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價航空熱,嚴控成本為關鍵

發布時間: 2013-11-29
推薦指數: 3.010人已投票

廉價航空熱,嚴控成本為關鍵 時報資訊 【時報記者江俞庭台北報導】 2013年11月29日 17:27 民航局核准通過復興航空籌設國內首家低成本航空,國內國籍航空邁出低成本航空的第一步;華航也傳出有意與新加坡航空業者虎航(Tiger Air)合資切入,兩家國籍航空選擇搶進設立低成本航空的方式不同,各有利弊。  據了解,國籍航空籌組低成本航空有不同方式,一般來說可分四種,第一、與國外航空公司合資籌設,第二、由旗下子公司轉型,第三、自行成立全資低成本航空公司,第四、與國內國籍航空共同合資籌設。  復興航空即是採用第三種方式,即以全資的方式,資本額約在20~30億元之間設立新公司,初期將租購2到3架空中巴士客機飛行;而儘管華航尚未正式宣布,不過以採用第一種方式呼聲較高,即與國外具有LCC經驗的航空公司,以51%、49%的持股比率共同籌設,以各國經驗來看,低成本航空公司積極與當地業者以合資的方式,都達到不錯的效果,例如日本全日空(ANA)與港資合作成立桃航(Peach Aviation),Air Asia儘管成立於馬來西亞,不過也相繼與泰國、印尼等國家合作在當地成立低成本航空,除了可突破航權的營業限制,也可共享獲利成果。  事實上,低成本航空能成功的關鍵在於能否嚴加控管成本,達到獲利的效果,業界人士分析,若選擇以新成立一家低成本航空的成本恐怕較高,原有的機隊規模、員工數能否足以撐起新公司的營運為觀察重點,以虎航來說,一口氣添購約4、500架機隊的手筆,大幅降低維修與購機成本,也縮短機隊於停機坪待機時間。以目前航權自由度夠高的情況下、國籍航空推出的票價也直逼廉價航空票價,實在沒有必要成立新的低成本航空搶進市場;而綜觀國際航空公司成功案例,若與國際有經驗的低成本航空共同合資,不僅可吸取廉航成功經驗,縮短學習曲線,也有助於客戶跳脫傳統航空公司既有品牌的框架。 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31129003969-260410

請問您是否推薦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