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旅人回歸 長程旅行過後的沉澱,世界改變了你什麼?

發布時間: 2015-04-14
推薦指數: 3.010人已投票

絕大部分的旅遊書與旅遊文章,目的都在讓你起心動念,出發去旅行。生活遇到瓶頸時需要旅行,相愛的人需要旅行,放鬆的時候需要旅行,但旅行過後的生活,是不是只能回歸平淡,如果認為旅程結束後又只是回到了原點,那麼你的心其實根本沒有離開過,然而那些收穫,要如何應用回旅行過後的生活之中? 旅程結束後,真正的人生旅程才開始 一趟小旅行總是充電的來源,可以立即發揮作用對生活繼續充滿熱情,而一趟長程旅行卻極有可能需要好好的沉澱才能發揮能量。記得當時在畢業或離職後,滿懷期望的在gap year的日子裡,為自己規劃了好長一段時間的旅行計畫,也許是打工度假,也許到了海外做國際志工,也許是一個人的長程自助旅行,嘗試在這些旅行裡謙卑的看見不同世界與生活態度,一次次的打破了過往認為的理所當然,走進了世界也走進自己的內心,行囊裡越來越滿載著旅途故事,相機記憶卡裡的畫面串聯的是青春歲月裡的瘋狂與歡笑,覺得自己彷彿脫胎換骨了。 最難的不是出走,是回來以後如何面對 你帶著黝黑的膚色回來了,一開始的時候被自由度的改變感到有些不適應,作息與時間的應用不再完全自主,原本的生活軌道運作著相同的價值觀。你知道你經歷了世界的洗禮,但周遭的人並沒有,時間在大家身上各自發揮了不同的作用,看著身旁的親友們依舊專注的投入在規律的生活中,有人開始事業有成,還有一場一場的婚禮與小孩照片輪番上陣,從gap year回來後感覺真的跟大家產生了gap了。 不想回到出發前的起點,旅行時候的收穫,要怎麼產生對自我和對社會的改變,將這些能量轉換成規劃未來前進的動力,而不只是適應不良只好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發,旅行過後的我們到底要怎麼回歸? 理想的生活方式有一百種 每一種生活都是選擇 旅行的過程中,發現在世界不同的角落裡,人們用不同的方式用心過生活,有一套自己的生活哲學,並且樂在其中,原來理想的生活方式有這麼多種,沒有一種是適用於普世的標準。回來後,你更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不是堆積著別人的意見與經驗,而是透過旅程中不斷自我對話,理解自己的長才與興趣,給自己一個機會去創造不同階段的理想生活,讓心感到踏實與舒適,努力去接近最理想的狀態,找到更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把旅行時的勇敢帶回來 你擁有正向思考的信念 長程旅行對身心靈都有著極大的考驗,能夠經歷大旅行的人,相信自己是充滿冒險精神的,那時你什麼都得靠自己,除了自己,沒有人能為你的經歷負責,於是你咬緊牙關,一次次的在遇到困境時,克服心理的恐懼與不安勇往直前,最後總能安然度過,嘗到甜美的果實。把這份相信就能實踐的正向思考的信念帶回來,總是過關斬將的你,其實已經擁有強大的信念可以面對生活裡的一切挑戰。 將旅行的熱情轉換到你的工作領域裡 在玩樂的過程中我們總說:Work hard, play harder! 來證明自己的熱情能夠轉換,但旅程結束後,這份熱情是否也能再轉回原本的工作領域,就不見得那麼容易了。但回想在海外做志工的時候,生活簡單克難卻仍願意持續付出,成就感在海外變得比較大,所有的付出似乎比較有意義。回到工作岡位上的勞心勞力其實也是種成就,因為選擇你愛做的事情,也愛你所選擇,就是活在當下的最好驗證,把旅行時候的經歷變成工作上的養分與啟發,讓工作成就更好的生活。 不再抱怨現況,不滿意就改善 「每一件事情都是好事,如果不是,表示這件事還沒結束。」旅行的時候我們不太抱怨,因為旅行者不斷行進移動,找到了喜歡的地方就待下來,不滿意就離開去尋找更好的落腳處,總是果決地採取行動,前往更嚮往的目的地。然而面對生活也是如此,針對不滿意的事情,在必要時候做出有意義的改變,並且接受生活裡的不完美,不完美才能有空間繼續前進。 回歸的旅人,別過度懷念旅行時的美好時光,因為追夢的過程還沒有結束。 更多旅遊文章請見賣台份子的玩樂革命 (https://mytaiwanplan.wordpress.com/)

請問您是否推薦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