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內容
但是對於航空公司來說,停留15天跟停留1個月的成本不是都一樣嗎? 不是都來往各飛一趟嗎? 是停留日本航空公司要付稅,還是對航空公司來說停留越久保留定位資料的成本越高? 單就有效期而言,時間越長管理及預備成本就越高,用最簡化的比喻,我跟你買一個東西2小時後來拿,跟1個月內來拿,甚至1年內來拿(期間內的任一天我都可能出現要你拿出來,你要隨時等我出現),你覺得你的付出會一樣嗎?? 當然機票定價不是這麼簡單,要考慮很多因素,不過我覺得這個優惠票可能針對以自由行的觀光客,廣告性質比較多,還可以確保有基本的銷售量。
基本上你可以說全部的經濟艙座位成本都是一樣的,畢竟除了少數逃生門排的座位之外,每個座位的規格都一樣。航空公司當然也可也選擇用不二價的方式,每個座位都是一樣的價格,但是這樣做,經濟能力較差的可能就無力購票,而經濟能力很好的人,航空公司無法從他們得到更高的利潤。這樣子做,航空公司難以涵蓋到各經濟族群的人,也難以讓利潤最大化。所以航空公司才會把票分很多等級,最高票等跟最低票等價位可以差上好幾倍。 既然要有票價分級,總是要設出不同的限制條件或福利來做產品區別。停留期限只是諸多限制的一個項目而已。
機票的價格不是由成本來決定,而是由市場供需及其他複雜因素來決定。 舉個常見的例子好了。華航/長榮的桃園-歐美來回機票,比同航空的香港-桃園-歐美的機票要貴,為什麼? (明明多飛了一段)把香港換成曼谷、馬巴拉、河內、東京也差不多一樣的情形。 其他國家的航空也有類似的情形。原理這邊就不多說了。 回到你的問題,限制多的機票,價格低。限制少的機票,價格高。 14天的票如果臨時起意想要改時間延後回來而超過14天,基本上這張票就廢了。就是因為風險比較大,所以價格低。 相反的,風險最小的票是年票,有一整年的時間可以回來,票價當然就最高。 機票限制除了票期長度,還包括改票費、能否退費、能否轉簽他航等等許多不同條件。 完全相同行程、同類型座位的機票,整台飛機上任何兩個人所花的價格可能都不同,而且往往有天壤之別。可能差5倍或10倍都有。 這樣做航空公司才能把利潤最大化,小氣人士和豪邁人士的錢通通賺到最多。 多種價格如果訂的正確,絕對比統一票價(像買電影票一樣)的利潤要大。
票期越長彈性越大,航空公司越沒有辦法在短期間知道哪些位子還沒有被賣掉,航空公司當然想要客戶給越確定的答案越好,彈性小,票期短,更能準確掌握還可以賣多少位子.
停留期限只有14天就表示你在日本最多只能停留14天。如果你要超過14天,那就只能買下一級比票貴的訂位艙等。這跟免簽停留期限無關。入境停留期限是日本入境官員管的事,不是航空公司在管的。 但是對於航空公司來說,停留15天跟停留1個月的成本不是都一樣嗎? 不是都來往各飛一趟嗎? 是停留日本航空公司要付稅,還是對航空公司來說停留越久保留定位資料的成本越高?
停留期限只有14天就表示你在日本最多只能停留14天。如果你要超過14天,那就只能買下一級比票貴的訂位艙等。這跟免簽停留期限無關。入境停留期限是日本入境官員管的事,不是航空公司在管的。
最近畢旅要定往大阪JAL的機票(看上可以帶2件行李) 但是看到經濟艙有分1~5 但是其中"經濟艙優惠票5"的停留期限只有14天 是指我在日本最多只能待14天嗎? 但是台灣護照去日本不是免簽證,最託停留1個月? 那JAL的14天停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