航業Ryanair(瑞安)航空 空姐 空姐是要自己花錢上課,簽約進入瑞安航空的空姐承包商某某聯盟 空姐起飛前45分要報到(自我介紹及簡報),登機及落地時之工作都不計薪 換言之,關機門前,落地後公司不算薪,一小時16歐元 工作待遇福利不佳,因而流動率高 機師 機師約一半是瑞安航空雇用,另一半是外包機師,鼓勵機師合組公司承包 老闆認為這樣可避免機師罷工 瑞安雇用之機師,一年簽約一次,起初福利不錯,但逐年減少 機師請假會約談,並以調職到別的機場威脅,因而有些機師不敢請假,即時身體不舒服,也要上班保住工作 公司主管對員工存在威脅霸凌的文化, ----------------- 網路youtube有公視影片了 之一主持人來賓前言 之二Ryanair 主題之夜-廉價年代(1∕6)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3ga4oaOUIM 主題之夜-廉價年代(2∕6)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30ZAL-N2g8

主題之夜_廉價年代 - YouTube 這是我網上看到的公視影片連結: 廉價年代 4/19 22:00播出 但預告版已經暗示廉價航空是血汗工廠? 真讓我大吃一驚 希望有識者都去看看 看到底真相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