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油價直直落,機票會再便宜嗎?

發布時間: 2015-02-02
推薦指數: 3.010人已投票

距離要出發時間還七個月, 是不是慢一點買,再觀望一下, 有可能機票會再便宜呢? 大家覺得呢?

距離要出發時間還七個月, 是不是慢一點買,再觀望一下, 有可能機票會再便宜呢? 大家覺得呢? 暑假階段等YQ降一下就訂了吧 能便宜到哪去很難說啊

可是如果是T艙或P艙,還有降價空間嗎?

我認為二月份不必急著買,因為二月過年,去那裏都是超旺季,航空公司常常在旺季將要或巳經結束之後,才把廉價標出來,免得買旺季票的乘客,心理有障礙。而且油價才剛下不久,尚未穏定,這幾天各國才剛開始考慮或宣佈降低燃油附加費的事,航空公司也要內部討論或互相觀望,才會可能決定是否降低票價,以反應成本的事。 所以.遠期的票,至少等到三月再考慮。

我認為二月份不必急著買,因為二月過年,去那裏都是超旺季,航空公司常常在旺季將要或巳經結束之後,才把廉價標出來,免得買旺季票的乘客,心理有障礙。而且油價才剛下不久,尚未穏定,這幾天各國才剛開始考慮或宣佈降低燃油附加費的事,航空公司也要內部討論或互相觀望,才會可能決定是否降低票價,以反應成本的事。 所以.遠期的票,至少等到三月再考慮。 是喔,今天早上看新聞,說2/8之後會調降撚油附加稅耶~~

再多說一下: 2015年,從台灣出國,應該是機位供應成長特別多的一年! 近的地方,如日本及東南亞,廉航已處處開的就已不必講了,就算是想去美洲(特別是美東的紐約)及歐洲,非洲,中東等,今年的機位,也增加得特別猛。 去美洲而言,台灣本地的航空不說,大陸的航空公司都在猛增班,尤其是紐約等東岸城市,且往往以特價來搶免簽台客的轉機生意。韓國也不多讓,例如繼去年韓航以 A380飛紐約後,近日韓亞航也宣佈跟進,將以A380飛紐約,使得從去年下半年開始,亞洲直飛紐約的機位,可能增加 50%不止,所以難怪大陸東航,除旺季外,全年飛紐約票都九百美元有找,這將勢必威脅及拉下其他公司的價位,所以弄得現在飛美東及美西,幾乎達到同價。 飛歐洲,除了大陸公司增班外(如近日才宣佈的厦航飛阿姆斯特丹),台灣繼去年阿聯酋開航台北-杜拜,天天B777大飛機飛後,現已確定土耳其航於3/31將以 A340開台北-伊斯坦堡,更別說傳言的卡達將於下半年開台北-多哈, 要知道這裏的每一航班,都是可填250人以上,都是在搶去歐洲,中東,非洲台客的轉機生意,想想看,以台灣的規模,在一年多內,就每天增加了七八百往西方向的長途機位,等於增加了華航及長榮目前飛歐洲總機位的 30 - 40%左右,而且是從台灣始發的, 想想看,是不是驚人?所以難怪,新年伊始,旅行社標出的今年去歐洲價位,就下降頗多,東航去巴黎,幾乎整年七百美元出頭而已,若要現在比比看,台北-巴黎,直航就是十多小時的時間,而紐約到巴黎的機票,雖七小時不要的矩離,現在是冬天淡季就要至少六,七百美元,其他的時間,甚至貴到上千不止! 就連現在,老牌英航的早鳥票 (2月中前買)去西歐,竟然只900多美元,而且可在倫敦轉機時免費(但要加稅)停留,要知道,一年多前,光買只去英國的票,就要一千幾百美金呢!德航的標價也明顯的降低,所以可以明顯地感覺,各公司都在觀望試探台歐票價的走向,再加上油價的下跌,也尚未全部反應,所以我想,總的趨勢,是以目前已有降低的新年後的報價上,有可能再往下走。至於老牌如華航,國泰,新航,泰航等,現在尚無反應,但如果他們不考慮降價以反應新的競爭態勢,則他們會越來越失去台灣的長途市場的。不過,長榮的早鳥票,好像就是在準備迎接新形勢。 所以遠期才走者,可以等等再說,不必急,每天機位一下子增那麼多,不必怕馬上被搶光。除非短期內如在過年後之三或四月,就要出發者,否則等三月後,再逐月觀察票價走勢後決定。愛撿便宜才走的,今年該是很好的一年!

我5月中會從溫哥華去東京... 一直在猶豫要現在買機票還是等4月呢... 因為4月1日開始, JAL 和 ANA 的燃油附加費會減170多美元 (往返機票)... 不知道航空公司到時候會否加價... (加幣匯率又一直在跌...) 真的決定不了...

請問您是否推薦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