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年來國際民航組識首度邀請「特邀貴賓」身分出席大會

發布時間: 2013-09-14
推薦指數: 3.010人已投票

等42年 台返國際民航組織 「特邀貴賓」身分出席 開先例 2013年09月14日 42年來國際民航組識首度邀請我參與大會。。 【李姿慧、王家俊╱台北報導】交通部和外交部昨聯合宣布,國際民航組識理事主席已致函我民航局長沈啟,邀請沈啓率團以「特邀貴賓」身分,出席下旬在加拿大蒙特婁召開國際民航組織(ICAO)大會,創下我退出聯合國42年來,ICAO首邀台灣與會、並為我首開「特邀貴賓」的先例。 沈啟說,此舉可使台灣與國際飛安無縫接軌,取得第一手的飛安資訊,有助提升旅客安全。 「中華台北」名義 國際民航組織(International Civil Aviation Organization,簡稱為ICAO)是聯合國下的專門機構,負責制訂各種航空標準及作業程序;我爭取以觀察員身分參與ICAO大會多年,直到6月獲美國表態支持,全案才有突破性進展。 交通部次長陳純敬昨說,ICAO理事會主席Roberto Kobeh Gonzalez周三致函民航局長沈啟,邀請沈率團以「中華台北」名義及理事會主席「特邀貴賓」身分,出席9月24日到10月4日舉行ICAO大會。 列席都不能發言 外交部次長史亞平說,這是42年來台灣首度獲ICAO主動邀請與會,不但是重大進展,也符合我尊嚴參與的原則;依ICAO規定,要成為大會觀察員只有兩類,一是非締約國,須獲聯合國會員國共識,但現尚無共識,二是國際組織,但我不是國際組織,因此才有這次「特邀貴賓」的創意安排。 史強調,觀察員和特邀貴賓參與大會的方式和待遇相同,只是名稱不同,列席時都不能發言;仍將持續爭取以觀察員身分參加。 傳申請採訪被拒 沈啟說,未加入ICAO前,我取得相關國際飛安資訊都會落後半年到1年,參與大會後將可有效掌握國際飛航標準制訂的方向,獲取第一手重要飛安資訊。 但昨也傳出我駐外記者向ICAO申請採訪證,被該組識以「一個中國政策」為由拒絕;台灣新聞記者協會會長陳曉宜痛批,此舉嚴重侵害記者採訪權,昨已行文聯合國提出嚴正抗議。 史亞平說,將協助台灣媒體申辦ICAO大會採訪證,或許人數會有限制,但絕對會有適當安排。 國際民航組織 小檔案 ◆創立:1944年成立,總部設在加拿大蒙特婁 ◆組織:聯合國下的專門機構,現有191個會員國;每3年舉行一次大會 ◆任務 .發展航空導航的規則和技術 .制訂各種航空標準及程序,以及航空事故調查規範 .預測和規劃國際航空運輸的發展,以確保航空安全及航空業有秩序的發展 資料來源:民航局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30914/35294064/%E7%AD%8942%E5%B9%B4%E5%8F%B0%E8%BF%94%E5%9C%8B%E9%9A%9B%E6%B0%91%E8%88%AA%E7%B5%84%E7%B9%94

請問您是否推薦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