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難怪美國從始至終不讓民眾戴口罩,福奇終於說出真相果然不

發布時間: 2020-06-22
推薦指數: 3.010人已投票

您即將離開本站,並前往難怪美國從始至終不讓民眾戴口罩,福奇終於說出真相果然不 ...

確認離開返回上頁

請問您是否推薦這篇文章?

延伸內容

好棒棒,有口罩就會變超人,醫護人員都去吃土嗎??給你一個口罩送你去疫區表現。 WHO有說不用去搶口罩,應該去準備.....。(保留,我自己先去買)

帶口罩能阻止傳播, 而護目鏡主要是保護自己. 香港有醫生建議沒近視者配帶平光眼鏡 (沒度數), 不需用到醫療級別的. 說到底, 每個人的 "盡力而為" 是有程度上的分別. 有些人覺得帶口罩就夠了, 有些人加護眼鏡更安心. 有人質疑沒用 也不用跟他多說了 那是看風險等級 如果今天要搭飛機 我一定全身防護衣護目鏡口罩手套全戴 當初要衝日本真的這樣打算 那日常走在路上戴個口罩有很難嗎? 坐飛機身處密閉空間 跟走在路上風險等級有一樣嗎? 要是沒口罩的人一直在你旁邊咳嗽...難道不會怕? 有戴是不是好一點

每次聽/看到要戴口罩的說法時, 我心裏浮現的疑問是:為什麼不同時說也需要戴護目鏡呢? 帶口罩能阻止傳播, 而護目鏡主要是保護自己. 香港有醫生建議沒近視者配帶平光眼鏡 (沒度數), 不需用到醫療級別的. 說到底, 每個人的 "盡力而為" 是有程度上的分別. 有些人覺得帶口罩就夠了, 有些人加護眼鏡更安心.

每次聽/看到要戴口罩的說法時, 我心裏浮現的疑問是:為什麼不同時說也需要戴護目鏡呢?

警覺性高不高,我不清楚要如何界定?要從頭包到腳嗎?要四處張望時時刻刻注意旁邊的人會不會是帶原者? 我只清楚,作好個人衛生習慣,到人多或大眾運輸場所等要戴口罩 我認為我的警覺性如此就夠了。 別人如何做,我尊重,那是個人選擇,又有何不可? 最重要的是,在防疫之前提下,儘量讓生 活能正常一點。 是 我所說的一直都是大部分人 我沒有只針對您的防疫措施說您警覺性不夠或沒警覺性啊 我所看到的 走在台北街頭就是一堆人9成以上帶著 不管是不是在室內 排口罩總是大排長龍 我相信非台北新北的縣市應該都沒這麼怕的 因為太多確診數跟炸彈了 深怕路人就是違反居家檢疫或自主管理啪啪造的 也太多人違反規定 搞得更緊張 我沒有要批評嘉義做得不好 我用詞不當 請見諒 確診人數不同 等級不同 該做的當然也不同 請大大了解 別太敏感

我在嘉義縣市,我日常生活不戴口罩,出去買東西、吃飯也很少人戴口罩,即使學校,也沒有很多人戴口罩 這就差很多了 要說台北人過度緊張也好 要說你們有警覺性也好 除了吃飯 在戶外 賣場買東西 路上行人 在學校 補習班沒口罩沒量體溫 不能進入 不會讓你在學校上課 學校老師還規定要戴5個口罩 避免臨時沒口罩用 那您要怎麼說 學校太神經嗎? 那我要更正 不是沒有警覺性 是還很低 很安逸 如果出現100個確診後 狀況應該會有所改變 我有嘉義人的朋友 他就是這樣跟我說 反正沒確診 不用怕啦 警覺性高不高,我不清楚要如何界定?要從頭包到腳嗎?要四處張望時時刻刻注意旁邊的人會不會是帶原者? 我只清楚,作好個人衛生習慣,到人多或大眾運輸場所等要戴口罩 我認為我的警覺性如此就夠了。 別人如何做,我尊重,那是個人選擇,又有何不可? 最重要的是,在防疫之前提下,儘量讓生 活能正常一點。

所以你是否應該好好想一想,你看到報導中其他國家的狀況,說實在的與台灣民眾何干?拿這些以管窺天的片面報導來指責別人做得如何不好,跟台灣自己做得好是沒有關係的. 我不清楚你的邏輯,新聞報導其他國家的狀況及世界局勢,怎會說與台灣人民何干?難道我們沒有知的權利嗎?以偏概全式的評論是媒體容易犯的毛病。如果加上政治的影響更是明顯,世界各國對於大陸的情形何嘗不是如此?以管窺天是顯示評論者知識見解的侷限性與不足,但是偏見甚至惡意的操作就不是如此了,如corona virus- Chinese virus。如果你對台灣媒體對於歐美國家防疫的評論與建議視為指責(當然會有批評否定的成分,否則怎算是評論),我認為有過分解讀了。評論與建議,沒有什麼不對,說是"強加價值在他人身上"是有很大的距離跟不同。 沒有認不認同的問題,我個人不認同台灣政府的做法,但我法,所以從在松山下飛機開始到回家,乖乖戴上口罩,回到家5天內我也就出了一趟門,戴著口罩1個多小時吧,剩下我,完全沒意願出門,我不喜歡那樣的氛圍,幸好我有不出門的選項,要處理的事情絕大多數也可以透過網路解決,但總的來說,我個人並不喜歡這樣全民皆兵的感覺,不過沒得唉,在回台灣之前早就做好心理準備了,倒是我家孩子,雖然出門前不停心理教育,她還是對台北的景象感到震驚. 請接受別的國家採取不同於台灣的防疫方式,"封城"一說太過於簡略,我個人不會把stay at home當作封城,人總要吃,需要出門去透透氣,就像台灣宣導人民戴口罩一樣,你不戴不會被抓去關,但你會被其他人的眼光審判,歐美你不stay at home也沒人可以把你抓起來,但是不保持social distancing,大家不自由的時間就會更拉長,這沒辦法,也許這是人類遲早要面對的宿命吧. 你一直強調"請接受別的國家採取不同於台灣的防疫方式",我們有能力或權利去干預嗎?我們有因此撻伐詛咒他們?請平常心看待一件事,不要將評論或建議視為指責之類,建議評論當然會有批評否定的成分,當然得看個人態度,正面或負面看待,就決定未來的發展與後果。

這假的吧?WHO的新聞稿官網可查。 雖然不太了解從飛沫傳染變空氣傳染的條件,但沒有從可靠來源看到飛沫傳染。 台灣一再宣導比較需要注意的是接觸傳染,病毒會在物體表面活相當長的時間,所以大家都儘量隨身帶酒精或乾手洗,摸到東西就清潔,到有水的地方就徹底洗乾淨。 就算是空氣傳染也不會懸浮在空氣中太久,沒有人人要戴口罩的必要。現在是辦公室重整動線,人保持兩公尺距離最少一公尺。條件不足時只好妥協,明明需要兩公尺,但是限於空間,只好接受一公尺。 當然是假的, 可是假的很真啊. 多傳幾次就會有人相信是真的. 下面連結是所謂的WHO breaking news原文 https://www.cnbc.com/2020/03/16/who-considers-airborne-precautions-for-medical-staff-after-study-shows-coronavirus-can-survive-in-air.html 這段是加油添醋的, 世卫组织刚刚修改规则:covid-19 is confirmed as airborne and remain 8 hrs in air! So everyone is required to wear mask everywhere!! BREAKING NEWS: Coronavirus - confirmed to be airborne!!! Copper, Steel - 2 hours Paper, Plastic - 3-4 hours Air - 8 hours or more depending on conditions.

我不是說空蕩蕩的影片. 你上youtube上撈, 紐約, 巴黎...路上空蕩蕩的影片可多了. 我好奇的是:五六個警察把沒有列印出門文件隨身攜帶的人壓制在路上的影片很多啊. 對啊. 我最近也是每天早上揉麵做麵品, 蔥油餅, 早餐蛋餅, 紅豆餅, 甜燒餅..各種東西看起來不難的都試試看啊. 難得輕鬆嘛. youtube上面那麼多教做菜的影片, 趁機練功. 免得總是說的一口好菜沒有實務經驗. 空曠無人的照片應該是會少了. 前兩天州長說了, 叫你們待在家裡別出來, 你們都不遵守, 我不會派警察, 希望你們自己有社會壓力, 別出來讓情況變得更糟... 然後就關州立公園, 海灘了.. 影片不是youtube公開的,是朋友給的私人連結,逮人是空蕩蕩影片中的片段,看起來影片是連續的,沒有剪接的痕跡。 不是說可以遛狗、散步?朋友們散步的地方是自家騎車、開車沒多遠的無名的地方,沒有遊客,空蕩蕩的地方活動一下筋骨有益健康吧。

我並不認同你所謂"沒有警覺性"之說 我說過,在某些特定場所,還是很多人戴口罩,比如高鐵站等大眾公共運輸幾乎人口一罩(似乎100%),我們還是勤洗手...,到一些餐廳吃飯還是會量體溫...,沒問題才能進入。即使學校,學生上課也是部分人戴口罩,但是一定會打開門窗讓空氣流通...,言談之中,其實大家都有防疫的概念及措施,當然免不了有部分人過份樂觀或悲觀。北部大眾運輸使用率高且頻繁而又人口密集,因此感覺戴口罩的機會及時間相對高且長,這是可以理解。如果就此說,我們警覺性低這是錯誤的解讀。 我在嘉義縣市,我日常生活不戴口罩,出去買東西、吃飯也很少人戴口罩,即使學校,也沒有很多人戴口罩 這就差很多了 要說台北人過度緊張也好 要說你們有警覺性也好 除了吃飯 在戶外 賣場買東西 路上行人 在學校 補習班沒口罩沒量體溫 不能進入 不會讓你在學校上課 學校老師還規定要戴5個口罩 避免臨時沒口罩用 那您要怎麼說 學校太神經嗎? 那我要更正 不是沒有警覺性 是還很低 很安逸 如果出現100個確診後 狀況應該會有所改變 我有嘉義人的朋友 他就是這樣跟我說 反正沒確診 不用怕啦

不是網路流傳,是我法國朋友給的,只要目的是秀空曠漂亮的街景,有人被逮只是小插曲。巴黎里昂安西街頭空蕩蕩的讓人有誤會法國也開始義大利午休時間的錯覺。 加州的朋友待在家裡的時間長了、又不願意上餐館,很多人手藝大進步,芝麻燒餅、粽子、各種義大利、德國麵包、...都做得得心應手,小群組裡上傳成品照片,大家極力讚賞。這些人平時那些東西現成的買買,哪會自己去做?也有去空曠無人風景優美地方拍的照片。在美國閉關還是比在人口擁擠的地方閉關舒適多了。 我不是說空蕩蕩的影片. 你上youtube上撈, 紐約, 巴黎...路上空蕩蕩的影片可多了. 我好奇的是:五六個警察把沒有列印出門文件隨身攜帶的人壓制在路上的影片很多啊. 對啊. 我最近也是每天早上揉麵做麵品, 蔥油餅, 早餐蛋餅, 紅豆餅, 甜燒餅..各種東西看起來不難的都試試看啊. 難得輕鬆嘛. youtube上面那麼多教做菜的影片, 趁機練功. 免得總是說的一口好菜沒有實務經驗. 空曠無人的照片應該是會少了. 前兩天州長說了, 叫你們待在家裡別出來, 你們都不遵守, 我不會派警察, 希望你們自己有社會壓力, 別出來讓情況變得更糟... 然後就關州立公園, 海灘了..

照我今天看到的一個breaking news, WHO已經宣布因為這個病毒是空氣傳播, 所以大家通通要戴口罩. 新聞的時間是3/16. 真不知道該信哪個. 這假的吧?WHO的新聞稿官網可查。 雖然不太了解從飛沫傳染變空氣傳染的條件,但沒有從可靠來源看到飛沫傳染。 台灣一再宣導比較需要注意的是接觸傳染,病毒會在物體表面活相當長的時間,所以大家都儘量隨身帶酒精或乾手洗,摸到東西就清潔,到有水的地方就徹底洗乾淨。 就算是空氣傳染也不會懸浮在空氣中太久,沒有人人要戴口罩的必要。現在是辦公室重整動線,人保持兩公尺距離最少一公尺。條件不足時只好妥協,明明需要兩公尺,但是限於空間,只好接受一公尺,既然距離不足,口罩也多少有補強作用。

你確信你看到的巴黎影片是這一次的. 不是一年前黃背心示威Mouvement des gilets jaunes的片段? 現在網路上很多"張冠李戴"的影片. 我幾乎是一天要破解一個. 有心人把西班牙的影片故意移植到紐約市的某個醫 不是網路流傳,是我法國朋友給的,主要目的是秀空曠漂亮的街景,有人被逮只是小插曲。巴黎里昂安西街頭空蕩蕩的讓人有誤會法國也開始義大利午休時間的錯覺。 加州的朋友待在家裡的時間長了、又不願意上餐館,很多人手藝大進步,芝麻燒餅、粽子、各種義大利、德國麵包、...都做得得心應手,小群組裡上傳成品照片,大家極力讚賞。這些人平時那些東西現成的買買,哪會自己去做?也有去空曠無人風景優美地方拍的照片。在美國閉關還是比在人口擁擠的地方閉關舒適多了。

新加坡不用口罩,績效也還不錯;所以口罩也未必是決定性的法寶... 如果戴了很心安就戴吧

法國在歐洲吧?五六個警察把沒有列印出門文件隨身的人壓制在路上的影片很多啊。 你確信你看到的巴黎影片是這一次的. 不是一年前黃背心示威Mouvement des gilets jaunes的片段? 現在網路上很多"張冠李戴"的影片. 我幾乎是一天要破解一個. 有心人把西班牙的影片故意移植到紐約市的某個醫院. 或是把一個假的血淋淋的畫面說是一對中國男女因為戴口罩在巴黎街上被砍, 躺在血泊中卻沒有人向前救, 旁邊站了一堆人就讓他們奄奄一息... 照我今天看到的一個breaking news, WHO已經宣布因為這個病毒是空氣傳播, 所以大家通通要戴口罩. 新聞的時間是3/16. 真不知道該信哪個.

歐美你不stay at home也沒人可以把你抓起來, 法國在歐洲吧?五六個警察把沒有列印出門文件隨身攜帶的人壓制在路上的影片很多啊。 安大略省關閉非必要商業活動,全加拿大才2000人感染而已,就採取這麼激烈的手段了。可見主事者還是很害怕指數成長,取對數畫直線的斜率太陡。 我在台灣只有搭電梯的時候戴口罩,其他就是避免人潮,進出建築物都要量體溫;正常上班,沒感受到多少差異。外國人對台灣誇大的新聞報導比較無法適應,我們本地人只擷取有用的資訊,沒有什麼情緒反應。 至於搶購物資,新聞上世界各國都有,說到底不就是台灣新聞的誇張而已嗎?我們都知道大賣場貨架被掃光時,便利商店、屈臣氏、寶雅、傳統市場...都還有一大堆滿到外面廊下,而且隔天一早大賣場又都補滿,根本不會買不到,個人懷疑那些人去搶購只是為了趕潮流的樂趣而不是缺乏。紐約倒是有朋友親身有缺物資的恐慌,小朋友過生日想要戚風蛋糕,媽媽為了蛋缺貨捨不得一下打八顆蛋,說服小朋友做只要一顆蛋的布朗尼。美國蛋場那麼多,雞蛋多得是,應該是配送問題而已,台灣還真沒有任何食品供貨不及的狀況。 口罩在台北那種大都市功用比空曠的地方大不相同。大部分地方沒辦法宣導戴口罩的原因之一是無法供應,地廣人稀不需要也是重要原因。 非洲烏干達防疫做得很好,不停地消毒消毒,有辦法的人也努力找到口罩戴;可見口罩不是萬能,但也不是一無用處。 既然覺得加拿大那麼安全舒適,何必為了區區小小口罩氣急敗壞?

记得几周前,有看到某新闻,说今年一月份及以前,台湾之流感病例,和往年没有不同!然而,二月份的流感病例(或病人),却减少了百分之五十或六十。而且,在前两周前的疫情中心记者会上,好像有记者问陈时中指挥官,说往年冬季往往爆棚的各民间诊所,现在减少很了多病患及生意,所以是否是可允许其增加看病收费?或是在行政院之追加预算中予以考虑疫情之补贴? 記者沒知識,不代表民眾也是和記者一樣。 健保的給付,是點數制的 大家平均上醫院就醫的人少了,醫院平均分到的看診費是一樣多的。 因為錢就是同一池分出來的。

沒有菜吃,為什麼不吃肉呢。 好奇怪哦。

我覺得很多時候媒體的報導跟用詞影響民眾心態很大。(台灣電視新聞報導的語調都提高八度好像天要掉下來了⋯⋯天還沒掉下來之前民眾就先嚇死或緊張死了⋯⋯) 我們這邊強調得Covid-19大部分人都會好,不用太緊張,很多像流感一樣靠自己免疫力就會恢復,但是老人或身體有特別狀況的人會很嚴重,政府官員墾請大家為家人(大家家裡都有長輩)著想,儘量配合待在家裡。 倒是沒有感覺得病的人就是傳播罪人那樣,不過有些貪玩明明疫情擴散還跑去玩帶入的就比較讓人疙瘩了。。。。我們這邊滑雪場疫情多,一星期前的週末還有很多軍人及眷屬跑去滑雪,軍營現在五百多人在觀察,也已經有確診病例出來,我上星期去過軍營裡的超市買菜,現在輕咳幾天了,不知道有沒有牽連。。。。。不過去測的人大部分都是一般感冒或流感,我想可能不會中樂透吧。也許是去幫忙消毒學校的時候,吸入濃度較高的漂白水。 所以我覺得正確的資訊與穩定民心是很重要的. 人性本就很脆弱,當你看到一堆很恐慌的報導或是到處搶購的新聞,即使家裡物資還很充足,也會不自禁的害怕起來,不是嗎? 妳看美國新聞對那些被傳染的人有疙瘩,那妳一定沒試過連續幾個小時看台灣的電視新聞報導,那種獵巫的報導方式,竟然還可以讓台灣撐到這幾天才要關機場,早在一兩個禮拜之前就應該關了,"轉機"這個點直接掐死國籍航空了,很可憐啊.

從經驗中學習也是學習的一部份,最重要的是態度,態度決定一切。 所以你是否應該好好想一想,你看到報導中其他國家的狀況,說實在的與台灣民眾何干?拿這些以管窺天的片面報導來指責別人做得如何不好,跟台灣自己做得好是沒有關係的. 沒有認不認同的問題,我個人不認同台灣政府的做法,但我沒辦法,所以從在松山下飛機開始到回家,乖乖戴上口罩,回到家5天內我也就出了一趟門,戴著口罩1個多小時吧,剩下我完全沒意願出門,我不喜歡那樣的氛圍,幸好我有不出門的選項,要處理的事情絕大多數也可以透過網路解決,但總的來說,我個人並不喜歡這樣全民皆兵的感覺,不過沒得唉,在回台灣之前早就做好心理準備了,倒是我家孩子,雖然出門前不停心理教育,她還是對台北的景象感到震驚. 請接受別的國家採取不同於台灣的防疫方式,"封城"一說太過於簡略,我個人不會把stay at home當作封城,人總要吃,需要出門去透透氣,就像台灣宣導人民戴口罩一樣,你不戴不會被抓去關,但你會被其他人的眼光審判,歐美你不stay at home也沒人可以把你抓起來,但是不保持social distancing,大家不自由的時間就會更拉長,這沒辦法,也許這是人類遲早要面對的宿命吧.

see,你也說台灣的新聞媒體誇大不實了,可台灣的民眾天天看著這些你口中誇大不實的報導,台灣的狀況尚且如此,用台灣媒體的角度看"國外"就更嚴重了,你聽那些台灣媒體報的,不會覺得美國,義大利全國都是virus了?可事實是這樣嗎? 我之前有否認"台灣的新聞媒體誇大不實"之類的言詞嗎?我只覺得美國、義大利疫情很嚴峻,更不會認為這兩個國家全國都是病毒(你應該指的是新冠病毒)之類毫無常識的說法。如果不嚴峻,他們不會採取跟大陸類似的封城嚴厲措施,不是嗎?我很討厭台灣媒體嗜血性格 ,24小時洗腦式的報導,每天看個10分鐘新聞就夠了,如果再看,就是浪費時間。 我在台北市幾天,不誇張,就是出門要戴口罩,所以同樣在台灣的人,在台北市跟嘉義的做法都不一樣了,要把亞洲這套防疫的方法硬套在"其他國家"上,然後去質疑別人輕忽而導致疫情嚴重,不是很不公平的事嗎? 我想你應該也認同戴口罩是有助於防疫措施的一部分吧!?否則你在台北這幾天根本無需戴口罩出門。即使台北嘉義不同,是我們對於戴口罩的時機認知不同 ,不是否認戴口罩的措施。再則,應該沒人要將這套方法(你指的應該是戴口罩措施?)硬套在其他國家上,因為台灣政府也沒強迫我們戴口罩,反而宣導戴口罩的時機。不過,從最近報導,歐美國家了解戴口罩有助於減少疫情的傳播擴散,反過頭來看,當初這樣的質疑與建議不是沒根據或毫無道理。 人們看到與自己經驗不符的事可以判斷報導不正確,但卻沒有辦法用同樣一套觀點來看待自己不熟悉的東西,因為無從比較起,當媒體成為人們唯一的資訊來源時,媒體的觀點就會成為閱聽人的觀點,這是媒體強大的地方,就像你看到那個全副武裝"回國"的人覺得可笑一樣,看到不同source報導台灣的狀況,也許有人真覺得台灣很可怕,可怕的不是COVID-19,而是那種氛圍讓人感到可怕. 從經驗中學習也是學習的一部份,最重要的是態度,態度決定一切。

台灣在那些"境外移入"case之前就那麼緊張了,不然哪需要搞口罩購買制度..... 所以我說了,各自選擇讓自己舒服的環境生活,沒必要去說服或是指責別人,自己把自己顧好就很不錯了. "境外移入"是個有毒的解釋法,就因為都撇鍋給境外移入,很容易讓人覺得那就把人都關在外面不就好了?不要讓外面有毒的人進去傳染......,這樣的確很可悲,因為病毒不長眼啊,不幸得病的人被當成痲瘋病病人一樣對待,說的一副他們是活該得病一樣,這種想法真的是有毒..... 我覺得很多時候媒體的報導跟用詞影響民眾心態很大。(台灣電視新聞報導的語調都提高八度好像天要掉下來了⋯⋯天還沒掉下來之前民眾就先嚇死或緊張死了⋯⋯) 我們這邊強調得Covid-19大部分人都會好,不用太緊張,很多像流感一樣靠自己免疫力就會恢復,但是老人或身體有特別狀況的人會很嚴重,政府官員墾請大家為家人(大家家裡都有長輩)著想,儘量配合待在家裡。 倒是沒有感覺得病的人就是傳播罪人那樣,不過有些貪玩明明疫情擴散還跑去玩帶入的就比較讓人疙瘩了。。。。我們這邊滑雪場疫情多,一星期前的週末還有很多軍人及眷屬跑去滑雪,軍營現在五百多人在觀察,也已經有確診病例出來,我上星期去過軍營裡的超市買菜,現在輕咳幾天了,不知道有沒有牽連。。。。。不過去測的人大部分都是一般感冒或流感,我想可能不會中樂透吧。也許是去幫忙消毒學校的時候,吸入濃度較高的漂白水。

或許他們都不看外國新聞吧... 意大利每天有過千確診, 死亡人數幾百, 現在死亡率是 9%, 為他們感到難過. 看到意大利的狀況, 應該沒可能繼續佛系抗疫吧. 我們這邊都是義大利跟歐洲疫情新聞,因為很多是去那邊旅遊或遊客帶進來的。我們州剛開始的疫情也是遊客去義大利滑雪又到我們這邊滑雪帶過來的。 所經的機場,旅館跟滑雪場就疫情嚴重。 但是每個州就像一個國家一樣,州長就像總理或諸侯王一樣,他要怎麼做就怎麼做。你看到美國紐約州疫情那麼嚴重,因為測試的人很多,最嚴重的紐約市那邊搭乘大眾交通工具的人多,人口密集。。。。當初紐約市長要州長下令像加州灣區一樣下令叫大眾留在家裡,非主要的商業暫停,紐約州長就不肯,前幾天還在不肯,現在一發不可收拾了,昨天開記者會還在不肯認錯列。。。。。原來是加州有錢但紐約州沒錢防疫。紐約州在等聯邦資源跟協助,現在外面協助來了,也可75%不用州政府付錢,另外25%也免除不用州政府付錢,但紐約疫情就變嚴重了⋯⋯ 但我想大部分的網友看到的新聞可能都針對美國總統怎樣怎樣,害美國變這樣。 其他有些只有少數Covid-19確診病的州,我不知道他們情況,因為美國太大了,沒那麼多時間一州一州去看當地新聞媒體跟看當地下了什麼法令。(當地新聞都要去看當地新聞媒體才會看得到當地情況......) 現在的媒體也蠻懶的, 很多新聞都是拿容易取得的,或社交網站誰誰說了什麼又評論了什麼就當成一則新聞,以前的新聞報導都要記者親自採訪的一手報導,消息可信度較高。現在媒體上很多報導都copy來的234手報導引述你說我說他說.....很多是被扭曲的新聞甚至是捏造的假新聞。或者報導偏食,一直在強調嚴重的那邊,沒有整體平衡報導整個情況。 聰明的人就自己判斷了⋯⋯

可是我出家門也看不到什麼人耶. 戴口罩會不會太浪費了. 也只有去超市會遇到人了. 不過已經買了一個月份的食物(包括罐頭乾糧). 不出去也是沒關係. 只是每天看山看得很膩.....再漂亮的美景天天看也會看到煩. 我想我們州長可能不知道台灣最近爆增很多境外移入. 台灣在那些"境外移入"case之前就那麼緊張了,不然哪需要搞口罩購買制度..... 所以我說了,各自選擇讓自己舒服的環境生活,沒必要去說服或是指責別人,自己把自己顧好就很不錯了. "境外移入"是個有毒的解釋法,就因為都撇鍋給境外移入,很容易讓人覺得那就把人都關在外面不就好了?不要讓外面有毒的人進去傳染......,這樣的確很可悲,因為病毒不長眼啊,不幸得病的人被當成痲瘋病病人一樣對待,說的一副他們是活該得病一樣,這種想法真的是有毒.....

你應該是從新聞媒體得到的訊息(誇大不實)就像這幾天的搶購報導一樣,或許你是從所謂的口罩搶購,得到的推論。 台灣實際情況不是如此 至少我接觸的情況,絕對不是如此 。我在嘉義縣市,我日常生活不戴口罩,出去買東西、吃飯也很少人戴口罩,即使學校,也沒有很多人戴口罩,但會打開門窗讓通風良好,但人多通風不良處(如量販店)、搭車會戴口罩。反而從報導,看到回國的人全副武裝,不禁會心一笑,到底是台灣可怕還是…? see,你也說台灣的新聞媒體誇大不實了,可台灣的民眾天天看著這些你口中誇大不實的報導,台灣的狀況尚且如此,用台灣媒體的角度看"國外"就更嚴重了,你聽那些台灣媒體報的,不會覺得美國,義大利全國都是virus了?可事實是這樣嗎? 我在台北市幾天,不誇張,就是出門要戴口罩,所以同樣在台灣的人,在台北市跟嘉義的做法都不一樣了,要把亞洲這套防疫的方法硬套在"其他國家"上,然後去質疑別人輕忽而導致疫情嚴重,不是很不公平的事嗎? 人們看到與自己經驗不符的事可以判斷報導不正確,但卻沒有辦法用同樣一套觀點來看待自己不熟悉的東西,因為無從比較起,當媒體成為人們唯一的資訊來源時,媒體的觀點就會成為閱聽人的觀點,這是媒體強大的地方,就像你看到那個全副武裝"回國"的人覺得可笑一樣,看到不同source報導台灣的狀況,也許有人真覺得台灣很可怕,可怕的不是COVID-19,而是那種氛圍讓人感到可怕.

因為 目前嘉義可能還保持0確診.. 所以大家沒有警覺性 而且嘉義沒有捷運 大眾運輸並沒那麼密集 我身處台北 新北兩邊跑 路上行人9成以上都是帶口罩的 大家都要坐捷運 公車 口罩不離身很正常 我並不認同你所謂"沒有警覺性"之說 我說過,在某些特定場所,還是很多人戴口罩,比如高鐵站等大眾公共運輸幾乎人口一罩(似乎100%),我們還是勤洗手...,到一些餐廳吃飯還是會量體溫...,沒問題才能進入。即使學校,學生上課也是部分人戴口罩,但是一定會打開門窗讓空氣流通...,言談之中,其實大家都有防疫的概念及措施,當然免不了有部分人過份樂觀或悲觀。北部大眾運輸使用率高且頻繁而又人口密集,因此感覺戴口罩的機會及時間相對高且長,這是可以理解。如果就此說,我們警覺性低這是錯誤的解讀。

或許他們都不看外國新聞吧... 意大利每天有過千確診, 死亡人數幾百, 現在死亡率是 9%, 為他們感到難過. 看到意大利的狀況, 應該沒可能繼續佛系抗疫吧. 或許時間上有點晚了 這世界不是想像中的互助有愛,互通有無 原本應有所作為的WHO沒發揮任何作用

我一點都不認同,只是討論沒有要罵你 我覺得很bs的是不可能70%的人都免疫 要看身體素質來判斷 只有健康的人才可能成功生成免疫 反之則是直接上天堂 所以英國首相講這話很白癡 他之前還說要拖延確診增加 但卻等到1個多禮拜後才要封學校 超傻眼⋯⋯ 英國人也是白癡 選了一個害英國脫歐的始作俑者之一 看不出他有什麼作為 現在歐美很多人的想法還是一樣 反正我年輕健康我沒事 但幹的是你把病毒傳染給身體不好的人 造成其他人死亡這樣算不算謀殺? 我昨天看美國那邊調查民眾對疫情的反應 結果近7成的人認為政府太小題大作 說真的歐美會那麼嚴重大部分還是人禍比較多 等到自己親人也遠離那些鐵齒的人才會覺得痛吧 或許他們都不看外國新聞吧... 意大利每天有過千確診, 死亡人數幾百, 現在死亡率是 9%, 為他們感到難過. 看到意大利的狀況, 應該沒可能繼續佛系抗疫吧.

你應該是從新聞媒體得到的訊息(誇大不實)就像這幾天的搶購報導一樣,或許你是從所謂的口罩搶購,得到的推論。 台灣實際情況不是如此 至少我接觸的情況,絕對不是如此 。我在嘉義縣市,我日常生活不戴口罩,出去買東西、吃飯也很少人戴口罩,即使學校,也沒有很多人戴口罩,但會打開門窗讓通風良好,但人多通風不良處(如量販店)、搭車會戴口罩。反而從報導,看到回國的人全副武裝,不禁會心一笑,到底是台灣可怕還是…? 因為 目前嘉義可能還保持0確診.. 所以大家沒有警覺性 而且嘉義沒有捷運 大眾運輸並沒那麼密集 我身處台北 新北兩邊跑 路上行人9成以上都是帶口罩的 大家都要坐捷運 公車 口罩不離身很正常

台灣就全民口罩運動,妳只要想成出了妳家門就需要戴上口罩就可以了,當然妳要在家也戴著也是可以,不然穿穿脫脫很麻煩. 在台灣除了出門要記得戴口罩外,還要注意有沒有人"沒有"戴口罩,因為不戴口罩那個人很有可能把病傳染給妳,瞪歸瞪要避遠一點比較安全. 你應該是從新聞媒體得到的訊息(誇大不實)就像這幾天的搶購報導一樣,或許你是從所謂的口罩搶購,得到的推論。 台灣實際情況不是如此 至少我接觸的情況,絕對不是如此 。我在嘉義縣市,我日常生活不戴口罩,出去買東西、吃飯也很少人戴口罩,即使學校,也沒有很多人戴口罩,但會打開門窗讓通風良好,但人多通風不良處(如量販店)、搭車會戴口罩。反而從報導,看到回國的人全副武裝,不禁會心一笑,到底是台灣可怕還是…?

台灣就全民口罩運動,妳只要想成出了妳家門就需要戴上口罩就可以了,當然妳要在家也戴著也是可以,不然穿穿脫脫很麻煩. 在台灣除了出門要記得戴口罩外,還要注意有沒有人"沒有"戴口罩,因為不戴口罩那個人很有可能把病傳染給妳,瞪歸瞪要避遠一點比較安全. 可是我出家門也看不到什麼人耶. 戴口罩會不會太浪費了. 也只有去超市會遇到人了. 不過已經買了一個月份的食物(包括罐頭乾糧). 不出去也是沒關係. 只是每天看山看得很膩.....再漂亮的美景天天看也會看到煩. 我想我們州長可能不知道台灣最近爆增很多境外移入.

幾個州外國觀光客或國際間出入較多的地區嚴重. 還是很多州一點都不嚴重的. 還沒有警覺. 另外幾個州有不少病例. 還不到很嚴重. 看得到未來會更嚴重的.....像我們科羅拉多州州長今天開記者會就說了好幾次要學台灣. 韓國. 的防疫方法. 然後說到聯邦給的口罩連醫療單位一天份都不夠用. 所以還是請把口罩留給醫療機構人員. 民眾盡量都待在家. (我們州今天確診大增至總數591人) 我是不清楚這次台灣是怎麼防疫的. 因為我在關注比較嚴重的地區. 跟我們自己這邊的疫情發展......我們這邊滑雪場相關的地區很慘. 州長下令滑雪場全關了. 這疫情發展跟旅遊地圖很像. 觀光客少的地方就比較沒疫情. 台灣就全民口罩運動,妳只要想成出了妳家門就需要戴上口罩就可以了,當然妳要在家也戴著也是可以,不然穿穿脫脫很麻煩. 在台灣除了出門要記得戴口罩外,還要注意有沒有人"沒有"戴口罩,因為不戴口罩那個人很有可能把病傳染給妳,瞪歸瞪要避遠一點比較安全.

所以美國現在這麼嚴重代表? 防疫有效?還是需要做改變? 幾個州外國觀光客或國際間出入較多的地區嚴重. 還是很多州一點都不嚴重的. 還沒有警覺. 另外幾個州有不少病例. 還不到很嚴重. 看得到未來會更嚴重的.....像我們科羅拉多州州長今天開記者會就說了好幾次要學台灣. 韓國. 的防疫方法. 然後說到聯邦給我們州的口罩連醫療單位一天份都不夠用. 所以還是請把口罩留給醫療機構人員. 民眾盡量都待在家. (我們州今天確診大增至總數591人) 我是不清楚這次台灣是怎麼防疫的. 因為我在關注比較嚴重的地區. 跟我們自己這邊的疫情發展......我們這邊滑雪場相關的地區很慘. 州長下令滑雪場全關了. 這疫情發展跟旅遊地圖很像. 觀光客少的地方就比較沒疫情.

其實我蠻贊同英國首相Boris Johnson的想法,當群體內有70%以上的人有了抵抗力,這個病毒就玩不下去了,因為大家都有了抵抗力,病毒就被大家的抵抗力殺死了,至於沒有抵抗力的,宿主都已經被病毒殺死了,病毒沒了宿主,所以沒多久病毒就跟宿主一起死了。所以最後戰勝病毒。 但我知道我這樣講,一定又有人會罵我。我一點都不認同,只是討論沒有要罵你 我覺得很bs的是不可能70%的人都免疫 要看身體素質來判斷 只有健康的人才可能成功生成免疫 反之則是直接上天堂 所以英國首相講這話很白癡 他之前還說要拖延確診增加 但卻等到1個多禮拜後才要封學校 超傻眼⋯⋯ 英國人也是白癡 選了一個害英國脫歐的始作俑者之一 看不出他有什麼作為 現在歐美很多人的想法還是一樣 反正我年輕健康我沒事 但幹的是你把病毒傳染給身體不好的人 造成其他人死亡這樣算不算謀殺? 我昨天看美國那邊調查民眾對疫情的反應 結果近7成的人認為政府太小題大作 說真的歐美會那麼嚴重大部分還是人禍比較多 等到自己親人也遠離那些鐵齒的人才會覺得痛吧

每個人以最好的常識判斷是否需要戴口罩, 為什麼台灣人要質疑別人為什麼不戴口罩? 戴口罩的人應該是相信口罩可以阻擋病毒, 假設真的達到目的, 口罩已被汙染, 請問戴口罩的人如何保存口罩? 是否重複使用口罩? 真的要保證效果, 那必須每次戴全新的口罩, 取下時要先戴塑膠手套, 以免擴散汙染, 然後立刻拋棄使用過的口罩和手套, 重複使用無法保證安全。 我居住在美國, 住在獨門獨院的房子, 車子停在和房子相連的車庫裡, 外出開車, 最近除了在社區走路運動外, 唯一去的地方是超市, 通常沒有幾位購物者, 大家都盡量躲在家裡, 病毒傳染比較嚴重的地區進行就地避難法, 叫做 shelter in place, 沒必要不外出, 必要外出時和其他人保持6英尺 (約2公尺) 的距離, 沒人反問台灣為什麼不進行就地避難, 台灣的人口密度和生活型態可能嗎? 台灣有另一種傳染病, 叫做 POVID-20, 是由一種病毒 popuvirus 所引起的, 這種病毒在台灣被發現, 如果將之稱為台灣病毒, 對許多沒有得 POVID-20 的台灣人太不公平, 為了不種族歧視, 將 popuvirus 翻譯為民粹病毒, 台灣媒體是傳播民粹病毒最大的媒介, 民粹病毒症 POVID-20 無藥可醫, 只能靠多讀書, 多獨立思考, 才能強化精神免疫力, 慢慢減低民粹病毒的作用, 不受民粹媒體的支配。 任何病毒是全人類的病毒, 只有全體人類一同抗禦才能消除危機, 不要自以為聰明地懷疑別人的努力。 所以美國現在這麼嚴重代表? 防疫有效?還是需要做改變?

原因: 1.普通口罩(surgical mask,SM) 對保護健康的人受病毒感染作用不大(病毒小於400nm)。感染病毒的人或曾與患者接觸的人戴SM可輕微减少(不能杜絕)因咳嗽或噴嚏傳染他人。 2.口罩會防礙呼吸及刺激皮膚(尤其傷害運動人士及已有呼吸病人士)。戴口罩不等同於戴腰帶或手飾(身心害處極少)。每人每刻公眾(不計私人)地方戴口罩等於所有食肆要結業。 3.口罩帶來環境污染。中國內地現每天製造一億口罩,絕大部份供應恐慌的人。 4.現在Covid-19的死亡率大約是0.7%(南韓大約250,000人大規模測試比較有代表性,新加坡死亡率0%)。普通流感死亡率大約0.1%。恐慌程度不成比例。 5.Covid-19(像普通流感)死者絕大多數是老弱及長期病患者。健康人士(尤其非《高危》者)受感染而死亡機會微乎其微(低於0.002)。 6.Covid-19(像普通流感)長期存在的機會極高(或變成季節病,適當天氣濕度重現)。戴不戴口罩沒有分別(分別可能是減慢傳染的速度)。當我們看見愈來愈多患者痊癒(傳媒少報導)及很多很多極輕微(不用入院或住院)的個案,各國很多有害措施或會停止。 7. 疫苗及治療葯物是停止不成比例恐慌的最佳方法。 我是健康的人,從沒因Covid-19買及戴口罩。 每年有大約有9,000,000人(每天25,000人)因飢餓而死亡,有錢國家及人士有沒有像對待Covid-19這麼緊張。 太樂觀了.....希望您不要被感染

台灣口罩普及率高有幾個原因: 1.機車族多, 很多人平常就有戴口罩的習慣. 2.人口密集度高, "自私"的人又多, 流感流行期, 季節變換期, 真的戴口罩的好像都是怕被傳染的人, 跟日本"怕給人添麻煩",病人不想傳染給他人 觀念正好相反. 3. 台灣人經歷過SARS 分享我自己的經驗。 我在高雄成長,一直是騎腳踏車上下學,印象中我一直有口罩,但不常戴,特別是夏天。 到台北上大學後,交通工具改成機車。比較常戴口罩,因為等紅綠燈時,有時會覺得前面的摩托車的排氣管對著我的臉。 SARS期間,我搭捷運有戴口罩,記得是公司發的N95,但好像只有一個反覆戴了多次。 在疫情之前,我戴口罩,主要是1.禦寒 2.擋機車廢氣,好像並沒有防範流感或病毒的目的。 又如果感冒,為了避免傳染給別人,那也會戴口罩。 這似乎有點離題了(汗)

這個單純就每個地方對於預防方法不同. 是沒錯。當然是如此。 不過,各國採取方法跟生活經驗與經歷是息息相關。台灣在SARS之前,很少人戴口罩,即使是在SARS時期,也很少人戴口罩,因為SARS來的急去得快,一般人還沒搞清楚就消失了。在SARS之後,大家的警覺心就提高了。就如我之前所說,台灣也並不因為預防流感而人人戴口罩,很重要的是這次疫情是跟SARS類似,所以,有SARS經歷的國家,如大陸、香港...幾乎都會戴口罩。所以戴口罩之於預防,我認為對台灣人應該不是這樣的想法,而是恐懼大於預防的結果。 或許有這次經驗,歐美國家可能會對未知的疾病戴口罩於防疫的看法有所改觀。 這不就又陷入雞生蛋,蛋生雞的無限輪迴裡?亞洲人戴口罩絕大部分是怕被傳染,這種心態老外有沒有?照樣有,所以老外也有戴口罩的,而且很高級,只是他們不熟亂戴一通,該遮的地方不好好遮,拉下口罩後還拼命噴口水大聊特聊,這樣口罩是在戴甚麼意思的?我是真的搞不懂. 預防流感不能靠口罩,要去打疫苗,但是即使打了疫苗就保證一定不會得嗎?也沒有啊.對於未知的疾病,政府該做的是穩定民心然後教育民眾,告訴民眾正確的資訊,可以採取甚麼樣的方法,因為是人都會怕,我們缺乏來自未來世界的南方仁,更要團結在一起來解決問題,把互相指責放在最後面. 個人做好個人可以做的部分,其他只能交給專家了,或者更準確地說,交給命運了.

嗯,不是這樣的,這個單純就每個地方對於預防方法不同. SARS的時候我們剛好在辦移民,七月初非得飛Toronto一趟,到Toronto之前還先在New York"自我隔離"一個禮拜,結果從美國到加拿大,沒有被問任何一個跟SARS相關的問題,也沒碰到任何一個戴口罩的人,我們放在行李箱的口罩完全沒有機會拿出來,當時Toronto正在跟台灣爭誰是最後一個被WHO宣布解除SARS的地方......在Toronto市中心某家醫院外還設有一個SARS outbreak紀念碑. 沒人知道現在這套"隔離"政策到底有沒有用,也許17年前網路沒這麼發達,很多東西只要政府控制住,人民可以接受到的訊息很"單純",不知道別人別的國家在幹嘛,自然不會比東比西,由此可知媒體的力量有多麼強大. 這個單純就每個地方對於預防方法不同. 是沒錯。當然是如此。 不過,各國採取方法跟生活經驗與經歷是息息相關。台灣在SARS之前,很少人戴口罩,即使是在SARS時期,也很少人戴口罩,因為SARS來的急去得快,一般人還沒搞清楚就消失了。在SARS之後,大家的警覺心就提高了。就如我之前所說,台灣也並不因為預防流感而人人戴口罩,很重要的是這次疫情是跟SARS類似,所以,有SARS經歷的國家,如大陸、香港...幾乎都會戴口罩。所以戴口罩之於預防,我認為對台灣人應該不是這樣的想法,而是恐懼大於預防的結果。 或許有這次經驗,歐美國家可能會對未知的疾病戴口罩於防疫的看法有所改觀。

這次新冠肺炎,突顯出經歷sars國家地區與其它國家地區之不同。有sars經驗的國家地區,人民戴口罩的比例是很高的,因為同樣都是未知的疾病,有了sars經驗,自然而然有較高的警戒心。其實台灣人對於流感也是輕忽,因為有藥/疫苗,所以流感期戴口罩的人也不多。 或許經過這次大流行,會改變歐美等國家,對於戴口罩的看法/觀念。 嗯,不是這樣的,這個單純就每個地方對於預防方法不同. SARS的時候我們剛好在辦移民,七月初非得飛Toronto一趟,到Toronto之前還先在New York"自我隔離"一個禮拜,結果從美國到加拿大,沒有被問任何一個跟SARS相關的問題,也沒碰到任何一個戴口罩的人,我們放在行李箱的口罩完全沒有機會拿出來,當時Toronto正在跟台灣爭誰是最後一個被WHO宣布解除SARS的地方......在Toronto市中心某家醫院外還設有一個SARS outbreak紀念碑. 沒人知道現在這套"隔離"政策到底有沒有用,也許17年前網路沒這麼發達,很多東西只要政府控制住,人民可以接受到的訊息很"單純",不知道別人別的國家在幹嘛,自然不會比東比西,由此可知媒體的力量有多麼強大.

文化不同吧,歐美國家認為戴口罩是生重病的人

這次新冠肺炎,突顯出經歷sars國家地區與其它國家地區之不同。有sars經驗的國家地區,人民戴口罩的比例是很高的,因為同樣都是未知的疾病,有了sars經驗,自然而然有較高的警戒心。其實台灣人對於流感也是輕忽,因為有藥/疫苗,所以流感期戴口罩的人也不多。 或許經過這次大流行,會改變歐美等國家,對於戴口罩的看法/觀念。

各自在各自覺得舒服的環境裡生活吧,人能把自己管好就很不錯了. 戴口罩有兩種意義,有的人是怕自己把病傳染給他人,有的人是怕被別人傳染,但是口罩真的無敵嗎?也不是,天天跑去人潮聚集的地方互噴口水,即使戴著N層口罩,被傳染的風險也比待在家裡的人大上無數倍. 有的地方沒辦法,他們的工作不允許Work From Home,即使這個地方的網路號稱光速,老闆不能接受員工不在眼皮底下工作,員工就得乖乖地戴上口罩天天坐捷運通勤去一大堆可能感染源的辦公室上班.....各有各的防備方式,說到底在哪個社會就選擇那個社會可以接受的方式生活會自在很多. 媒體的確很可怕,在台灣有N家新聞台24小時報導他們覺得"正確"的訊息,這是媒體的力量,不要說看新聞的人沒有能力消化思考這些資訊,有時那環境待久了,真的不能怪只能單方面接受訊息的閱聽人,因為他們接收到的訊息就是全世界都是virus了,除了台灣防疫這麼優異的地方以外. 既然大家沒法溝通,各自"鎖國"也沒什麼不好,最少不用互相指責,至於鎖了以後會不會開不了?那沒辦法,資源有限,還是得優先留給自家人.

其實有時候每個國家國情不同, 狀況不同. 大多數國家, 尤其歐美紐澳... 會戴口罩的人很少.除非是重病怕傳染給其他人, 醫師才會建議戴上口罩. 而鄰近的日本, 新加坡...也是類似概念,日本藥妝店平常看到在賣口罩都是為了防花粉症. 一般沒事如果戴個口罩, 人家還以為你生病了. 台灣口罩普及率高有幾個原因: 1.機車族多, 很多人平常就有戴口罩的習慣. 2.人口密集度高, "自私"的人又多, 流感流行期, 季節變換期, 真的戴口罩的好像都是怕被傳染的人, 跟日本"怕給人添麻煩",病人不想傳染給他人 觀念正好相反. 3. 台灣人經歷過SARS 至於 防止武漢肺炎 戴口罩有沒有幫助?! 有個問題是... 戴口罩容易增加很多盲點(自以為安全無虞, 反倒輕忽其他問題). 首先是自我防護, 經常徹底洗手不用說, 避免接觸眼口鼻, 避免與人靠太近, 口罩正確穿戴(蓋住鼻子並壓緊), 盡量不要觸摸(以免手把細菌沾上去), 路上看到一堆隨意只蓋住嘴巴的(比較好呼吸), 但如果周遭有人咳嗽或打噴嚏你正好吸進去. 另外有人戴了口罩還是不怎麼洗手, 或不自覺以手搓揉眼睛, 更有些人咳嗽從不摀著嘴巴的,另外華人習慣分食, 牙籤用完隨處亂丟... 路上還有隨地吐痰吐檳榔的... 這些問題的改善不見得比戴口罩還不重要. 不要想說已經去排隊買口罩, 搶到酒精了, 一切都天下太平了, 稍有不慎, 除了增加環境負擔外, 仍然有染病可能. 還有個問題是... 說真的, 就連台灣 口罩"國家隊" 全力生產, 到目前為止, 也很難做到每個人每天有一個外科口罩. 至於一般布口罩, 活性碳口罩, 棉布口罩.... 效果還是差太多. 所以政府至今一再宣導健康的人不用戴口罩, 也沒開始強制大眾運輸與公共場所必須戴口罩, 也是這原因. 這也是為什麼國外看到戴口罩, 經常看到N95都戴出來了. 因為一般市面上根本買不到外科口罩啊~就算有...也早被中國水客掃光了. 簡而言之, 華人戴口罩... 是否真對防止染上武漢肺炎有幫助.... 抑或是廣泛解釋為連帶減少染上流感等...疾病 造成醫療體系崩潰... 這個等幾年後再回來研究比較客觀. 所以先別急著說老外為什麼不戴口罩, 為什麼只戴手套 (說不定人家也在笑你華人到處瘋搶口罩).

沒意義的問題,台灣剛開始說口罩夠用,出門要戴口罩。 後來發現口罩不夠,馬上說健康的人不用戴口罩。 但是公務機關不戴口罩不准進入。 新聞說台灣好棒棒,外國人都不戴,台灣不是說建康的人不用戴嗎。 到底要不要戴口罩台灣人都搞不定了還有資格說別人。 ======== 台灣也有朦面法,在疫情發生前,公共場所戴口罩可能被抓。 Google了一下,台灣還真的有你所謂的禁蒙面法,而且1988年就開始了。該規定是歸屬在「集會遊行法」第14條規定中,在1988年由當時的立法院通過,根據報載,民進黨在2016年時,在所提的集會遊行法修正案中,即主張將此款刪除。立法院要加油,不然台灣監獄關不了所有台灣人...:-P

沒意義的問題,台灣剛開始說口罩夠用,出門要戴口罩。 後來發現口罩不夠,馬上說健康的人不用戴口罩。 但是公務機關不戴口罩不准進入。 新聞說台灣好棒棒,外國人都不戴,台灣不是說建康的人不用戴嗎。 到底要不要戴口罩台灣人都搞不定了還有資格說別人。 ======== 台灣也有朦面法,在疫情發生前,公共場所戴口罩可能被抓。

好煩喔!怎麼從討論口罩的效用一下子跳到“民粹”?這次台灣到目前為止還算相當成功的防疫,我看不到任何的民粹,只看到一群菁英中的菁英帶領著台灣人民走在比較安全、公開透明的防疫道路上。

每個人以最好的常識判斷是否需要戴口罩, 為什麼台灣人要質疑別人為什麼不戴口罩? 戴口罩的人應該是相信口罩可以阻擋病毒, 假設真的達到目的, 口罩已被汙染, 請問戴口罩的人如何保存口罩? 是否重複使用口罩? 真的要保證效果, 那必須每次戴全新的口罩, 取下時要先戴塑膠手套, 以免擴散汙染, 然後立刻拋棄使用過的口罩和手套, 重複使用無法保證安全。 我居住在美國, 住在獨門獨院的房子, 車子停在和房子相連的車庫裡, 外出開車, 最近除了在社區走路運動外, 唯一去的地方是超市, 通常沒有幾位購物者, 大家都盡量躲在家裡, 病毒傳染比較嚴重的地區進行就地避難法, 叫做 shelter in place, 沒必要不外出, 必要外出時和其他人保持6英尺 (約2公尺) 的距離, 沒人反問台灣為什麼不進行就地避難, 台灣的人口密度和生活型態可能嗎? 台灣有另一種傳染病, 叫做 POVID-20, 是由一種病毒 popuvirus 所引起的, 這種病毒在台灣被發現, 如果將之稱為台灣病毒, 對許多沒有得 POVID-20 的台灣人太不公平, 為了不種族歧視, 將 popuvirus 翻譯為民粹病毒, 台灣媒體是傳播民粹病毒最大的媒介, 民粹病毒症 POVID-20 無藥可醫, 只能靠多讀書, 多獨立思考, 才能強化精神免疫力, 慢慢減低民粹病毒的作用, 不受民粹媒體的支配。 任何病毒是全人類的病毒, 只有全體人類一同抗禦才能消除危機, 不要自以為聰明地懷疑別人的努力。

我從 1:00 聽了大約一分鐘, 她說有病的人帶口罩能阻擋飛沫, 我認為這點是足以支持在這個疫情下帶口罩, 因為完全沒有病徵的人已確認能播毒. 至於她認為帶口罩沒用的原因有兩個,一, 以 N95 為例, N95 主要給醫護人員帶的, 而他們是要事前測試那個 size 適合自己, 帶了不合適的 size 可能會沒用. 另一個原因是, 普通人帶口罩並沒妥善使用口罩, 例如隨便除下又帶上, 雙手不潔時又時常觸碰口罩. 這一點香港的醫生和專家已時常提醒. 所以, 我覺得任何工具都是這樣, 妥善使用就會有用, 不妥善使用就會沒用. :) 我們這邊的官員也是說民眾戴口罩反而會增加摸臉的次數. 或沒有妥善使用. 失去保護功能. 更重要的是把資源先留給前線的醫護人員跟病人. 現在我們這邊醫護人員的口罩已經不夠用了. 陸續出現呼籲民眾幫忙縫製布口罩應急的消息. https://www.kktv.com/content/news/Local-doctors-office-asking-help-from-public-making-masks-568964531.html 剛好去年學縫紉時買了很多材料. 自己也試做過口罩. 可以出點力.

是呀,每種防疫方法和工具能正確使用,就會有他的效用。 洗手,只洗3秒,有用嗎?用消毒水洗,恐怕還先傷了皮膚。 保持距離,如果對方不戴口罩,往妳身上咳嗽打噴嚏,妳也沒戴口罩,這受感染機率? 但不會有人說洗手和保持距離對防疫沒用吧,這邏輯再清楚不過。 誰能神到確定自己和別人有沒有生病?誰可以長期隔離自己不和他人接觸?正確且適時戴上口罩當然能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 我從 1:00 聽了大約一分鐘, 她說有病的人帶口罩能阻擋飛沫, 我認為這點是足以支持在這個疫情下帶口罩, 因為完全沒有病徵的人已確認能播毒. 至於她認為帶口罩沒用的原因有兩個,一, 以 N95 為例, N95 主要給醫護人員帶的, 而他們是要事前測試那個 size 適合自己, 帶了不合適的 size 可能會沒用. 另一個原因是, 普通人帶口罩並沒妥善使用口罩, 例如隨便除下又帶上, 雙手不潔時又時常觸碰口罩. 這一點香港的醫生和專家已時常提醒. 所以, 我覺得任何工具都是這樣, 妥善使用就會有用, 不妥善使用就會沒用. :)

我建議棧友可收聽 Tara Smith 的YouTube podcast。她是流行病學家(epidemiologist) , professor at the Kent State University College of Public Health。大約在1:00時候,她說戴Surgical Mask不但無用還有害。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OT2iI3_dik&t=241s 我從 1:00 聽了大約一分鐘, 她說有病的人帶口罩能阻擋飛沫, 我認為這點是足以支持在這個疫情下帶口罩, 因為完全沒有病徵的人已確認能播毒. 至於她認為帶口罩沒用的原因有兩個,一, 以 N95 為例, N95 主要給醫護人員帶的, 而他們是要事前測試那個 size 適合自己, 帶了不合適的 size 可能會沒用. 另一個原因是, 普通人帶口罩並沒妥善使用口罩, 例如隨便除下又帶上, 雙手不潔時又時常觸碰口罩. 這一點香港的醫生和專家已時常提醒. 所以, 我覺得任何工具都是這樣, 妥善使用就會有用, 不妥善使用就會沒用. :)

可能怕造成恐慌吧~台灣才說鎖國,賣場東西都被搶光了,真的是扯翻

我建議棧友可收聽 Tara Smith 的YouTube podcast。她是流行病學家(epidemiologist) , professor at the Kent State University College of Public Health。大約在1:00時候,她說戴Surgical Mask不但無用還有害。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OT2iI3_dik&t=241s

可能一些西方國家還是看太多李小龍的功夫片, 覺得中國人是東亞病夫? 看到一大幫中國人香港人等帶口罩嚴陣以待, 他們就算帶也抱著輕挑的態度(帶到額頭上). 其實帶口罩有沒有用, 又不影響到別人, 也算是個人自由吧? (香港自去年中起, 有的是帶罩的人), 為何要攔著什至禁止? https://hk.news.yahoo.com/%E6%88%B4%E7%BD%A9%E9%81%BF%E7%96%AB%E8%8B%B1%E7%95%99%E5%AD%B8%E6%B8%AF%E7%94%9F%E8%A2%AB%E7%A6%81%E4%B8%8A%E8%AA%B2-214500747.html 近代的人比較認識成龍. 功夫則是流行韓國跆拳道. 道館遍佈各地. 我兒子幼兒園時去上過課. 還要學幾個韓文. 我現在只記得1234

對啊, 香港亦曾經有口罩荒, 所有人極盡人力物力, 把別國的口罩掃光(近至日韓, 遠至南美), 一天一個吧? 每天起碼數百萬的消耗量. 香港很多人都沒有口罩, 沒錢的(買不到), 不會科技的(沒法上網搶/訂購), 殘障的(就算有慈善捐贈的也沒能力去排隊領), 但陸續都有機構幫助這些弱勢的人. 連街上行乞的也有人送口罩(新聞都特別報導過) 我覺得口罩的確是防禦的一個好工具, 別人有病它能擋一下, 自己有病亦能避免感染他人. 但沒口罩怎麼辦? 政府專家都很早勸人減少外出及社交, 多少人還是不計後果, 要出國, 要聚餐? 我自二月初回港, 一直有看到99%的人都帶著口罩, 室內的室外的, 只有在抽煙等極少數人才沒有. 西方人不帶不要緊啊, 不過要阻止或歧視他人帶便很說不過去, 連課也不能上, 西文諸國不是自吹民主國家嗎? 歧視那些畢竟是少數案件. 不能說只發生幾次或幾個地方就影射到全國. 紐約本來就很多神經病或極端的人. 我坐在地鐵就已經不是很習慣. 我在不同城市搭捷運也遇過幾次. 不過我很少搭公共交通工具. 所以不會常遇到那些人. 說到禁止. 我兒子的學區原本就禁止戴口罩跟穿連身帽T的衣服進學校. 因為安全因素. 穿戴那些會認不出來誰是誰. 有沒有外人混進去(大部分學校穿便服上學). 萬一有發生刑事案件時攝影機拍不到是誰. 然後. 美國的COVID-19嚴重是這個月才真的全國爆發. 差不多兩個多星期. 民眾有警覺也是現在情勢而有所改變. 現在戴口罩不會被歧視了吧. 現在請大眾不要參加10人以上聚會. 人與人之間距離六尺. 除了買菜買藥看醫生之外不要外出. 因為有些工程相關公司會儲存口罩. 總統呼籲請他們把庫存的N95口罩捐給醫療機構. (醫療機構人員跟病人優先.) 有些商店現在推出老人時間. 早上開門前一兩小時讓老人先購物. 避免抵抗力弱的老人跟一般大眾相處. 也保證他們可以買到生活物資. (有些物品會比較快賣光) 我們州在內陸. 起先都是旅遊帶來的病例(科羅拉多州以滑雪場著名. 所以有人去義大利滑雪接著到我們這邊滑雪. 就帶進了第一個病例)..... 所以現在呼籲大眾沒事不要出門. 禁止軍人及家屬國內旅遊. 禁止餐廳店內用餐. 關了學校.電影院.健身房.滑雪場. 活動中心等會群聚的地方. (國家公園還是開放. 只是商店未開). 也是沒有建議民眾戴口罩啦. 但是建議有生病癥狀的及家人有生病徵狀的人都留在家裡. 政府官員在總統記者會並懇請年輕人合作. 留在家裡. 幫幫老人及身體弱的人著想. 所以如果大家都遵循總統說的盡量留在家裡15天. 那也不用戴口罩......

但是從新聞媒體看到的歐美人士,都說戴口罩對防疫沒有用,只有生病的人才戴口罩... 這樣的觀念認知就導致亞洲人在歐美國家帶口罩被認為就是有病,然後有了霸凌歧視,這不有人即使有也不敢戴嗎? 口罩量少價高,所以宣導多洗手這沒有問題,不過不要再說什麼戴口罩沒用、只有生病的人才戴這種欲蓋彌彰的話。這對防止病毒擴散沒有幫助,反而助長了不同文化觀念的歧見對立。 可能一些西方國家還是看太多李小龍的功夫片, 覺得中國人是東亞病夫? 看到一大幫中國人香港人等帶口罩嚴陣以待, 他們就算帶也抱著輕挑的態度(帶到額頭上). 其實帶口罩有沒有用, 又不影響到別人, 也算是個人自由吧? (香港自去年中起, 有的是帶罩的人), 為何要攔著什至禁止? https://hk.news.yahoo.com/%E6%88%B4%E7%BD%A9%E9%81%BF%E7%96%AB%E8%8B%B1%E7%95%99%E5%AD%B8%E6%B8%AF%E7%94%9F%E8%A2%AB%E7%A6%81%E4%B8%8A%E8%AA%B2-214500747.html

其實我蠻贊同英國首相Boris Johnson的想法,當群體內有70%以上的人有了抵抗力,這個病毒就玩不下去了,因為大家都有了抵抗力,病毒就被大家的抵抗力殺死了,至於沒有抵抗力的,宿主都已經被病毒殺死了,病毒沒了宿主,所以沒多久病毒就跟宿主一起死了。所以最後戰勝病毒。 但我知道我這樣講,一定又有人會罵我。 我不知道有70%以上的人有抵抗力是否病毒就玩不下去, 不過還有三成人呢? 三成死亡率也不低呀! 我很奇怪首相提出這個想法時, 有考慮過由0%至70%人過程中, 那中間69%的人的感受?

1. 戴口罩需要有口罩可戴. 2. 需要有錢買口罩. 口罩不便宜. 不是台幣價錢......那個錢是要吃飯先還是口罩先? 3. 歐美人有人一生根本沒機會戴口罩. 不像亞洲很多人騎機車或防空氣污染. 自然會戴上口罩........所以對有些人來說. 戴口罩跟戴胸罩一樣陌生. 需要時間克服.....重點還是. 要先有口罩可戴. 才能選擇要戴還是不要戴. 現在官方是建議大眾. 人與人之間要間隔六呎. 比較安全. 美國窮人很多. 我們county學校停課兩星期. 就開放了幾十個學校據點發放免費餐點給18歲以下兒童. 因為有很多兒童就是靠學校免費早餐午餐在生活. 沒有上課的話就沒得吃了. 對啊, 口罩很有效但也很有限(貨量). 香港亦曾經有口罩荒, 所有人極盡人力物力, 把別國的口罩掃光(近至日韓, 遠至南美), 一天一個吧? 每天起碼數百萬的消耗量. 香港很多人都沒有口罩, 沒錢的(買不到), 不會科技的(沒法上網搶/訂購), 殘障的(就算有慈善捐贈的也沒能力去排隊領), 但陸續都有機構幫助這些弱勢的人. 連街上行乞的也有人送口罩(新聞都特別報導過), 近期開始自設工廠才慢慢減緩需求量. 我覺得口罩的確是防禦的一個好工具, 別人有病它能擋一下, 自己有病亦能避免感染他人. 但沒口罩怎麼辦? 政府專家都很早勸人減少外出及社交, 多少人還是不計後果, 要出國, 要聚餐? 我自二月初回港, 一直有看到99%的人都帶著口罩, 室內的室外的, 只有在抽煙等極少數人才沒有. 西方人不帶不要緊啊, 不過要阻止或歧視他人帶便很說不過去, 連課也不能上, 西文諸國不是自吹民主國家嗎?

哇,這下你真的扯太遠了,怎麼講戴口罩對防疫有沒有用,扯到大陸對疫情的態度和後續的行為呢?你的邏輯很有問題,又不肯承認自己有問題,還只會說別人有問題,唉... 我是很尊重異國文化的,所以我不會也不能認同歧視霸凌不同文化觀念的行為。但也不至於還組宣傳團,還去當地選民意代表,你怎麼會有這麼奇怪的想法? 請盡量針對主題發表意見好嗎? 如果人家跑到台灣來玩. 做出怪異行徑, 我們可以說, 文化觀念不同要互相尊重. 你跑到歐美去, 人家看你行徑怪異, 你跟他說, 要互相尊重... 看你運氣吧. 真實的情況是, 你如果不能處理, 建議你不要去. 如果你要認真教訓對方, 建議你另外想辦法, 不要幻想你在那個當兒可以說服對方. 如果你住在當地, 你可以選民意代表, 看看你能不能改變他們的想法. 你也可以在台灣組個文化團. 到歐美去宣揚你的想法. 但是, 你如果說我們解釋目前歐美的觀念, 你說這是欲蓋彌彰.. 抱歉. 我看不到聯結, 覺得你的中文也不是表達的很好. 此外, 我不願意講的太仔細, 武漢的疫情被摀了最少一個月(現在有說法是11月就有人生病了), 把一個可控的病情搞到全世界都遭殃. 然後現在開始說, 是美國軍人傳的. 我們幫助義大利, 所以義大利人在街上唱中國國歌表示感謝.. 都已經被糾正:不要亂說. 這樣的惡行惡狀, 連知識份子都會生氣了吧. 當疫情一開始的時候是不是有傳出韓國人, 越南人對中國人不友善, 連帶牽連了台灣人? 這在客棧都有討論, 你要說那些人不應該排擠觀光客嗎?

其實我蠻贊同英國首相Boris Johnson的想法,當群體內有70%以上的人有了抵抗力,這個病毒就玩不下去了,因為大家都有了抵抗力,病毒就被大家的抵抗力殺死了,至於沒有抵抗力的,宿主都已經被病毒殺死了,病毒沒了宿主,所以沒多久病毒就跟宿主一起死了。所以最後戰勝病毒。 但我知道我這樣講,一定又有人會罵我。 不會罵你啦 但是可以聊天一下 這樣講理論上是合理的 符合達爾文的理論 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 但實際上 稍嫌沒有人情味 因為沒有抵抗力的都是一些老弱婦孺 臺灣或是亞洲的一些國家 人情味這件事通常都是擺在前面 尤其跟各國比起來 這也是臺灣人的特色之一 因此 臺灣可能不適合這種 比較自然(消極)的防疫措施 另外 樓主說為何建議歐美人戴口罩這件事 可能有一些實務上的困難 首先,文化上的不同 他們本來就沒有這個習慣 而且在該國戴口罩可能會被其他人側目 第二,因為平時沒有這些習慣 因此工廠廠商產量不足 無法供應大量的需求 但我覺得 主要還是各國政府的防疫方針不同 產量不足如果政府願意 應該還是有辦法盡量紓困 如果政府宣導 就有可能不會被側目也會增加戴口罩的人數 我們當然可以建議 但我們也只能尊重各國最後的決定 假設不符合我們的建議 也只能無奈表示遺憾 然後積極的保護好我們自己 不要讓境外移入更多 共體時艱 順便感謝所有為臺灣防疫努力 而放棄旅遊的朋友們

文化觀念不同需要互相尊重,但現在發生的就是對方不尊重我們,進而產生的不理性行為。 或許妳沒有經歷過這些,但交流需要有聲音討論反映出來,這怎麼會沒有用,又哪來妳所謂的認真就輸了。 我覺得戴口罩所衍生的觀念跟歧視偏見有關,或許有些人覺得想太多;但這又跟妳提到大陸政府封城的做法有什麼關係?妳才好像偏題了吧! 如果人家跑到台灣來玩. 做出怪異行徑, 我們可以說, 文化觀念不同要互相尊重. 你跑到歐美去, 人家看你行徑怪異, 你跟他說, 要互相尊重... 看你運氣吧. 真實的情況是, 你如果不能處理, 建議你不要去. 如果你要認真教訓對方, 建議你另外想辦法, 不要幻想你在那個當兒可以說服對方. 如果你住在當地, 你可以選民意代表, 看看你能不能改變他們的想法. 你也可以在台灣組個文化團. 到歐美去宣揚你的想法. 但是, 你如果說我們解釋目前歐美的觀念, 你說這是欲蓋彌彰.. 抱歉. 我看不到聯結, 覺得你的中文也不是表達的很好. 此外, 我不願意講的太仔細, 武漢的疫情被摀了最少一個月(現在有說法是11月就有人生病了), 把一個可控的病情搞到全世界都遭殃. 然後現在開始說, 是美國軍人傳的. 我們幫助義大利, 所以義大利人在街上唱中國國歌表示感謝.. 都已經被糾正:不要亂說. 這樣的惡行惡狀, 連知識份子都會生氣了吧. 當疫情一開始的時候是不是有傳出韓國人, 越南人對中國人不友善, 連帶牽連了台灣人? 這在客棧都有討論, 你要說那些人不應該排擠觀光客嗎?

是的,我不需要知道妳心裡想什麼。 所以我針對的是那些歧視霸凌在歐美戴口罩的行為。 我52歲. 每個人觀念不同. 你不需要知道我心裡是怎麼想的. 我的觀念就是. 你可以表達你的意見. 即使我不贊成. 但我尊重你的看法.

文化觀念不同需要互相尊重,但現在發生的就是對方不尊重我們,進而產生的不理性行為。 或許妳沒有經歷過這些,但交流需要有聲音討論反映出來,這怎麼會沒有用,又哪來妳所謂的認真就輸了。 我覺得戴口罩所衍生的觀念跟歧視偏見有關,或許有些人覺得想太多;但這又跟妳提到大陸政府封城的做法有什麼關係?妳才好像偏題了吧! 我們解釋的是歐美的人怎麼想. 如果他們的想法不變. 你在這邊講到嘴巴破也沒有用啊. 怎麼算是欲蓋彌彰呢? 人家從小的想法就這樣. 只有生病的人才戴口罩. 甚至對於醫護人員把白罩袍或是scrub(醫生或是護士開刀房與病房穿的)穿到醫院以外都覺得很沒道德. 因為那些衣服有可能傳染病菌. 不同的文化會有對立真的不需要理由. 你走在路上人家看不爽你就可以對你咆嘯. 瘋子到處都有, 你要認真你就輸了. 何況, 這次中國對武漢本身封城前後的種種有目共睹. 中國的外交部發言人頻頻動作. 我看了都會覺得很欠打. 現在講這個真的是沒必要.

戴口罩好處是這次流感的傳染因武漢肺炎而降低很多,算是個好消息~所以說戴口罩還是有用的!

那請妳直接回答我的問題。 如果你清楚明白地說,這些人的想法觀念行為是錯的,我才知道妳心裡是怎麼想的。 又請教妳幾歲?妳夠成熟嗎? 我52歲. 每個人觀念不同. 你不需要知道我心裡是怎麼想的. 我的觀念就是. 你可以表達你的意見. 即使我不贊成. 但我尊重你的看法.

但是從新聞媒體看到的歐美人士,都說戴口罩對防疫沒有用,只有生病的人才戴口罩... 這樣的觀念認知就導致亞洲人在歐美國家帶口罩被認為就是有病,然後有了霸凌歧視,這不有人即使有也不敢戴嗎? 口罩量少價高,所以宣導多洗手這沒有問題,不過不要再說什麼戴口罩沒用、只有生病的人才戴這種欲蓋彌彰的話。這對防止病毒擴散沒有幫助,反而助長了不同文化觀念的歧見對立。 我們解釋的是歐美的人怎麼想. 如果他們的想法不變. 你在這邊講到嘴巴破也沒有用啊. 怎麼算是欲蓋彌彰呢? 人家從小的想法就這樣. 只有生病的人才戴口罩. 甚至對於醫護人員把白罩袍或是scrub(醫生或是護士開刀房與病房穿的)穿到醫院以外都覺得很沒道德. 因為那些衣服有可能傳染病菌. 不同的文化會有對立真的不需要理由. 你走在路上人家看不爽你就可以對你咆嘯. 瘋子到處都有, 你要認真你就輸了. 何況, 這次中國對武漢本身封城前後的種種有目共睹. 中國的外交部發言人頻頻動作. 我看了都會覺得很欠打. 現在講這個真的是沒必要.

那請妳直接回答我的問題。 如果你清楚明白地說,這些人的想法觀念行為是錯的,我才知道妳心裡是怎麼想的。 又請教妳幾歲?妳夠成熟嗎? 你在扭曲我說的意見嗎? 我說A. 你就幫我加個BCD 成熟一點.

生病才需要戴口罩,避免传染其他人,听上去似乎没错。 但对于高传染性且有潜伏期的病毒,被感染且无症状时,自己也不知道有没有病,如不戴口罩就很容易成为传染源 那么到人流集中的地方戴口罩以降低被传染风险的意义不言而喻 另外基于其高传染性,死亡率与医疗资源是否充裕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医疗资源很充裕,那么死亡率并不高,但如果短时间出现过多感染者,都涌入医院,形成挤兑,并影响其他疾病的救治,那死亡率就会直线上升(武汉早期及现在的意大利和伊朗),在中国,湖北以外的死亡率和湖北省,湖北省武汉以外的死亡率和武汉,都有极大的差距。 所以有些国家呼吁轻症呆在家中,实属无奈之举,就是避免有限的医疗资源被挤兑。 英国的佛系防御,理论上当然没问题,但可能需要牺牲很多人,所以从情感上来说很难被接受。 另外,高传染性病毒如长期存在,可能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行为,对原有的经济活动造成很大的伤害。

所以妳認為 "覺得戴口罩就是生病,應該乖乖待在家,不待在家我就很憤怒,就要揍你" 是正確的嗎? 那我沒生病,我戴口罩,因為我怕有人生病卻不戴口罩 (可能他買不到或買不起) 跑出來傳染給我,我也應該被揍嗎? 那那些連吃飯錢都付不起,更買不起口罩的人,如果生病了跑出去,我可以揍他嗎? 荒唐至極,不要用自以為正確的文化觀念護航偏見歧視... 你在扭曲我說的意見嗎? 我說A. 你就幫我加個BCD 成熟一點.

賈媽只是從文化觀點來說明為什麼會發生這種事情 並沒有說暴力行為是正確的 所以妳認為 "覺得戴口罩就是生病,應該乖乖待在家,不待在家我就很憤怒,就要揍你" 是正確的嗎? 那我沒生病,我戴口罩,因為我怕有人生病卻不戴口罩 (可能他買不到或買不起) 跑出來傳染給我,我也應該被揍嗎? 那那些連吃飯錢都付不起,更買不起口罩的人,如果生病了跑出去,我可以揍他嗎? 荒唐至極,不要用自以為正確的文化觀念還護航偏見歧視...

所以妳認為 "覺得戴口罩就是生病,應該乖乖待在家,不待在家我就很憤怒,就要揍你" 是正確的嗎? 那我沒生病,我戴口罩,因為我怕有人生病卻不戴口罩 (可能他買不到或買不起) 跑出來傳染給我,我也應該被揍嗎? 那那些連吃飯錢都付不起,更買不起口罩的人,如果生病了跑出去,我可以揍他嗎? 荒唐至極,不要用自以為正確的文化觀念護航偏見歧視... 文化上是只有生病的人因為免疫力差怕被別人傳染才戴口罩防身. 所以戴口罩的人別人就會以為他生病了. 現在少數被揍的是因為別人覺得. 你既然生病. 為什麼不留在家裡? 要出來傳染給別人. 所以會造成某些人的憤怒.

但是從新聞媒體看到的歐美人士,都說戴口罩對防疫沒有用,只有生病的人才戴口罩... 這樣的觀念認知就導致亞洲人在歐美國家帶口罩被認為就是有病,然後有了霸凌歧視,這不有人即使有也不敢戴嗎? 口罩量少價高,所以宣導多洗手這沒有問題,不過不要再說什麼戴口罩沒用、只有生病的人才戴這種欲蓋彌彰的話。這對防止病毒擴散沒有幫助,反而助長了不同文化觀念的歧見對立。 文化上是只有生病的人因為免疫力差怕被別人傳染才戴口罩防身. 所以戴口罩的人別人就會以為他生病了. 現在少數被揍的是因為別人覺得. 你既然生病. 為什麼不留在家裡? 要出來傳染給別人. 所以會造成某些人的憤怒.

但是從新聞媒體看到的歐美人士,都說戴口罩對防疫沒有用,只有生病的人才戴口罩... 這樣的觀念認知就導致亞洲人在歐美國家帶口罩被認為就是有病,然後有了霸凌歧視,這不有人即使有也不敢戴嗎? 口罩量少價高,所以宣導多洗手這沒有問題,不過不要再說什麼戴口罩沒用、只有生病的人才戴這種欲蓋彌彰的話。這對防止病毒擴散沒有幫助,反而助長了不同文化觀念的歧見對立。

我覺得現階段戴口罩還是以擋飛沫為主 戴布口罩就有一定程度的效果了 我現在通勤大多只戴布口罩 醫療用口罩省著用 說穿了 不戴口罩的人主要是因為不習慣戴吧 說歐美人覺得生病的人才需要戴口罩 我在花蓮飯店看到好幾個咳嗽的也沒在戴口罩啊 一般做工裝修那種會帶一下口罩 不然根本沒機會接觸口罩啊 平常生病不會去看醫生. 除非嚴重了. 因為「看醫生很貴」「預約要等很久」......像我這個月間歇發燒. 現在也在發燒. 也不會去看醫生. 在家吃吃感冒藥. 退燒藥. 不要出門. 我買不到口罩. 自己做了個布口罩......說真的我一輩子五十多年來也沒帶過幾次口罩......(我不會騎機車). 所以也不知道戴不戴得住. 我是寧願宅在家不出門啦.....

不是不習慣戴. 是誰該戴的人的定義不同. 在歐美, 生病的人戴. 醫護人員戴. 路上的人戴的少. 不同的習慣. 當然, 這次疫情以後, 有些人的想法會改變. 但是, 還是會有人覺得沒必要. 咳嗽跟打噴嚏不表示生病啊. 過敏是一模一樣的症狀啊. 有過敏症狀的人戴口罩並不好, 反而有害.

1. 戴口罩需要有口罩可戴. 2. 需要有錢買口罩. 口罩不便宜. 不是台幣價錢......那個錢是要吃飯先還是口罩先? 3. 歐美人有人一生根本沒機會戴口罩. 不像亞洲很多人騎機車或防空氣污染. 自然會戴上口罩........所以對有些人來說. 戴口罩跟戴胸罩一樣陌生. 需要時間克服.....重點還是. 要先有口罩可戴. 才能選擇要戴還是不要戴. 現在官方是建議大眾. 人與人之間要間隔六呎. 比較安全. 美國窮人很多. 我們county學校停課兩星期. 就開放了幾十個學校據點發放免費餐點給18歲以下兒童. 因為有很多兒童就是靠學校免費早餐午餐在生活. 沒有上課的話就沒得吃了. 我覺得現階段戴口罩還是以擋飛沫為主 戴布口罩就有一定程度的效果了 我現在通勤大多只戴布口罩 醫療用口罩省著用 大家可以參考這篇 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nid=81107 說穿了 不戴口罩的人主要是因為不習慣戴吧 大家常說歐美人覺得生病的人才需要戴口罩 可是我在花蓮飯店看到好幾個咳嗽的也沒在戴口罩啊

記得幾周前,有看到某新聞,說今年一月份及以前,台灣之流感病例,和往年沒有不同!然而,二月份的流感病例(或病人),卻減少了百分之五十或六十。而且,在前兩周前的疫情中心記者會上,好像有記者問陳時中指揮官,說往年冬季往往爆棚的各民間診所,現在減少很了多病患及生意,所以是否是可允許其增加看病收費?或是在行政院之追加預算中予以考慮疫情之補貼? 我另外聽到朋友知的情況:有診所因為病人及收入減少,想要減少開店之天數,但是,據說一個診所要合乎衞福部之健保規定,每星期不能少於開業二十幾天? 所以,如何解釋為什麼台灣二月份比一月份之流感,顯著少了那麼多?台灣人二月份之行為,比起一月份及以前,是有多了什麼防範的上不同呢? 歐美國家,在二月份之流感,是否聽說有比一月份以前,有如此顯著的降低呢?如果沒有,則他們的不變行為,和台灣的改變行為,主要是什麼行為? 如果這些降低,被推斷主要是因為台灣人比較怕到而很多人戴上口罩,則人民多戴口罩若證明可以顯著降低流感,則有沒理由說因為流感和肺痰是需要完全不同的防禦,所以戴口罩對防肺炎沒管用呢? 如果戴上口罩沒用,那為什麼豈止台灣,甚至歐美之醫院,都強調要其醫院人員要戴上口罩防禦呢? 還有,疫情已快兩個多月了,航空公司也飛了許許多多的航班了,現在有聽到很多空中服務員染了新冠肺痰嗎?如果有,則航空公司及空服員群體,還敢這樣飛來飛去了兩個月嗎?如果空服員沒有大批染疫是真,那他們是靠什麼保護他們到現在的呢?難道光靠勤洗手而已嗎? 認為戴口罩沒用的人,看你是否有理由可以滿意服人的回答我上面的問題看看? 還有,記得在那一,二月份之台灣流感比較新聞上,還特別指出,在此期間因流感而死亡之病例中,沒打流感疫苗者,佔了百分之八十以上,所以,對於每年對打流感疫苗有懷疑而不願打者,是否可以好好看下數據! 我等著不信邪的強人及聰明人,來重重的反駁我? 洗耳恭聽! 1. 戴口罩需要有口罩可戴. 2. 需要有錢買口罩. 口罩不便宜. 不是台幣價錢......那個錢是要吃飯先還是口罩先? 3. 歐美人有人一生根本沒機會戴口罩. 不像亞洲很多人騎機車或防空氣污染. 自然會戴上口罩........所以對有些人來說. 戴口罩跟戴胸罩一樣陌生. 需要時間克服.....重點還是. 要先有口罩可戴. 才能選擇要戴還是不要戴. 現在官方是建議大眾. 人與人之間要間隔六呎. 比較安全. 美國窮人很多. 我們county學校停課兩星期. 就開放了幾十個學校據點發放免費餐點給18歲以下兒童. 因為有很多兒童就是靠學校免費早餐午餐在生活. 沒有上課的話就沒得吃了.

歪題一下. 因為有人提到, 每年有9百萬人餓死. 我們好像都沒有關注? No. 聯合國每年在關注. 各國也都花錢在這個問題上. 而且是希望能夠更全面性的去解決. 不是只有提供食物救急. 他們常常會遇到困難, 如何在不干涉內政下讓他們能夠自給自足. 是不是所有的人道物資都能送到? 為什麼送不到? 這些事情都是持續在做. 除了聯合國在做之外, 還有一些私人的基金會在幫忙補聯合國不足的地方. 聯合國訂了目標2030年撤底解決. 我不知道這個目標是否合理. 但是並不是沒有受到關注. https://www.un.org/en/sections/issues-depth/food/index.html 另外, 聯合國每年需要的銭由各國捐助. 根據2017年的資料, 當年聯合國的收入是53.2billion USD. 22%是老美捐的, 30%是歐盟捐的, 12.5%是中國捐的. 大家都有花錢關注. 只是這種長期的project上報率不高. 真的不是沒人在做. 另外, 世界上大部分的國家都有人餓死. 大概只有古巴沒有, 北韓不承認吧. 餓死人的原因很多. 目前聯合國的作為集中在糧食嚴重無法自給自足的國家. 其實並沒有全面照顧到其他原因的餓死人.

口罩不是百分百可以防病毒 但如果戴口罩可以防90%的話,二方都戴就是90%+(100%-90%)*90%=99%了. 當然不可能100%,沒有任何措施可以100%,就算以後發展出疫苗,100%保護的可能性也不高,就像流感疫苗一樣。 但是就近距離的飛沫傳染而言,絕對是有高程度的間接阻擋病毒功能(假設有正確配戴的話)。能阻斷一個傳染的主要途徑,防疫的工作就會比沒阻斷要容易的多。 現在各國的防疫重點是在延緩增加的速度好買時間。為什麼要延緩,因為醫療資源有限,瞬間的暴衝會衝毀醫療體系,造成更多的死亡,這我們都已經在武漢的初期,以及現在的義大利看到了。而這也會間接影響到其他疾病的醫療資源,造成連鎖效應。另外就是寄望這樣的延緩可以買時間在釀成大災難前疫苗跟治療藥物可以發展出來上市即時拯救。

記得幾周前,有看到某新聞,說今年一月份及以前,台灣之流感病例,和往年没有不同!然而,二月份的流感病例(或病人),卻減少了百分之五十或六十。而且,在前兩周前的疫情中心記者會上,好像有記者問陳時中指揮官,說往年冬季往往爆棚的各民間診所,現在減少很了多病患及生意,所以是否是可允許其增加看病收費?或是在行政院之追加預算中予以考慮疫情之補貼? 我另外聽到朋友知的情況:有診所因為病人及收入減少,想要減少開店之天數,但是,据說一個診所要合乎衞福部之健保規定,每星期不能少於開業二十幾天? 所以,如何解釋為什麼台灣二月份比一月份之流感,顯著少了那麼多?台灣人二月份之行為,比起一月份及以前,是有多了什麼防範的上不同呢? 歐美國家,在二月份之流感,是否聽說有比一月份以前,有如此顯著的降低呢?如果沒有,則他們的不變行為,和台灣的改變行為,主要是什麼行為? 如果這些降低,被推斷主要是因為台灣人比較怕到而很多人戴上口罩,則人民多戴口罩若證明可以顯著降低流感,則有沒理由說因為流感和肺痰是需要完全不同的防禦,所以戴口罩對防肺炎沒管用呢? 如果戴上口罩沒用,那為什麼豈止台灣,甚至歐美之醫院,都強調要其醫院人員要戴上口罩防禦呢? 還有,疫情已快兩個多月了,航空公司也飛了許許多多的航班了,現在有聽到很多空中服務員染了新冠肺痰嗎?如果有,則航空公司及空服員群體,還敢這樣飛來飛去了兩個月嗎?如果空服員沒有大批染疫是真,那他們是靠什麼保護他們到現在的呢?難道光靠勤洗手而已嗎? 認為戴口罩沒用的人,看你是否有理由可以滿意服人的回答我上面的問題看看? 還有,記得在那一,二月份之台灣流感比較新聞上,還特別指出,在此期間因流感而死亡之病例中,沒打流感疫苗者,佔了百分之八十以上,所以,對於每年對打流感疫苗有懷疑而不願打者,是否可以好好看下數據! 我等著不信邪的強人及聰明人,來重重的反駁我? 洗耳恭聽!

口罩不是百分百可以防病毒 但如果戴口罩可以防90%的話,二方都戴就是90%+(100%-90%)*90%=99%了.

新加坡也是不戴口罩的 說法是健康的人不戴 我並非指新加坡戴不戴口罩,是指新加坡對待疫情的態度和政策,不可能和英國一樣。

英國先承認自己防疫能力不足,醫療人力物力資源短缺,人民防疫觀念差,再來倡導這種佛系或無為而治的做法,才比較合乎邏輯。 如果今天在台灣或新加坡,甚至在日韓,怎麼可能說得通呢!? 新加坡也是不戴口罩的 說法是健康的人不戴

談口罩的效用,如果只提「病毒可以穿過口罩,所以口罩沒用」,我認為這是見樹不見林的說法,可能也沒有真正了解口罩的功能。一般醫療用口罩不是在防病毒進入,而是在防飛沫進入。呼吸道病毒的傳染一個主要的傳染途徑是近距離的飛沫傳染,因為病毒本身無法移動,要沾附在飛沫傳播。大部分的飛沫顆粒在10微米以上,一般醫療用口罩的纖維直徑在5微米左右,而病毒多在0.3微米以下,所以如果病毒都是單獨在空氣中飄,那口罩的有效率確實不會很高,但是病毒大多數是附在飛沫,醫療用口罩可以阻絕大部分的飛沫,間接的阻止了病毒的侵入。就算單獨在飄的病毒,也可能會因為纖維的靜電作用而被纖維擋住。 人在打噴嚏,咳嗽的時候,飛沫最集中的地方是在1,2公尺範圍內,所以有帶菌的人,病毒濃度最高最有感染危險的的也會在那個範圍裏面。在室內難以分散人群的場合,譬如巴士,捷運車箱裡面,口罩是可以起一定的保護作用的。戶外空曠的場合,那當然就比較無所謂,戴不戴不會差太多。 2003年的SARS,許多防疫專家也都認為戴口罩是當年抗SARS重要的一環。SARS一樣也是以飛沫傳然為主。 當然這是假設有正確配戴的情況下。如果沒貼合臉,留了空隙,那效果就大打折扣了。此外戴口罩不是取代個人的衛生習慣,而是加強防護的措施。勤洗手,盡可能的不碰眼口鼻當然還是很重要。 口罩不可能100%有效提供保護,但是流感疫苗的效率也只有40%-60%而已,我們不會因為疫苗無法100%防流感,就不鼓勵打疫苗。未來如果新冠病毒疫苗真的出來了,也不太可能是100%可以保護的,因為病毒會繼續突變。 現在全世界都在鬧口罩荒,所以WHO建議戴口罩的話也不會有實質效果,反而可能會因為買不到而增加更大的恐慌。所以各國也只能根據他們自己的國情和資源來做。歐美人普遍沒有戴口罩的習慣,對於戴口罩跟我們東亞地區有很不一樣的認知,所以適合國情的方式就是宣傳social distancing。這概念說穿了,其實也就是在降低因為近距離遭到被飛沫感染的風險。

英國先承認自己防疫能力不足,醫療人力物力資源短缺,人民防疫觀念差,再來倡導這種佛系或無為而治的做法,才比較合乎邏輯。 如果今天在台灣或新加坡,甚至在日韓,怎麼可能說得通呢!?

因為全世界口罩產量不夠。 所有的東西供應量是有極限的。 武漢肺炎是個可怕的肺炎,但是如果醫療體系有餘裕,致死率不會高到嚇人;可是,現實上,醫療能提供的量有限,那些超過負荷的地方,致死率就節節上升。

其實我蠻贊同英國首相Boris Johnson的想法,當群體內有70%以上的人有了抵抗力,這個病毒就玩不下去了,因為大家都有了抵抗力,病毒就被大家的抵抗力殺死了,至於沒有抵抗力的,宿主都已經被病毒殺死了,病毒沒了宿主,所以沒多久病毒就跟宿主一起死了。所以最後戰勝病毒。 但我知道我這樣講,一定又有人會罵我。 純粹討論, 沒罵人的意思 :) 這個做法給我的感覺很落後, 好像去到沒有科技的時代, 物競天擇, 從原始的角度看可能沒什麼問題, 但我覺得每一條生命都很寶貴, 可以救的就應該救, 可以阻止傳播就阻止, 如非到沒辦法的階段都不希望用這個方法. 看到意大利的醫療體系爆煲, 要先救年輕人, 老人家就要等, 到最終可能真的有 70% 以上的人有了抵抗力, 但當中不知死了多少老人家體弱的人.

其實我蠻贊同英國首相Boris Johnson的想法,當群體內有70%以上的人有了抵抗力,這個病毒就玩不下去了,因為大家都有了抵抗力,病毒就被大家的抵抗力殺死了,至於沒有抵抗力的,宿主都已經被病毒殺死了,病毒沒了宿主,所以沒多久病毒就跟宿主一起死了。所以最後戰勝病毒。 但我知道我這樣講,一定又有人會罵我。 我也覺得英國這説法在理學上來説是有點道理,因為也防不完的,除非別呼吸了,但就也是捨不得有人因此生病受罪或最後離世就是了

我覺得應該帶口罩, 因為無病徵的患者會傳染別人, 而死亡率在疫情一天未完一天都未能清楚計算, 以意大利為例, 單看這幾天的數字, 死亡率是 7% 左右, 在某些國家死亡率卻很低. 另一原因是, 帶口罩可減少傳播, 對老人家來說特別重要, 年輕的染病很快痊癒, 但把病傳給家裡的老人家怎辦? 還有, 在香港有康復的人, 肺功能下降了 20%, 暫時我們還未知道這個病的康復者會有什麼後遺症. 不過, 不帶口罩有很多原因, 買不到, 貴, 帶了呼吸道不適, 皮膚敏感, 盡量就是不要歧視沒帶口罩的人, 而沒帶口罩的人, 一定要在打噴嚏, 咳嗽的時候用紙巾蓋住自己的口鼻. 我看過有人打噴嚏前除下口罩, 沒用紙巾蓋住自己的口鼻, 跟沒帶口罩沒分別.

別忘了還有恐怖組織這東西,殺傷力也很強,另外很多國家就民情安全環境上來説,跟台灣是不同的.....簡單説各國治安或犯案手法,不盡然像台灣,大多搶銀行的才會用口罩,所以我們覺得掛個口罩沒啥大不了,畢竟搶銀行不多。 當然歐美人多地廣也沒這習慣....一時也難改,至於口罩的效果多少一定是有的,但我很好奇伊斯蘭國家,和中東國家大多國民都包緊緊,確診數不知是否少一些...

對於年輕人跟健康人殺傷力不大,但是萬一家裡有體弱的老幼,就是怕傳染給其他人! 其實我蠻贊同英國首相Boris Johnson的想法,當群體內有70%以上的人有了抵抗力,這個病毒就玩不下去了,因為大家都有了抵抗力,病毒就被大家的抵抗力殺死了,至於沒有抵抗力的,宿主都已經被病毒殺死了,病毒沒了宿主,所以沒多久病毒就跟宿主一起死了。所以最後戰勝病毒。 但我知道我這樣講,一定又有人會罵我。

對於年輕人跟健康人殺傷力不大,但是萬一家裡有體弱的老幼,就是怕傳染給其他人! 現在對於後遺症算是完全沒有掌握 即使是年輕人 也可能會留下嚴重的病根

對於年輕人跟健康人殺傷力不大,但是萬一家裡有體弱的老幼,就是怕傳染給其他人!

還是有很多國家或當地文化,認為只有生病的人才戴口罩。 而且很多國家或地方,口罩數量不夠或太貴大家買不起。 如果當家的要大家都戴口罩,恐怕會發生難以預料的集體恐慌和混亂。 但我還是覺得,如果有口罩且處在風險較高的環境,還是要戴起來。誰能確定自己或別人當下有沒有病毒?有沒有傳染力?是不是還在潛伏期? 每次看到報導外國人看到戴口罩的人就嘲笑、霸凌甚至動手的新聞,就很氣憤,他們不過就是沒能力自保產生的自卑或莫名優越感轉化的歧視偏見,非常的OOXX

1期望WHO? 有沒有搞錯? 別期望 學中國送他幾億直接命令WHO比較快 2歐美人 不是被恐攻嚇破膽 戴口罩認為你怕被辨識出來 一定有問題 就是認為有病才需要戴口罩 避免傳染別人的觀念深根地固 很難改變 3 中國人一直是自保賸於保他人的自私觀念 才會拼命搶口罩 不用政府宣傳 每個人都會自動口罩 台灣人也是這種心態 才會這次防疫 優於其他國家

原因: 1.普通口罩(surgical mask,SM) 對保護健康的人受病毒感染作用不大(病毒小於400nm)。感染病毒的人或曾與患者接觸的人戴SM可輕微减少(不能杜絕)因咳嗽或噴嚏傳染他人。 2.口罩會防礙呼吸及刺激皮膚(尤其傷害運動人士及已有呼吸病人士)。戴口罩不等同於戴腰帶或手飾(身心害處極少)。每人每刻公眾(不計私人)地方戴口罩等於所有食肆要結業。 3.口罩帶來環境污染。中國內地現每天製造一億口罩,絕大部份供應恐慌的人。 4.現在Covid-19的死亡率大約是0.7%(南韓大約250,000人大規模測試比較有代表性,新加坡死亡率0%)。普通流感死亡率大約0.1%。恐慌程度不成比例。 5.Covid-19(像普通流感)死者絕大多數是老弱及長期病患者。健康人士(尤其非《高危》者)受感染而死亡機會微乎其微(低於0.002)。 6.Covid-19(像普通流感)長期存在的機會極高(或變成季節病,適當天氣濕度重現)。戴不戴口罩沒有分別(分別可能是減慢傳染的速度)。當我們看見愈來愈多患者痊癒(傳媒少報導)及很多很多極輕微(不用入院或住院)的個案,各國很多有害措施或會停止。 7. 疫苗及治療葯物是停止不成比例恐慌的最佳方法。 我是健康的人,從沒因Covid-19買及戴口罩。 每年有大約有9,000,000人(每天25,000人)因飢餓而死亡,有錢國家及人士有沒有像對待Covid-19這麼緊張。 可是Covid-19的感染者剛開始是有可能是輕症或無症狀 如果不戴口罩的話 是會傳染給其他人的 我覺得搭乘大眾交通工具以及在密閉的公眾場合 戴口罩還是有其必要性 以降低被他人傳染或傳染給他人的可能 對付新型的病毒傳染病 減緩傳播的速度也是很重要的 這會爭取更多時間讓人類找出比較好的因應方法

戴心安的,去一趟Costco(台灣的),好多人戴口罩啊!但最好笑的是,試吃攤前,一樣排一堆戴口罩的,但拿到試吃的,脱下口罩,吃一吃,再戴回去,好好笑的畫面。(上個月看到的畫面,現在不知如何,若有誤,請訂正,合先敘明。):$

你對於疫情的看法/論點,我個人也是持類似看法。不過戴口罩(醫療用)還是有其功能性,在某些區域場所(大眾公共運輸、人多的地方......)還是得保護自己,在一般情況情況之下,我也選擇不戴口罩,有時候戴口罩是讓別人心安也是一種禮貌。

原因: 1.普通口罩(surgical mask,SM) 對保護健康的人受病毒感染作用不大(病毒小於400nm)。感染病毒的人或曾與患者接觸的人戴SM可輕微减少(不能杜絕)因咳嗽或噴嚏傳染他人。 2.口罩會防礙呼吸及刺激皮膚(尤其傷害運動人士及已有呼吸病人士)。戴口罩不等同於戴腰帶或手飾(身心害處極少)。每人每刻公眾(不計私人)地方戴口罩等於所有食肆要結業。 3.口罩帶來環境污染。中國內地現每天製造一億口罩,絕大部份供應恐慌的人。 4.現在Covid-19的死亡率大約是0.7%(南韓大約250,000人大規模測試比較有代表性,新加坡死亡率0%)。普通流感死亡率大約0.1%。恐慌程度不成比例。 5.Covid-19(像普通流感)死者絕大多數是老弱及長期病患者。健康人士(尤其非《高危》者)受感染而死亡機會微乎其微(低於0.002)。 6.Covid-19(像普通流感)長期存在的機會極高(或變成季節病,適當天氣濕度重現)。戴不戴口罩沒有分別(分別可能是減慢傳染的速度)。當我們看見愈來愈多患者痊癒(傳媒少報導)及很多很多極輕微(不用入院或住院)的個案,各國很多有害措施或會停止。 7. 疫苗及治療葯物是停止不成比例恐慌的最佳方法。 我是健康的人,從沒因Covid-19買及戴口罩。 每年有大約有9,000,000人(每天25,000人)因飢餓而死亡,有錢國家及人士有沒有像對待Covid-19這麼緊張。

如題 可能想的比較簡單.我觀察全球都會聽WHO的.如果由WHO來給予建議.或許全球疫情可以得到一定控制.已淪陷的至少不會再傳染那麼快. 像台灣人民的動作很快.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 但我們不在WHO所以也無法做太多干涉 我的想法很單純.只是希望疫情趕快平息下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