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旅遊族外匯小學堂-

發布時間: 2020-07-28
推薦指數: 3.010人已投票

您即將離開本站,並前往旅遊族外匯小學堂- 中國信託

確認離開返回上頁

請問您是否推薦這篇文章?

延伸內容

上述的比較非常清楚 讓我這個入門者一目瞭然 但我還有兩個想請教的問題是 那匯票的支付成本比起上述來四項是如何呢 另外,我目前要出國留學 我應該以哪種方法將我帳戶的錢最大化的匯往國外呢 我目前的作法是在玉山銀行開了個外幣帳戶 然後趁最近匯率還不高時小筆的將台幣轉到我的外幣戶頭 然後到國外開好戶頭後時在上網銀將外幣帳戶的錢轉到我外國的帳戶 請問這樣是最省的方式嗎? 感謝回覆 不同銀行外幣轉帳的手續費,(各家不同僅供參考) 轉出銀行費用: 手續費:該外幣之台幣價值萬分之5 電匯費:NT$220 元 轉入銀行費用: 手續費:NT$330元 手續麻煩及昂貴。

实用的。。我又来学习下

上述的比較非常清楚 讓我這個入門者一目瞭然 但我還有兩個想請教的問題是 那匯票的支付成本比起上述來四項是如何呢 另外,我目前要出國留學 我應該以哪種方法將我帳戶的錢最大化的匯往國外呢 我目前的作法是在玉山銀行開了個外幣帳戶 然後趁最近匯率還不高時小筆的將台幣轉到我的外幣戶頭 然後到國外開好戶頭後時在上網銀將外幣帳戶的錢轉到我外國的帳戶 請問這樣是最省的方式嗎? 感謝回覆

蠻實用的資訊耶~~

這樣看起來,如果我是要去美國的話,用旅支就匯率比較好囉!但是始用上會不會有啥限制啊?

聽說 用JCB 在國外刷卡是不 收手續費1%的, 是真的嗎? 最好還是詢問一下你所要使用的信用卡發卡銀行 因為我最近剛好要出國....打電話到其他家發卡銀行詢問 並不是所有的JCB卡都不收手續費1%

聽說 用JCB 在國外刷卡是不 收手續費1%的, 是真的嗎? 沒錯 保險的方式 出國前再次打電話向發卡銀行 確認所有收費費率

聽說 用JCB 在國外刷卡是不 收手續費1%的, 是真的嗎?

另外像AE請教, 他們標榜他們的信用卡全球提現只收1%, 我聽著一次又一次的語音才轉到服務人員, 問她除了手續費1%之外, 還有沒有匯差? 她竟然不知道什麼叫做匯差, 說只收1%啦.... 不知道有沒有人用過AE卡在國外提現, 有沒有算過實際匯差和手續費, 我知道刷卡需要等之後真的請款時再以當時的匯率換算, 所以如果台幣一時狂貶, 又急著出國, 可以少換些美金, 以刷卡來拖延換算日, 看台幣能不能回升 8-) ATM誇國提款是以提款日的匯率做結算,怎麼會有匯差。 另外信用卡雖然額外支的成本較低,但是相對風險卻較高, 一如Lilychang所說,因為你不知道請款日的匯率會是多少, 所以刷卡是可能會讓你賺錢也可能賠錢的支付工具。

經過我向中華銀行請教, 用提款卡在國外提現, 他們的手續費為 70元+美金金額*匯率(換成台幣)*1.8% 1%手續費+匯差0.8%=1.8% 以300USD, 和今天的即期買進匯率換算後, 總手續費約為2.42%, 和Wranger說的差不多. 另外像AE請教, 他們標榜他們的信用卡全球提現只收1%, 我聽著一次又一次的語音才轉到服務人員, 問她除了手續費1%之外, 還有沒有匯差? 她竟然不知道什麼叫做匯差, 說只收1%啦.... 不知道有沒有人用過AE卡在國外提現, 有沒有算過實際匯差和手續費, 我知道刷卡需要等之後真的請款時再以當時的匯率換算, 所以如果台幣一時狂貶, 又急著出國, 可以少換些美金, 以刷卡來拖延換算日, 看台幣能不能回升 8-)

這裡信用卡的0~1%有點太低 visa/master都是直接收1%的手續費,以補償匯差 台灣的發卡銀行,再收0~1%的手續費 所以加起來,其實是1~2%的手續費 AE又不同,至少2% 不同國家的銀行的規定又稍有不同 如果你在美國開戶,使用美國發的信用卡/提款卡,排名順序又不太一樣了 依我的經驗,美國的使用者,出國換匯時,排名如下: ATM提款卡>信用卡>旅行支票>現金 最好的反而是ATM卡: 0.1%~ x(不同銀行差很多) 信用卡: 2~3% 旅支 (1~3%) 現金 (匯率非常差,還有手續費)

補充一下: 信用卡刷卡, 跨國領現, 及購買外幣現鈔, 三者的清算匯率都不同. 只有購買現鈔時可立即得知匯率, 其餘則扣除國際組織及發卡銀行收取之手續費後, 才能算出實際匯率.

寫的非常詳細而且清楚 據我個人經驗還真沒注意是否出國時刷信用卡被額外支付一筆費用 以後我就會在簽名之前注意一下 謝謝

各種支付工具的成本分析十分透徹,但還牽涉到匯率的變動,我喜歡用現金或信用卡支付,現金部份在匯率相對低的時候買進備用,儘量到銀行買才不會拿到假鈔。

標題所提到的各項支付工具各有其成本﹐首先讓我們先了解美元現鈔的成本﹐再以美元現鈔的成本做為其他支付工具的比較標準。 一般在台灣的銀行裡買賣美元有兩種價格:一種是買賣現鈔的價格,一種是買賣非現鈔(旅行支票、匯款、存款等等)也就是所謂「即期」的價格;通常前者的買賣差價要比後者高得多,舉例來說:如果某月某日的「即期」買進掛牌價格為33.45的話,則賣出價格就會是 33.55,買賣差價為一角﹐而中價則為兩者的平均值﹕33.5﹐匯差為賣出價格與中價之比﹕33.55/33.5=1.00149﹐也就是你額外付了0.149%以換取等值的非現鈔美元(旅行支票、匯款、存款等等);但同一時間,現鈔的買進掛牌價格就會訂在33.0,而賣出價格就會訂在 34.0,買賣差價為一元,匯差為﹕34/33.5=1.0149﹐也就是你額外付了1.49%以換取等值的美元現鈔﹐代價是非現鈔美元的10倍﹐所以你每購買1000美元現鈔就會比購買1000美元旅行支票(以下簡稱旅支)要多支出新台幣450元(=34x1000-33.55x1000)。 再談以提款卡在國外提款的成本﹐台灣的銀行的說法是﹕每提款一次﹐會從你的戶頭扣除以提款當天的匯率換算後的台幣金額外加1%做為國際網路費及一筆固定費用約75元台幣(會隨台幣匯率變動)﹔照銀行的說法﹐如果你在國外提領了300美元(是很多國外提款機的上限)﹐你的戶頭應支付(300x33.5)x1.01+75=10225.5元台幣﹐其中你的成本支出是﹕75/(300x335)+1=1.75%﹐但根據我無數次提款的實際經驗﹐每次換算回來的結果都在2.2~2.9%﹐之間從來不曾低過2.2%﹔如果你一次提領低於300美元則成本更為可觀﹔比如說只提領100美元﹐則你的成本支出高達7%。 信用卡﹕除非賣方額外收取“刷卡費”﹐以信用卡支付是最划算的﹐因為匯差為零到3.05%(依發卡銀行的規定)﹔不過在落後的國家或地區或低金額消費時﹐信用卡就派不上用場﹔還要小心某些消費場所﹐歐美也有﹐會“刷卡費(有高達12.5%者)”加在你的消費額上一起刷而不事先告訴你﹐遇到這種情況的對付之道就是拒絕簽字﹐並改付現﹔他若沒辦法刷退不必理會﹐因為一來沒有不能刷退的道理﹑二來他沒事先告知是咎由自取﹐只要你不簽字他就沒辦法向銀行請款﹐也就扣不到你戶頭內的錢﹔萬一他矇混請款成功﹐你只要向發卡銀行聲請調出簽單﹐上面沒有你的簽字就可退款回你的戶頭。所以只要無刷卡費﹐我都儘量使用刷卡支付。 旅支﹕如上所述﹐在購買旅支時已經支付了0.149%的成本﹐但在兌現的時候兌換點(銀行及兌換店)會收取至少0.75%(大陸的中國銀行)的手續費﹐最普遍的是兌換金額的2%-3%﹐所以搜集目的地的旅支兌換手續費資訊很重要﹐在前往低手續費的地區時不妨多使用旅支會比美元現鈔或提款划算。有些兌換點雖不另計手續費(如美國運通所吹噓的)﹐但匯率比美元現鈔來得低﹐這時你可以自行換算一下隱含的手續費﹕(現鈔兌換率-旅支兌換率)/現鈔兌換率﹔舉例來說﹕如果某國的現鈔兌換率=100, 旅支兌換率=98, 則隱含的手續費=(100-98)/100=0.02=2%. 有些兌換點是在某兌換金額以內收取固定的手續費.....我還曾遇過以支票張數計收手續費﹐例如﹕兩張50美元的旅支手續費是一張100元旅支手續費的兩倍﹗﹗ 綜上所述﹐各項支付工具的成本由高至低排序如下﹕ 信用卡﹕0~3.05% 美元現鈔﹕1.64%(1.49%+0.149%) 旅支﹕0.9%(0.75%+0.149%)~3.15%(3%+0.149%) 提款卡﹕>2.2% 美元現鈔的成本看似比旅支的平均值低﹐但它的風險最高﹐所以該如何搭配運用﹐或許各位心裡有了些概念。 接下來我想在各地區的討論區設立一個主題﹐由大家提供並隨時更新世界各城市可以最低手續費兌現旅支的兌換點﹐這樣大家在出國前可以比較精確的計算應該攜帶的旅支比例並在抵達該地之後直接前往該兌換點兌換或至少有個參考數字。 註:各發卡銀行的 "外幣消費結算手續費" 請參考: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viewtopic.php?t=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