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背包客的後顧之忧?

發布時間: 2007-07-25
推薦指數: 3.010人已投票

看见很多外国人被起一个大背包就是到处去背包行, 4-5个月的也有,几年的也有, 有时候就在想,他们哪来的钱? 如果是赚了几年的钱,然后辞了工作去流浪的话, 等钱用完了再回来工作, 那,找不回和之前一样好的工作呢?或甚至是和job field脱节了呢? 如果回来后不介意做一些比较低薪的工(找到工的话), 然后赚几年有去另几年的背包旅行,把钱花。 这样反反复复的,他们如何安排自己在没有工作能力或没有旅行体力后的生活呢? 很想知道应该怎么好好的安排一个长期背包旅行者的前途。 或是有另一些更好的方法可以完成这样的一个梦想?

看见很多外国人被起一个大背包就是到处去背包行, 4-5个月的也有,几年的也有, 有时候就在想,他们哪来的钱? 如果是赚了几年的钱,然后辞了工作去流浪的话, 等钱用完了再回来工作, 那,找不回和之前一样好的工作呢?或甚至是和job field脱节了呢? 如果回来后不介意做一些比较低薪的工(找到工的话), 然后赚几年有去另几年的背包旅行,把钱花。 这样反反复复的,他们如何安排自己在没有工作能力或没有旅行体力后的生活呢? 很想知道应该怎么好好的安排一个长期背包旅行者的前途。不要用一般人的思考邏輯去看這件事情!! 或是有另一些更好的方法可以完成这样的一个梦想?

我的澳洲白人女性友人曾向我介紹,"一般情形"是:年輕人專業學校畢業後,工作一兩年,存了一些錢,買一張環遊世界的機票,買一本導遊書<如lonely planet>然後背個背包出發作一生中唯一的<Big trip>,約半年或一年甚或兩年回國,又再找工作,念大學,成家立業生子,此後就只能在有限的假期中攜家帶眷做定點旅遊. 唉,一般人一生不都是如此嗎? 噢,一般白人國家的國民所得比我們高的多.還要加入新加坡香港南韓......當然民富國強護照當然也好用多了,中華民國簽證費用是1500台幣,窮國家的人要事先聲請,還得先訂旅館.....有可能還不給<如印尼柬埔寨......>,但富國如美國法國英國.......全可免簽入境.一毛都不用花. 要想一輩子自由自在當背包客,我想一定是得捨得不去賺錢. 哦,對哦, 我也有聽說過很多外國的大學生就是以延畢一兩年的時間去做世界環游, 因為外國的政府給學生的福利很好,學費生活費在大學里都是政府供的. 直到你畢業為止. 當然,他們畢業後出來工作交的稅務就比較高了. 我們上大學還得借貸,不然就自付呢. 延畢就花更多錢.

很想知道应该怎么好好的安排一个长期背包旅行者的前途。不要用一般人的思考邏輯去看這件事情!!<---那如何呢?

很想知道应该怎么好好的安排一个长期背包旅行者的前途。不要用一般人的思考邏輯去看這件事情!!<---那如何呢? 大哉問! 不過我越看越不明白. 你是問作了一個長期背包客之後如何有"前途"嗎? 還是如何能成為可以長期旅行的背包客! 算是前者吧, 后者也是个满重要的问题。。。 但我问的重点是如何有“前途”并安排自己度过不再旅行的日子。因为没有在工作,回来后找工难。 (不是每个人能做到什么专业撰稿、翻译、写书、摄影的) 非常贊同有關去親自體驗的人生. 但是有朋友說這是不負責任的行為, 因為還有父母要照顧,怎麼可以一走了之, 然後也沒有考慮到往後老來的日子沒有經濟能力了. 要怎麼過? 唉~ 整个人在那边很挣扎又矛盾的。

這問題和社會和個人的價值觀有關。 單以職場的問題來說,如果中斷半年或一年,會對未來前途有決定性的影響的話。 那這份工作,或這整個職場環境,不只對決定長時間旅行的人來說是項嚴苛的考驗。 對懷孕生產,對生病,對有其他事情而中斷工作的人來說,也都是一樣。 或許,我們所處的社會環境裡,價值觀並不會因為單一個人價值觀的改變而改變。 但我們對自己的價值觀還是有百分之百的自主權力。 而旅行,也正是讓自己從不同角度看事情的方式之一。 反過來說,我們如何看待工作對我們的價值呢? 其實要說現在的工作會決定前途,不說如個人對待工作的態度和對自我的要求會決定前途。 小眼睛先生

謝謝小眼睛先生的回答. 果真讓我深思了一番... 但是,畢竟要做那些決定,還真是挺困難的. 所以我很佩服能夠做到的旅客們. 那,有沒有真的有些比較實際的解決方案呢?

看见很多外国人被起一个大背包就是到处去背包行, 4-5个月的也有,几年的也有, 有时候就在想,他们哪来的钱? 如果是赚了几年的钱,然后辞了工作去流浪的话, 等钱用完了再回来工作, 那,找不回和之前一样好的工作呢?或甚至是和job field脱节了呢? 如果回来后不介意做一些比较低薪的工(找到工的话), 然后赚几年有去另几年的背包旅行,把钱花。 这样反反复复的,他们如何安排自己在没有工作能力或没有旅行体力后的生活呢? 很想知道应该怎么好好的安排一个长期背包旅行者的前途。 或是有另一些更好的方法可以完成这样的一个梦想? 有一點你沒想到 那些人很多是歐美人,一個月的所得是我們的好幾倍。(當然物價也是) 一個很普通的美西上班族一個月薪水稅前3000USD。如果完全不花也未稅的話。省一點東南亞就能獃一年多了。印度非洲可能可以獃更久。 至於其他的問題.. 生命自然會找到出路:p 今年..我第4次因為要去旅行辭職了(u) 希望這是最後一次..

外國人的薪資都很高呀..我之前去北卡,我記得那時有問,工廠人時薪至少差不多15美元,如果是office 主管週薪有二仟,看什麼職位...更多也有呀... 真好,人家領美金,我們領台幣呀.不過吃一餐也好貴,好幾百元台幣呀...

外國人的薪資都很高呀..我之前去北卡,我記得那時有問,工廠人時薪至少差不多15美元,如果是office 主管週薪有二仟,看什麼職位...更多也有呀... 真好,人家領美金,我們領台幣呀.不過吃一餐也好貴,好幾百元台幣呀... 不要見樹不見林阿.要弄清楚的是人家領的雖然是美金,但也是住在生活費高昂,税也比台灣重的美國.美國的官方貧窮線定義是個人所得一年低於9800 (台幣30萬出頭),這在台灣是很多大學起薪的薪水,但在美國過的很貧苦.時薪15美金,對台灣人來講聽起來很多,但在美國大概也就是過的去,存不了什麼錢.前面假設的$3000美金不花半毛,不繳稅,只是個夢想的假設而已. 週薪2000多,換算起來年薪也六位數了.那基本上也是花了一段時間爬到一定的位置,或是某些名校MBA或PHD的起薪.六位數的薪水在美國是很多人夢想的高薪.比例很低,尤其在生活費較低的州(北卡也是較便宜的州),6位數子薪水更不容易,不是路上隨便問一個人就有那樣的薪水.更極少是那些背著背包在國外到處旅遊的小夥子們的之前薪水. 當然領了美國一般中產階級的薪水,只要願意生活的非常儉樸,是可以存些錢到便宜的國家花好幾個月,不過實際的情況是大部分美國人一樣也會隨著自己薪水增加而增加日常生活的享受,所以很多人還是一樣存不到錢(美國人的儲蓄率是超低的),信用卡生意在美國真的是超級興隆.所以不要以為那些長期在國外玩的美國人一定就是荷包滿滿去旅行,就算背後有一身的卡債你也看不出來. 一個國家的生活消費,還有當地消費或儲蓄習慣都是要考量的,而不是用台灣的消費水準和傳統的儲蓄概念去看美國人表面上好像很高的薪水.

對對!其實很多美國人平常花錢如水流,他們是live pay check to pay check的另加信用卡碌爆一張又一張。逢星期二、三沒錢吃飯是常事,大部分的人逢星期三、四引頸期盼發薪支票。所以逢星期四、五銀行生意特別興隆。 看電視上的游戲節目,獎金可得USD5000元,對我們亞洲人來說還可以,對他們美國人可說是一筆大錢了。 另外現在很多年輕人大學一畢業就背了一身債 (student loan+大學時亂刷卡),所以很多都是空心大佬倌。

以前曾想過幾個笨思路 一是學習在大多數國家皆能維持生計的技能 例如從簡單的擦皮鞋、賣勞力到國際廚師、國際調酒師這種國際性認證 這難處是前期很難,工作不固定。 二是工作性質必往返許多國家 例如旅遊業/航空業/航海業/跨國採購業, 這難處是難指定特定國家/地區/時間。 三是工作地點無須在特定地方 例如股票/基金這種投資或買賣,或是經營電子商店/商業站台等可以遠端完成的交易, 這難處是前者須有大額的成本,後者則往往利潤不高。

我剛好有認識幾個的背包客, 他們是英文語系國家的背包客, 到亞州國家來玩, 一待可以待一兩年, 他們會到當地的補習班教英文, 邊教邊玩, 不用花到老本. 個人覺得會英文真的很好, 連玩都可以很省錢. 羨慕 (Y)

我想 我們會矛盾在於身在台灣給我們的價值觀, 賺的錢多寡其實是看個人的,有的人4000塊當生活費,有的人要上萬!! 台灣越來越走向精緻化的國家,需要是時的創意,我想有創意跟"會生活"有很大的關係~ 我想,愛好旅行的人,生活這方面不輸給任何人的... so~ 其中價值衡量就在自己囉!!畢竟,生活還是比生活重要的~ just my mind ~(C)

幸福的人...可以在三十歲前做盡自己想做的事,三十歲後才為人生打算 旅行可以是富貴遊,也可以苦行僧腳走萬里背包遊;當然越富有可以走得越遠...環遊世界 長期背包客選擇長途之旅,大概不會是一時衝動吧! 我認識的投稿"旅遊版"作者,也多是長期背包客來的

在歐美國家, 旅行是為人生履歷表加分的一項,下個雇主不會因為你辭去上個工作後決定旅遊兩個月是'不負責任'的象徵. 再旅遊中所學習倒的, 通常不少於工作. 旅遊是個人的選擇, 老外都很了解也尊重. 這也就是為什麼歐美國家的年假都是1個月. 很多人都是連請的. 可惜的是, 在台灣的工作環境, 是不太允許這樣的事情的. 不過, 人生是操縱在自己手上的, 只要想做, 沒有什麼不可以的. 我自己從大學畢業到現在,每1-2年就辭職, 去旅遊, 唸書, 換不同領域的工作到現在10年後, 也沒有比大學畢業後留在同一個地方工作的人差. 重點是自己選擇走那條路, 自己開心最重要. ; ))

請問您是否推薦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