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行李箱上十年,家當只剩15公斤,卻總住月租6萬的泳池別墅

發布時間: 2019-09-01
推薦指數: 3.010人已投票

在這個旅行方式日新月異的年代,不是說家當多就表示有前途,行李重只是表示物質欲望高,無法斷捨離而已。 所以不要用行李重量來衡量一個人唷,他搞不好只是搬家不需要帶這麼多東西而已。以下介紹一對旅居夫妻,他們是我們仰望的目標,也是鼓勵我們不斷探索世界,享受旅居人生 2898304 背景介紹: 身分:紐西蘭夫妻,雙雙邁入40歲,旅居世界十餘年。 工作:一同創業十五年,公司採遠距管理模式,不需要進辦公室,因此他們一邊環遊世界,一邊管理公司。公司月入百萬美金,目前正在賣公司,準備再創業。 房子:依照他們的觀點,拿錢買房子投資得好的話,要等十年才賺得了40%。拿錢投資公司,營運得好一年就能賺回50%,幹嘛拿錢投資房子? 定居:世界那麼大,只在一個地方住一輩子太可怕了,只要走得動,終身不定居。 孩子:不不不,他們熱愛他們的旅居人生,孩子會毀了他們的自由,終身不生孩子。 進入重點: 在這對夫妻的旅居生涯中,他們搬家時只帶「真正的必需品」上路,什麼是真正的必需品呢?基本上來說,除了電腦、手機、錢、提款卡、充電線、護照、皮夾以外的東西,都是不必要的。依照這個準則,先把這些裝進行李箱,剩下的東西能不留就不留。 正常人搬家會有超級無敵多東西,因為要把電視機電冰箱都帶走,但是他們卻不需要,因為在下個目的地,家具和生活所需都被房東準備好囉。家具是一定有的,毛巾、床單、餐具、拖鞋,甚至雨傘也都會提供,有些還會提供電腦、果汁機、麵包機和除濕機,真正地一卡皮箱可以入住兩個月,那還需要帶什麼呢? 也因此,他們會選擇比較高級的別墅或是Airbnb來居住,畢竟越貴的住處東西會越俱全。東南亞的別墅還都會有泳池,甚至每天有人來換床單毛巾拖鞋。兩個月後,搬家時交出鑰匙歸還別墅即可,再前往下一個國家的路上一身輕,因為那裡的房東也都會準備好接待他們。 難不成他們一輩子都住飯店住Airbnb嗎?每兩個月換一個飯店嗎? 是得沒錯,正確來說是每兩個月換一棟別墅或房子住,至少他們目前的人生規劃是這樣子,只要走得動就繼續環遊世界。 沒有房子就沒有負擔,這裡說的不只是房貸,還有房子的裝潢費和維修費。如果要出租出去,還要時常迎合屋客的需求,他們又不住紐西蘭,為了租客而定居的話,成本太高了。住在別墅或Airbnb,水電網路瓦斯不用繳,冷氣暖氣吹到爽,屋況有問題房東隨時處理,不用修水管補屋頂,甚至不需要自己打掃房子,把時間和心力花在真正享受的事物上,體驗當地風土人情,專注經營公司,豈不妙哉? 冬天的衣服怎麼辦? 冬天?!不要去冬天的國家就好啦。又不是一年四季在同一個地方,只要在天開始冷的時候,搬到下個國家去,就不會有冬天行李的問題。 結論: 曾經有棧友說這種人生是Live out of a suitcase,是又如何呢? 有些人東西多,無法想像每兩個月搬一次家,但是這對夫妻就剛好東西不多,搬家起來超容易,也願意常搬家到世界各地住,自己做不到的事不代表別人做不到。當你能夠在一個地方停留兩個月而不是兩天的時候,能看得更多,體會得更深,閱歷得更廣。不需要去趕行程走斷腿狂打卡,只需要在下班後牽著彼此悠悠地走在美景下,不是很舒服嗎?旅居就該如此享受,不然幹嘛出國體驗人生咧? 這種另類的人生,也有美妙之處,絕少人能體會,但是身處其中會無法自拔。

人 愛怎麼過他的人生都可以的,那是那個人 喜歡也有興趣,金錢,時間都允許 ,沒有礙到別人的過他的生活方式,不用羨慕,嫉妒,或看到這樣的人生 甚至 就硬去學他們的旅遊天下的人生。 就如 這世上也有很多人 天生是喜歡固定活動一處範圍,一生喜歡自己的出生地,天生不愛旅行 到處吃吃逛逛, 其他人看了也不用去想 那樣的人是不是井底之蛙,或是有錢不會享受, 不去看外面世界 像是白活 之類什麼的想法。 旅行 完全是看自己有無 興趣和需要,不必人云亦云,不用比較,也不用勉強自己 看到人家去旅行, 自己也不想輸人輸陣 就非去旅行不可,更沒有大眾媒體 所寫的 必吃 必遊 必看必買 一堆莫名其妙的人生必要。 媒體的 『必吃 必遊 必看 必買 ?!』 很多是 故意置入引導 消費者去消費的。

1. 你很幸運或很厲害找到了一份"超級"高薪又不是太忙的工作 -->一直搬家住BnB成本很高,辦簽證買機票都會花很多錢, 搬家還很花時間. 不靠父母的狀態做到?? 對現在年輕人來說難上加難 。 2. 你的公司跟工作很特別,正常公司的HR如果知道你的情況,可能會列為有問題的員工(不穩定) 雖然外商很盛行remote office, 但很多職務不可能remote。本土公司更難, 銀行教育,工廠/製造業,商店,物流,哪個員工可以到處換國家或搬家 ...一個國家要是70%的員工 都Home base 就完蛋了。不可能一個國家的人全部都在寫程式或當Freelancer, 誰種米給你吃, 誰賣菜給你? 7-11不需有店員嗎? 3. 每個人適應新環境的能力不同,有的人對居住品質不要求,有的人很挑剔,但適應環境通常很費體力心神. 因為你現在年輕沒感覺,年紀越大, 適應力越差 4. 一般說來,年過50身體就會開始有些小毛病, 你現在年輕,遇到的人都很健康還有體力, 當你開始面對體能衰退跟不舒服時, 只會想安定跟醫藥費...然後開始後悔為何年輕不存錢,只顧享樂付房租給BnB. 5. 表面上看起來可以交很多朋友,但一天到晚搬家換國家住,很難交到真心的朋友。你的生活模式也會令身邊的人沒安全感,因為沒人想對一個 “沒多久又要離開的人”真心付出。落地生根才能建立真正的友誼圈。 最後,這種生活模式美其名為Digital Nomad, 但仔細像想想,跟四處流亡的逃犯類似 ...至於你的人生在逃避什麼,只有你自己知道了

人 愛怎麼過他的人生都可以的,那是那個人 喜歡也有興趣,金錢,時間都允許 ,沒有礙到別人的過他的生活方式,不用羨慕,嫉妒,或看到這樣的人生 甚至 就硬去學他們的旅遊天下的人生。 就如 這世上也有很多人 天生是喜歡固定活動一處範圍,一生喜歡自己的出生地,天生不愛旅行 到處吃吃逛逛, 其他人看了也不用去想 那樣的人是不是井底之蛙,或是有錢不會享受, 不去看外面世界 像是白活 之類什麼的想法。 旅行 完全是看自己有無 興趣和需要,不必人云亦云,不用比較,也不用勉強自己 看到人家去旅行, 自己也不想輸人輸陣 就非去旅行不可,更沒有大眾媒體 所寫的 必吃 必遊 必看必買 一堆莫名其妙的人生必要。 媒體的 『必吃 必遊 必看 必買 ?!』 很多是 故意置入引導 消費者去消費的。 非常同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和喜歡的生活方式 找出自己最適合的旅行方式,就是最美好的回憶

1. 你很幸運或很厲害找到了一份"超級"高薪又不是太忙的工作 -->一直搬家住BnB成本很高,辦簽證買機票都會花很多錢, 搬家還很花時間. 不靠父母的狀態做到?? 對現在年輕人來說難上加難 。 2. 你的公司跟工作很特別,正常公司的HR如果知道你的情況,可能會列為有問題的員工(不穩定) 雖然外商很盛行remote office, 但很多職務不可能remote。本土公司更難, 銀行教育,工廠/製造業,商店,物流,哪個員工可以到處換國家或搬家 ...一個國家要是70%的員工 都Home base 就完蛋了。不可能一個國家的人全部都在寫程式或當Freelancer, 誰種米給你吃, 誰賣菜給你? 7-11不需有店員嗎? 3. 每個人適應新環境的能力不同,有的人對居住品質不要求,有的人很挑剔,但適應環境通常很費體力心神. 因為你現在年輕沒感覺,年紀越大, 適應力越差 4. 一般說來,年過50身體就會開始有些小毛病, 你現在年輕,遇到的人都很健康還有體力, 當你開始面對體能衰退跟不舒服時, 只會想安定跟醫藥費...然後開始後悔為何年輕不存錢,只顧享樂付房租給BnB. 5. 表面上看起來可以交很多朋友,但一天到晚搬家換國家住,很難交到真心的朋友。你的生活模式也會令身邊的人沒安全感,因為沒人想對一個 “沒多久又要離開的人”真心付出。落地生根才能建立真正的友誼圈。 最後,這種生活模式美其名為Digital Nomad, 但仔細像想想,跟四處流亡的逃犯類似 ...至於你的人生在逃避什麼,只有你自己知道了 1. 未來我會分享機票住宿交通伙食娛樂的所有開銷,一個月只需要1000歐元左右,說實話,在台灣一個月我還得花超過1000歐元。開銷的大小,是個人可以決定的,Airbnb長期住宿有40%優惠,傳統航空 (不是廉航) 機票避開節假日出遊只要半價,旅居有很多不花冤枉錢的秘訣。 2. 我已經在同一個公司任職很多年囉,也不是freelancer是正職員工,我們公司全體員工都是remote,不是只有我啊,而且履歷上哪會寫remote不remote的,都嘛看在公司待多久,做過什麼大專案,KPI如何,專業知識什麼程度,問題處理能力,怎麼會有人去看你是上份工作remote不remote來決定要不要用你? 當然或許不是每個公司都有remote的職缺,但是願意開放remote職缺的公司也不少唷 3. 我現在是沒感覺,但是我提到的這對夫婦,他們已經邁入40歲了,身體還是很硬朗唷,當然希望我40歲了也能和他們一樣健康 4. 其實自從旅居後,我反而存的比在台灣更多錢,因為旅居的開銷比在台灣小,當然這是我個人例子,每個人情況不同。我上文提到的夫妻,他們存的就更多了,我多努力幾年朝他們看齊。身邊還有很多70幾歲的創業家,已經賣掉2個公司第3度創業,還是不退休繼續工作而且旅居世界,身體很硬朗。 主要不是有沒有存錢未來看醫生,而是平時有沒有保養身體,時刻監督身體是不是保持最佳狀態,預防勝於治療嘛 5. 真心這種事情真的很難說,有些朋友多年一見但是兩肋插刀,有些是天天見面背後插刀,所以用見面或是認識時間長短來斷定一個人是不是真心的朋友,太不準確了。不過我們很幸運,總是在不同國家都能遇到真心相待的朋友,真心是相對的,真心對人,別人也對會對我們真心。 順帶一提,我們有幾百個朋友和我們一樣旅居世界,所以常常在某個國家又會碰到熟人了,或是特別飛過去和他們見面。朋友百百種,相處方式也百百種,沒有說一定要落地生根才能找到真心朋友。 最後,為什麼一定要是流亡呢?流亡是被迫的,不過我們倒是自己決定要不要待在這個國家,也是自己決定要待多久,沒有被強迫。想逃避的倒是有,是那每天通勤打卡被關在辦公室的人生

請問您是否推薦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