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英汉翻译中的角色转换 -

發布時間: 2020-07-24
推薦指數: 3.010人已投票

您即將離開本站,並前往英汉翻译中的角色转换 - 背包客栈

確認離開返回上頁

請問您是否推薦這篇文章?

延伸內容

我本身是學語言學的 這篇文章讓我受益良多!! 能夠有幸看見這篇論文 真是太幸福了!!! 加到收藏!!(G)

在旅遊中我們不可避免的遇到一些外籍人士,怎麼樣和他們交流只是一個很大問題,我覺得在湖南職稱論文中心里有一篇文章寫的很好和大家分享一下。為一種雙語藝術,翻譯是從一種語言到另一種語言的轉換。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奈達提出的形式對應翻譯基本上以原語為中心,力求使接受語中的資訊盡可能地接近原語中的各種成分,最大限度的顯示原文中的形式和內容,努力再現多種形式因素。然而,翻譯並不是從一種語言到另一種語言詞和詞的單純轉換。由於任何一種語言都局限于自己特定的文化背景中,它們各自在其淵遠流長的歷史中形成了獨有的表達方式。同時,使用不同語言的讀者也形成了對自己所屬語言系統獨特的表達方式的習慣性。因此,相同的思維內容可以用不同的語言負載,這並不意味著原語和譯語間在形式和語境上有完全相同的意義。紐馬克提出,在譯入語允許的範圍內,盡可能地使譯文從語義和句法上接近原文,將原文確切的上下文意義翻譯出來,進行“語義翻譯”。   各語言的表現形式上存在紛繁複雜的差異性,這就要求譯者在不涉及特殊文化背景因素的情況下,用譯語意義代替原語意義,“重組原語資訊的表現形式,從與原語不同甚或相反的角度來傳達同樣的資訊”(柯平,1995),這就是所謂的視角轉換。這種翻譯方法使得譯文更符合譯語習慣,同時也更好地傳達原作資訊。   一、正反轉換(Negation)   正反轉換是最主要的視角轉換類型之一, 意即對那些正面譯不通順的英語表達從反面來譯,從反面譯不通順的從正面來譯,出於對譯語優勢、可接受性和可讀性方面的考慮,而捨棄形式方面的意義對等,保留內容方面的意義對等。   ①He manifested a strong dislike for his father’s business.   他對他父親的行業表示強烈的厭惡情緒。   由於英語是粘著語,可用否定詞綴來表示否定意義,如句中dislike的dis-詞綴,而漢語是孤立語,如果只是加上諸如“不”“否”“毋”類否定字眼則會影響譯文的流暢。因此譯文轉換視角,將dislike 譯為“厭惡”。   ②APEC will have to be non-discriminatory and it will have to seek to be open rather than closed in its approach..   亞太經合組織必須一視同仁,並且在態度上必須是開放而不是封閉的。   Non-discrimination的譯法與上例相同。此例中還將rather than反譯説明,這類暗含“肯定一方否定另一方”意義的片語,又如 “more than” “better than”這類片語,多半需要譯者轉換翻譯角度來表述原文意義,使譯文更加流暢。   ③His explanation is far from being satisfactory.   他的解釋絕不能讓人滿意。   ④His answer is beside the mark.   他的回答文不對題。   ③④例都將原文的介詞或介詞短語譯為否定,可以遵循這種譯法的介詞還有from, off, of, in, without, for, above, beyond, past, out of, against, beside等等。   英語中還有的説法本身就與漢語的説法相反,因此必須進行適當反譯,適應漢語讀者的語言習慣。如:   ⑤You’re to answer for it.   唯你是問。   ⑥But we are getting ahead of the story.   可是我們已説到故事的後面去了。   ⑦In the vestibule below was a letterbox into which no letter would go and an electric button from which no mortal finger could coax a ring.   在下面的走廊里,有一個信箱,從來沒什麼信件往里塞,還有一個電鈴,恐怕只有鬼才按得響。   由此可見,關於視角的正反轉換不僅包括肯定與否定的轉換,還包括意思相反或相對詞語之間的轉換。如例句⑤中answer本意是“答”,卻譯為“問”,一問一答正好是一組反義詞。同理,例⑥中一“前”一“後”,例⑦中的“人”和“鬼”也構成了意思相對片語。   正反轉換僅停留在肯定和否定,正向和反向意義之間的相互轉換層次上,而視角轉換的涵蓋面要大得多。它既可以指肯定和否定之間的相互轉換,也可指其他與原文不同或相反的表達角度。   二、形象轉換(Shifts of Image)   在成語和比喻修辭的翻譯中,視角轉換常體現在形象轉換中。形象的轉換是指將原語中不符合譯語文化的形象轉換為譯語文化中慣用的形象,使讀者不致產生理解上的困難或誤解。   ①fish in the air 水中撈月   ②make a wild goose chase 緣木求魚   這兩例分別將“魚”轉換為“月”,“鵝”轉換成“魚”,自然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翻譯的靈活性,以便與中國讀者更好的接受原語成語。   ③drink like a fish 牛飲   此例舉出了一個中英語言文化上的差異,原文是指喝得又快又多,但如果譯成“像魚一樣喝水”則顯得生澀難懂,不符合漢語的習慣表達。譯為“牛飲”則既未改變原文意義,又以“牛”的形象作為補償,沒有減損原文的比喻誇張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英語的習慣表達在形式形象上與漢語極為相似,是譯者很容易聯想到漢語的習慣表達,如   ④move heaven and earth   很容易聯想到漢語的“翻天覆地”,但它的實際意義是“想方設法”。這説明在視角轉換的過程中也應注意表達得體,正確理解原文含義。   三、虛實轉換(Abstraction and Specification)   為了更好地傳達原文資訊,視角轉換還體現在有些情況下,英文虛寫的必須實譯,或者英語實寫的地方漢語虛譯,從而降低語言差別給翻譯帶來的損失,是譯文產生同樣的效果。   ①I was practically on my knees but he still refused.   我幾乎是苦苦哀求,但他依然拒絕。   ②The matter was finally settled under the table.   事情終於私下解決了。   例中分別將knee和table兩個具體形象轉換為抽象的引申概念,簡單明瞭。如果將原文組字譯出,譯文便會顯得冗長呆板,缺乏靈活性。   ③A real good friend should be one offering timely help.   真正的好朋友應該是雪中送炭。   ④When she was ill, she wouldn’t swallow so much as a drop of water.   她往日得了病,茶水也不能喝一口.   句中的help和water與譯文中的“雪中送炭”和“茶水”相比都是抽象概念,是譯文更符合譯入語——漢語的閱讀、理解、欣賞、認知等習慣。www.hnbww.com   四、有些英語句子的翻譯需要轉換視角,是出於某種修飾目的,突破原文的形式,表示強調或減弱或暗含一些貶義,對原文中難以譯出的語氣和效果進行補償。這種視角的轉換和正反轉換有些類似,但其視角轉換的目的在於對原文語義的補償,而不是單純的增強譯文連貫性或可讀性。   ①He is coming.   一般譯為“他會來”略顯平淡,為了強調語其可轉換視角,變為一個雙重否定句,即“他不會不來”。同樣,句中如有明顯表示絕對概念、最進階意義的詞也可以此辦法譯為雙重否定句。   ②It was absolutely necessary to interrupt him now.   現在非打斷他不可。   另一些句子為了強調語氣,則變為反問句或感嘆句,如   ③He was in no sense an innovator.   他哪是什麼發明家?   總之,在英漢翻譯中,歷來將“信達雅”作為評判譯文優劣的三原則,漢語及英語在結構特點、思維邏輯上存在的差異,使得對原文從形式及意義上完全對等的翻譯往往是不存在的。視角轉換的翻譯方法對於增強譯文的連貫性、可讀性具有很大意義,並能有效補償原文中難譯或不可譯成分,獲得盡可能接近的語言效果。 希望大家每個恩都有一個愉快的旅程。(原文地址:http://www.hnbww.com/Translates/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