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其他國家廉價航空發展的規模 台灣人可以選擇的直飛航點真是少之又少 雖然可以透過轉機 但是還是增加不少成本 比如時間銜接的風險、托運行李被分多段計價 還是不如點對點直飛來得方便輕鬆 不知道最近會有什麼新的廉價航空飛航點 希望能越多越好,讓消費者受益 競爭少的結果,讓廉價航空故意把價錢踩得很硬 平常沒有促銷時來回機票費接近一萬是怎樣 以台灣飛日本為例 還是有非常大的調降空間 但目前都被日本人和新加坡人賺走了 東南亞的馬來西亞、菲律賓和印尼情況也類似 清一色都是外籍廉價航空在經營 只有泰國的廉價航空還沒想到可以來台灣海撈一筆 真希望有更多航點開發出來 增加更多選擇
最近有什麼新的廉航要直飛呀?
發布時間: 2015-01-29東南亞航線 大概除了新加坡以外 幾乎都不是以著眼於台灣的市場而設立 比較特殊的是台北-巴里島 不過我不看好這條航線 至於泰國線是否能海撈台灣人的錢 看看國籍的廉航經營就可知道 台虎航即將營運東京 胡志明 河內等航線 威航也會陸續開其他航點 拭目以待
台灣廉航能到的地點也不少了阿,至少國人最常去的幾個都有廉航在飛了。你不能拿那些有國內市場的地方來比。像泰國,馬來西亞,大陸,日本光國內線就有很多點能飛。然後東南亞國家有6億人口,區域里彼此交流密切,有雙向需求,距離又短,政策上天空開放程度高,自然彼此就有很多航線可開。台灣和東南亞之間的關係當然沒有這樣的程度,有市場潛力的也就是那些國人常去的點而已。 國籍的台虎和威航都是去年才開始而已,總不可能短短幾個月內就會有一堆航線。開航線要申請航權,能不能申請航權還要看兩國的航約,像兩岸,台港,韓國首爾,東京羽田都有限制,東南亞完全自由開放天空的也只有新加坡,泰國和馬來西亞。資源上當然還要有飛機,其他萬事俱全,飛機還沒交機也沒用。這些都有前置的準備和程序要跑,要花時間的。 但重點是兩家今年都還會跨大機隊,有新的飛機就要有新的航線飛,不會擺在停機坪當裝飾燒錢。所以今年一定會繼續有其他航線,而東北亞是他們年要投入的主要目標之一,所以就靜待他們的宣布了。 另一方面,消費者可以天馬行空的希望能飛那裏,航空公司可沒辦法做夢經營,只能根據數據分析有賺錢潛力來開航線,所以新航線的期望上也要切合實際。
我倒是很期待台灣跟越南的航線 已桃園為例,我家附近就好多越南人 台灣跟越南的關係也日益密切 如果這條線能撐起來 那就太棒了 另外一點,雖然台灣沒有國內航線的市場 就地理位置上是處於東北亞和東南亞的交界處 沒有理由成為亞洲廉價航空產業發展的邊緣地帶 或許可以以香港、新加坡為參考 政府也要多幫忙 在航約談判、簽證互惠各方面做努力 不是只以賺台灣人的錢畫地自限 要放眼亞洲,甚至全世界 也要靠大家多多支持捧場呀!
在商言商 除了嘴上說說虛偽的屁話外 那一個經營階層不是以賺錢為目的 這是資本主義體制推動世界的力量 但近年來除了日本線外 其他航線都只是勉力維持 新加坡、吉隆坡還有一部分都得靠轉機旅客的支撐 日本市場總會越來越飽和 後進者必須計算得更清楚 廉航多半都有草莽性格 敢很快殺進,也會很快殺出 之所以會沒在台灣多開新航線 理由也很清楚 評估後覺得沒這麼大市場可經營 泰國這樣的旅遊大國都讓曼谷清邁航線搖搖欲墜了 我想不出有哪裡可以開得成 即使日本,除東京、大阪、京都、北海道外 我覺得其他地方也沒這麼大的觀光魅力
台灣沒國內市場 加上人口只有2300萬 所以相對會比較不利 也許要靠吸引轉機客來支撐
台灣都被政治搞的亂七八糟的。十幾年前亞太營運夢都碎了(雖然台灣位處亞洲中心)。這幾年連航空城還放著。就連國際機場都嚴重塞機(降落都還要等半小時),如果有飛機、人才跟航線,沒硬體也只能繼續做夢。
雖然台灣位處亞洲中心 準確來說是東北亞和東南亞之間的中心 亞洲很大的 別讓土耳其人不高興...:)
希望有台北-斯里巴卡旺(汶萊)的航線 汶萊有不少華人移民 不知道做不做得起來
汶萊~不錯的點 記得十幾年前汶萊航空有直飛台北 後來就停掉了,改成降落香港 我比較期待的是台北- 札幌 現在日本的票價還是貴松松 以東京為例 坐香草平常也要七八千 才三四小時的航程,有點誇張 希望多一些廉航投入日本航線 增加彼此的競爭
準確來說是東北亞和東南亞之間的中心 亞洲很大的 別讓土耳其人不高興...:) 土耳其人自己都不認為自己是亞洲人。。。
汶萊~不錯的點 記得十幾年前汶萊航空有直飛台北 後來就停掉了,改成降落香港 我比較期待的是台北- 札幌 現在日本的票價還是貴松松 以東京為例 坐香草平常也要七八千 才三四小時的航程,有點誇張 希望多一些廉航投入日本航線 增加彼此的競爭 7、8000?? 你說香草的東京→札幌嗎??
我也期待日本多一點航點 然後。。。 如果開南薩哈林斯克有生意嗎?? 我七月初要從南薩哈林斯克回台北 才發現南薩哈林斯克不只沒有廉航、連傳航都沒有直飛台北 我還必須先要到首爾才能轉台北(W)
我也期待日本多一點航點 然後。。。 如果開南薩哈林斯克有生意嗎?? 我七月初要從南薩哈林斯克回台北 才發現南薩哈林斯克不只沒有廉航、連傳航都沒有直飛台北 我還必須先要到首爾才能轉台北(W) 南薩哈林斯克人口才10幾萬,既不是觀光重鎮,也不是商業重鎮,和台灣關係也不密切,當然不會有台灣的航空要飛那裏。 連和他最靠近的三個國家,日本,韓國,中國也只有韓國的韓亞航有飛。這是因為那裏有很多韓國的後裔,所以和韓國有比較密切的關係,因而有這個市場。 其他的國際線也就只有一星期三班到隔壁北海道的札幌,和一星期一班到哈爾濱。都是俄國的航空在飛而已。日本和中國的航空都沒興趣飛。
南薩哈林斯克人口才10幾萬,既不是觀光重鎮,也不是商業重鎮,和台灣關係也不密切,當然不會有台灣的航空要飛那裏。 連和他最靠近的三個國家,日本,韓國,中國也只有韓國的韓亞航有飛。這是因為那裏有很多韓國的後裔,所以和韓國有比較密切的關係,因而有這個市場。 其他的國際線也就只有一星期三班到隔壁北海道的札 幌,和一星期一班到哈爾濱。都是俄國的航空在飛而已。日本和中國的航空都沒興趣飛。 去年下半年台灣虎航開啟台灣廉航新元年 從數據上可以發現,近這一兩年台灣的廉航呈現爆發性的成長。許多客人開始試著接受使用者付費的付費模式,由傳統航空轉搭乘低成本航空。 而台灣人喜歡便宜擱大碗的習性,因此價格通常是決勝負的關鍵。這對廉價航空來說,台灣是個很好發揮的市場。 近期新開航的航線如台北~胡志明,台北~巴厘島 應該可以持續營運一段時間,前者靠外籍勞工新娘,後者結合旅行社跟散客撐起 巴里島定期航線從3/30才正式開航,所以還有很長時間進行銷售
期待廉航飛直飛北海道旭川啊! 不然高雄飛羽田也不錯
去年下半年台灣虎航開啟台灣廉航新元年 從數據上可以發現,近這一兩年台灣的廉航呈現爆發性的成長。許多客人開始試著接受使用者付費的付費模式,由傳統航空轉搭乘低成本航空。 而台灣人喜歡便宜擱大碗的習性,因此價格通常是決勝負的關鍵。這對廉價航空來說,台灣是個很好發揮的市場。 近期新開航的航線如台北~胡志明,台北~巴厘島 應該可以持續營運一段時間,前者靠外籍勞工新娘,後者結合旅行社跟散客撐起 巴里島定期航線從3/30才正式開航,所以還有很長時間進行銷售 台灣人逐漸可以接受廉航不代表台灣人逐間普遍願意去新奇陌生的地方去旅行,否則也不會日本旅行變得跟全民運動一樣,短短兩年成長將近100%。 航空公司評估新航線至少要能找到一定的利基。胡志明有越配越勞基本盤,峇厘島是國際知名觀光勝地,也是台灣人去印尼旅遊的首選。這都是基本的利基。但是南薩哈林斯克利基除了新奇之外,應該沒有可以說服航空開航線的立基。否則地緣更接近更符合廉航短程飛行範圍的日本和韓國早就應該有廉航飛過去了不是嗎?
期待廉航飛直飛北海道旭川啊! 不然高雄飛羽田也不錯 以台灣對日本的狂熱程度,日本任何一二線城市點都是有可能的。只是北海道回台北基本上要花4.5小時左右。威航說他們目標放在4小時內的點,要看他們多堅持。台虎倒是沒說一定要在4小時內。 高雄羽田來講,羽田只有半夜時段能申請起降權,高雄機場本身又有宵禁,而台灣兩家航空在高雄沒基地,所以要靠台籍廉航開這線航必須倚賴在其他航線的時間做巧妙設計,挑戰度高。
四個小時以內 倒是可以好好評估關島的可能性 除了哈日之外,台灣人對美國也是非常瘋狂的 Guam雖然不是美國本土,但也勉強和美國沾上一點邊, 2011年的過年我在關島 當地的美式海島風很有味道 這地方也很有婚禮旅遊的潛力 再從票價談,目前關島的平均票價大約在新台幣兩萬元上下 單獨從距離來看,票價偏高 而且這條航線的時間帶長榮和華航都選用紅眼航班 開闢廉航,有非常高的利多空間可以操作 聽說之前威航有向美國申請天寧島的航權 還蠻令人期待的
四個小時以內 倒是可以好好評估關島的可能性 除了哈日之外,台灣人對美國也是非常瘋狂的 Guam雖然不是美國本土,但也勉強和美國沾上一點邊, 2011年的過年我在關島 當地的美式海島風很有味道 這地方也很有婚禮旅遊的潛力 再從票價談,目前關島的平均票價大約在新台幣兩萬元上下 單獨從距離來看,票價偏高 而且這條航線的時間帶長榮和華航都選用紅眼航班 開闢廉航,有非常高的利多空間可以操作 聽說之前威航有向美國申請天寧島的航權 還蠻令人期待的 關島、帛琉、塞班都不錯 都算中航程的目的地 而且目前台灣還沒有直飛太平洋島嶼的廉航 開航或許真有賺頭
而且沒有國籍廉航考慮國內線嗎?? 澎湖、金門、馬祖近幾年都大力開發觀光 花東更不要講 是陸客來台灣必去 不過機票來回就要4000左右 以距離來講 價格偏高 如果廉航進場 單程幾百塊 來回踩在1000多 應該也有搞頭
而且沒有國籍廉航考慮國內線嗎?? 澎湖、金門、馬祖近幾年都大力開發觀光 花東更不要講 是陸客來台灣必去 不過機票來回就要4000左右 以距離來講 價格偏高 如果廉航進場 單程幾百塊 來回踩在1000多 應該也有搞頭 國內的交通票券似乎是被綁在法令 有價格上限的規範 ××到××線定價不能超過××××元之類的限制 頂多只能像高鐵玩早鳥票的模式 無法像國外採浮動票價的方式 有時候想一想 有些法令的訂定,看似保護消費者,造福人民 實際上卻製造多輸的局面 我有個同事家住嘉義 他曾跟我分享過說他從不買預售票(台鐵) 我問他為什麼 他回答不想被車票綁住,萬一臨時有事怎麼辦 反正你提前訂跟當場買,票價也沒差異 頂多要付擔的風險是臨時買會沒位子…… 在台灣 不管你什麼時候買票,價錢都是一樣 不管你是否可能退費,價錢也是一樣 難怪台鐵、高鐵搞成這樣 我提前買,而且時間很確定 在台灣現有的商業模式下竟然沒半點價格優勢 沒有早鳥市場的操作, 反悔成本自負的觀念 搞到最後商業模式僵化、旅遊品質下降 所以寧願去澳門,也不會去金門 希望台灣能不斷反省與進步……
四個小時以內 倒是可以好好評估關島的可能性 除了哈日之外,台灣人對美國也是非常瘋狂的 Guam雖然不是美國本土,但也勉強和美國沾上一點邊, 2011年的過年我在關島 當地的美式海島風很有味道 這地方也很有婚禮旅遊的潛力 再從票價談,目前關島的平均票價大約在新台幣兩萬元上下 單獨從距離來看,票價偏高 而且這條航線的時間帶長榮和華航都選用紅眼航班 開闢廉航,有非常高的利多空間可以操作 聽說之前威航有向美國申請天寧島的航權 還蠻令人期待的 雖說關島和美國能沾一點邊,但很多人還是很難把他跟美國想在一起。不少美國人自己也不曉得關島是美國領土。不過關島是個以觀光為主要產業的休閒海島,是適合廉航開闢的。 申請天寧島的是復興,不是威航。威航雖是復興子航,但還是獨立的航空,兩家申請的航權不能共用。此外復興準備用包機的模式。 關島,賽班,帛琉這些地方都是四小時可到的範圍,所以理論上都是可以開發的市場,但這些市場應該很難一開始就一天一班,頂多一星期兩三班,或用包機的方式。 以下這圖是以TPE為中心,2000英里圓周,大約是航空公司4.5小時的範圍圖。不過航空公司實際飛行的路線不一定是接近最短的路徑,像中國部分的領空不能通過,必須繞路,所以像圖裏面部分南亞區域(孟加拉,不丹)可能會續要繞道,不一定能在4.5小時內到。 1422554
雖說關島和美國能沾一點邊,但很多人還是很難把他跟美國想在一起。不少美國人自己也不曉得關島是美國領土。不過關島是個以觀光為主要產業的休閒海島,是適合廉航開闢的。 申請天寧島的是復興,不是威航。威航雖是復興子航,但還是獨立的航空,兩家申請的航權不能共用。此外復興準備用包機的模式。 關島,賽班,帛琉這些地方都是四小時可到的範圍,所以理論上都是可以開發的市場,但這些市場應該很難一開始就一天一班,頂多一星期兩三班,或用包機的方式。 以下這圖是以TPE為中心,2000英里圓周,大約是航空公司4.5小時的範圍圖。不過航空公司實際飛行的路線不一定是接近最短的路徑,像中國部分的領空不能通過,必須繞路,所以像圖裏面部分南亞區域(孟加拉,不丹)可能會續要繞道,不一定能在4.5小時內到。 1422554 哇~~大大太專業了~ 那開緬甸好了 華航現在有台北-仰光定期航線在飛 票價約18000左右 還有寮國也不錯 記得在若干年前長榮有開台北到永珍的航線 哈~有時能天馬行空一下也不錯~~
哇~~大大太專業了~ 那開緬甸好了 華航現在有台北-仰光定期航線在飛 票價約18000左右 還有寮國也不錯 記得在若干年前長榮有開台北到永珍的航線 哈~有時能天馬行空一下也不錯~~ 開寮國永珍還不如開柬埔寨暹粒 畢竟還有一個吳哥窟的議題。。。
會不會哪一天 跨洲的廉價航空也開始蔚為風潮呢 像是挪威人航空的曼谷到瑞典和曼谷到奧斯陸
會不會哪一天 跨洲的廉價航空也開始蔚為風潮呢 像是挪威人航空的曼谷到瑞典和曼谷到奧斯陸 長線和短線廉航成本結構不一樣,飛機的利用周轉率也不同,過去超長線大多是失敗收場。挪威人航空也才開始長程線一年多,能不能穩定賺錢還不知道。而且他也是先從短線建立穩固的財務基礎和規模之後才敢涉入長程線。國內兩家短線才剛開始而已,所以走路還沒走穩前,不適合就去學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