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习英文的问题

發布時間: 2007-10-31
推薦指數: 3.010人已投票

您們好啊。我是新手,第一次在這個網站上發表問題,若發表錯誤的話,請大家再告訴我,以便修正,謝謝!! 想請問一下大家,因為我很崇尚有一天能到新加坡或加拿大甚至美國留學,但去那些地方的話,基本語言能力也不能太差,而我一直找不到好方法能學習,某一天曾經在某本書上看到一篇文章,上面寫說,可以直接找"外國人"練習對話,會比較快… 我運用了skype搜詢外國人,但未必有人會想加入我,讓我練習英文,想請問大家有沒有好地方,可以讓我免費學習英文會話的,我的英文不太好,謝謝>< :-$

Before you practice English to someone, you may try to practice by you own. The idea is not free, and it is just a beginning. I think you can find a lot of English DVDs in Taiwan. Find TV series, not movies..so, if you are bored you can shift to others. "Friends" and " Full house" are better for beginners who want to focus on American English. Cover subtitles, listen, mimic their tongue and follow their speaking grammar.

如果你是女生 Skype一開著就有一堆外國人加入你了 不必擔心~~ ;-)

哈哈哈。。我是女生沒錯啦。 不過還真的是沒有人加入呢>< 沒人緣!! 如果你是女生 Skype一開著就有一堆外國人加入你了 不必擔心~~ ;-)

Before you practice English to someone, you may try to practice by you own. The idea is not free, and it is just a beginning. I think you can find a lot of English DVDs in Taiwan. Find TV series, not movies..so, if you are bored you can shift to others. "Friends" and " Full house" are better for beginners who want to focus on American English. Cover subtitles, listen, mimic their tongue and follow their speaking grammar. Thank you for your help.. I will try it...^^

我是聽英語音樂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showthread.php?t=33774)學的(網路找歌詞[lyric (http://www.songmeanings.net/)]). 有發音, 自己聽的又喜歡, 就學的快.

貼上美美地藝術照 就可以 我同事(女)原本用skype跟國外客戶聯繫 對方對他都是公事公辦 後來不小心把藝術照放到skype上 突然對方熱情萬分 你也可以試試看

哈-哈-哈. 我是她 (http://www.flickr.com/photos/akkie_kakkie/400098956/)! 加我的Skype和MSN! 快! 快! 真的會成功喔.

分享一點我的經驗 我在高二的時候和家人移民美國 剛開始的時候真的很吃力 最大的障礙是聽不懂 他們說話太快 有時候雖然每個字都是認識的 但就是要呆個兩三秒腦子才會理解 可是等你理解了以後話題已經不知道跑哪去了 所以一開始的時候我真的很少說話 但是後來呆久了耳朵也就習慣了 回答的時候也是說就是了 雖然文法不一定正確 發音有可能會被笑 但是大部分的人還是很nice的 如果會笑你的人也不會變成你的朋友 所以也不用去care 真的多練習就好了 所以 總之啦 我給你的建議是 多看英文電影或是英文錄音帶(那種book on CD的) 看電影的話千萬不要有字幕歐 也不要拿個script把不會的單字一個一個揪出來查 那樣會很吃力 也會很沒趣 一下就不想做了 這是練習自己的耳朵 當然如果你一直聽到某個字 或是某個字你覺得是關鍵字 那拿字典出來查當然是okay的 但是千萬不要把它當個“工作“在做啊 另外一個建議 你可能會覺得有點怪 (跟聽或是講完全沒關係) 但是很有用歐 那就是大量的閱讀 就是拿英文小說 一本一本的讀下去 也不要那個紅筆把生字圈出來查 那樣我保證你一下子就放棄了 也spoil了閱讀的樂趣 字典是一定要滴 但是查關鍵的字就好了 雖然你可能會不相信 但是念到第10本左右就一定會進步 (話說我剛來的那個暑假發了狠 整天泡在圖書館裡 看完了Jane Austen的全集 開學的時候就覺得自己進步了很多:D) 我倒是不建議你去找外國人練習什麼的 因為你去美國留學就是要讓自己英文進步 對話更流利啊 為了學習讓對話更流利 特別花錢先讓自己對話流利 似乎有點划不來XD 要矯正口音的話嘛...我覺得盡量跟著電影或是錄音帶念就好了 因為說實在的 如果你已經是二十幾歲了的話 口音就很難去矯正了 不過也真的沒關係 只要別人聽的懂就好 語言是用來溝通的嘛 而且其實你在某個地方住久了 自然而然會被身邊的人的口音影響 像我住荷蘭的表弟妹也移民到美國來跟我們住 所以我最近講話突然變得有歐洲口音 老師都覺得怪怪的... 嗯 差不多就這樣啦 我也不是專家或什麼的 只是自己是這麼熬過來的 那樣 其實只要敢說 就什麼問題都沒有了:D 希望有幫到你的忙

Hipper說: 如果你是女生 Skype一開著就有一堆外國人加入你了 夏豆問: 那我是男生,會不會有外國人家我阿? 之前被一個怪怪的成都人加好友...講兩句就把他刪了...從此無人問津阿...難道都只有男生會亂加別人嗎? 順便插撥一小則: 去年在新聞上看到,英語系國家中以美國說話最慢. 紐西蘭最快. 英國第二, 好像是澳洲第三...哈哈... 該選哪國人當練習對象,要想好喔~

可以上MSN交友網站試試看 當作交筆友 練習寫英文囉 聊的來再開麥克風聊天吧 學語言是要時間的呢 急不得~

去年在新聞上看到,英語系國家中以美國說話最慢. 紐西蘭最快. 英國第二, 好像是澳洲第三...哈哈... 該選哪國人當練習對象,要想好喔~ Oh~~~ No~~~~~ (H) 美國太大了,每個地方講話速度都不太一樣,講話腔調也不太一樣,連不同人種間的講話腔調都會不同。 講話快的區,大概是以東北的新英格蘭區為代表。尤其像是紐約市這類的大城,速度會快到讓你來不及思考對方在講什麼。 講話慢的區,多半是比較鄉村的地方。

紐約講的快@@? 前年跟學校去美國玩一個禮拜,從東岸加州迪士尼玩到西岸華盛頓,從紐約曼哈頓玩到麥洲波司頓... 同學(唔...都紐西蘭人,亞洲人只一區區在下)一至認為美國人講話好慢. 或許紐約如檸檬牛奶所說比其他鄉下地區快一點(如波司頓...在那裡聽老師演講不到三分鐘就聽到睡著) 但是一路走來... 還是都只有別人請我們說話說慢一點 >_<

但是一路走來... 還是都只有別人請我們說話說慢一點 >_< 呵呵~~ 可能是人家聽不太習慣,"外國人" 的腔調。(H) 也或許,你們問到的人,原本也是從外地來的。 不過,我到是很想聽聽一般紐西蘭的人,是講多快!

Before you practice English to someone, you may try to practice by you own. Practice 是名詞, practise 才是動詞; Practise with somebody, not practise to somebody...

Touché, 但如果你是學美國美語的話, 都只用practice.

lemon milk: well...i cant imagine every one we had talked to in US were from some where else... coz that would be quite disappointing...lol welcome to NZ some day (H)

welcome to NZ some day (H) 呵呵,現在是 21 世紀了,想喝牛奶,不用自己去養條牛!:-P 只想聽紐西蘭版的英文,不須要跑去紐國,只須要在網上聽紐國的電台就行。 我聽了一下,大概 20 分鐘的新聞節目,覺得腔調有點像英國腔的改變版。 速度,我覺得從快到慢都有,不同人就有不同的速度。速度,可能普遍快一點點,但是有某些字的某些音節,會講的特別快。有些人字跟字的音,連的很密,中間沒有停頓,所以感覺上他講的特別快,但其實也不見得,因為他可能有些字的中間音節有比較長的拖音。而有一個字 "percent",這個字的發音跟腔調,完全跟美式英語不一樣。 新聞跟新聞的中間有短短的廣告。其中一段廣告一開始,竟然是講中文!:-|:-| 害我腦袋差點轉不過來,以為我在聽台灣的 ICRT!(H) 可是我明明就在聽紐西蘭的電台啊!結果原來是一個晚間的節目預告,是說現在紐國有越來越多的 "foreigner", 他們帶進去了他們的語言跟文化,在當地聚集成小團體。不但這些 "foreigner" 要面臨及適應新的環境,而他們所帶來的語言及文化,也對當地有些影響。從那一小段的對話來看,似乎紐國稱外來客是用 "foreigner",而美國則是用 "alien" 居多。所以說,連用詞上都可能有小小的不同。說真的,偶爾聽聽別國人在討論什麼,其實也挺有趣的。 當然啦,我也希望有一天能去紐國玩,聽說風景不錯。不過呢,我想我可能會先去澳洲玩!:-D

...澳洲也不錯拉... (人在澳洲心在紐的某小小留 :p)

還是建議到當地生活一陣子學得最快, 從生活中你就會知道如何用語了

哈哈哈。。我是女生沒錯啦。 不過還真的是沒有人加入呢>< 沒人緣!! SKYPE要把切換開放聊天模式,應該不用到五分就一堆人要加入你跟你聊.. 煩死了...騷擾及廣告也很多....不想聊的對像不要理他就好了。

練習英文最好還是face to face,對方的肢體動作或表情都有益於提升理解能力, 當自己發生明顯錯誤或是會錯意時,想鑽到地底的感覺也會讓你對這個錯誤印象深刻.

Regarding to this subject, I'd like to share with you an article below. It might not get to your point, but worths of some thoughts. In my opinion, to be excellent in English, you'd better make it your habit to learn it. Besides, open-mindedness is one of the key points. For myself, I've kept learning English for 20 years since junior high, and now the only thing I'm proud of myself is that I just keep learning. So, cheers! 我們是為了什麼才學英文 (作者是新竹的一位英文老師) 到底,我們是為了什麼才學英文?每次看到有什麼IELTS,托福,GRE考試統計成績公佈,全國一片烏鴉鴨的檢討聲浪,身為英文老師的我,都有種罪惡感,好像自己該被拖出去槍斃一樣。 我們都知道,英文很重要。我們是個海島型國家,我們必須依賴四通八達的網絡和別的國家取得貿易的機會;我們是一個相對弱勢的國家,我們必須依賴大陸以外的強國提供某種形式的外交、武力保護。英文,對我們而言,不僅是一種國家競爭力的表現,同時,也代表著,我們這個國家在國際發聲的可能性。 然而,到底,我們是為了什麼才學英文?我開始常常都在思考這個問題,其實是因為我家巷口每天8點的垃圾車事件。我家這個社區,算是新竹一流學區附近重要的社區之一。清大、交大、竹中、竹女,還有新竹幾個升學率超好的國中都剛好非常接近我們的學區。社區裡面的人,看得出來,都有一定不錯的社經地位,談吐、待人處世也都很得體。我們在這邊住了一年多,一直都很喜歡這個社區的氣氛和氣質。每天8點,大家拎著垃圾站在巷子口等垃圾車,打聲招呼就開始閒話家常,里長也常常在這個時候,跟我們湊合著討論一些社區哪邊的路燈不夠亮,哪裡的危險路口應該要增加一些交通號誌的設備。一切都很好,也真的沒出現過什麼讓我們非常困擾的問題。一直到過完年之後,有一戶移民國外的住戶,搬回這個社區。 每天8點,一樣在那個巷子口,一樣在等垃圾車,一樣大家都拎著一袋袋的垃圾等著「少女的祈禱」音樂聲越來越靠近。但是,等了2分鐘之後,開始有人咒罵,「這是什麼爛國家,連倒個垃圾都要等這麼久?」接著,她剛好自己站在她家冷氣的下方,被冷氣排出的水滴了幾滴,她又開始抓狂,「台灣真是個爛地方,連冷氣都這麼爛!」最後,就在垃圾車已經近在眼前的時候,她氣呼呼的轉身,拎著她的垃圾,迸的一聲甩上她家大門,嚷嚷著:「我不倒了,國外才不會這樣」!接下來連續好幾天,我們社區開始出現大白天就有人不管垃圾車幾點來,直接把垃圾袋扔在巷子口。等到晚上,垃圾已經腐壞,臭氣沖天,不然就是被流浪狗、流浪貓抓破垃圾袋,垃圾在社區四處散落、飛揚。里長因為她家冷氣機滴水的問題,好意去提醒她會被環保局開單,被她破口大罵:「你們不要以為我住在國外,就可以刻意刁難我!」後來我從鄰居們那邊輾轉得知,她們一家都是學歷高、收入高,很早就申請了綠卡移民到美國去。「她們的小孩英文都很棒耶,國小開始就請外國人來一對一家教」,一個歐巴桑用著羨慕和崇拜的語氣這樣說著。 我開始回想,從我學英文以來,我週遭那些英文說得非常流利的身影。在新竹公車站,一大群實驗中學的學生,明明在台灣卻刻意用英文在交談。有一位教授說,他只要聽到人家唸「frustration」這個字,他就可以知道這個人英文程度怎麼樣。我在輔大英文系,一大群的「台北幫」,英文說的像外國人一樣好,打扮、穿著也非外國名牌不可。還有一個出書的英文小魔女,她的媽媽很驕傲的在電視上說,「我的女兒英文學得太好,現在連說中文都有外國腔」。 我們學英文,是為了要讓自己的同胞把我們當成外國人一樣崇拜?我們學英文,是因為我們發音要標準,講話才比較有份量?我們學英文是因為,那個語言所代表的東西比較崇高?還是,我們學英文,是為了要把自己變成外國人?又或者,要像我的鄰居一樣,學英文是為了要去外國生活,然後回來嘲諷那些乖乖遵守垃圾不落地的善良老百姓是沒見過世面? 那些實驗中學的孩子,我常常看到他們一大群聒噪的喧嘩,完全不理會車上的其他人要休息。 那位教授,一天到晚在挑剔別人的發音問題,卻可以講出「長的太醜的女生就應該要閉嘴」、「黑人的嘴一看就很噁心,不過,沒辦法,他們是非洲來的」這類充滿性別、種族歧視的話。我那些台北幫的同學,把打工賺錢買名牌當主業,上課當學生才是副業。如果你和他們同一組做小組報告絕對會倒大楣,因為他們沒空上圖書館找資料,討論沒建設性的意見,他們只好負責上台做口頭報告的部分。結果,輪到他們上台做小組的口頭報告的那天,他們因為前天熬夜打麻將缺席了。 這也讓我想起,我爸在住院的期間,我媽一直打電話來跟我說她不懂醫生在說什麼。我剛開始以為是我媽很魯,很難以溝通。後來索性我請假回家一趟,我才真的搞清楚,到底出了什麼問題。原來是那位醫生,對著一個目不識丁的鄉下歐巴桑,講了2句就要夾雜一長串的英文,那一長串的英文中還包含了英文專有的醫學名詞。我站在那邊,聽那位醫生講了一大堆中英文摻雜的病況說明。我用了更長一段的英文一句一句慢慢的回他,他愣住了,也嚇到了。但是,除了當下有反擊的快感之外,我不覺得驕傲,也不覺得開心,因為我想到了,在這家醫院裡面的其他的病人,這個台北來的大醫院是怎樣的看待、對待他們。 英文很重要,但是,是否,我們都用著一種扭曲的心態奉承著這個語言? 我認識的一個外 國教授,有一天忍不住對我說,台灣人常常在問外國人,"Can you speak Chinese?"他剛來台灣的時候覺得很疑惑,因為他們英語系的國家,通常都是會用"Do you speak English?"對他們來說, 語言是一種是在生活中使用的習慣,而不代表某一種特殊的能力,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他們會用「Do you」而不是用「Can you」來造這樣的問句。這一陣子,又聽到另外一個常常出席國際研討會的教授在思考,為什麼只有亞洲的學者,在國際研討會發表自己的文章時,每個人一開頭都先說, "I am sorry. My English is very poor".明明那些德國、法國的學者,他們說英文的德國腔、法國腔才真的讓人難以辨識他們在講什麼碗糕。 我在研究所的另外一個教授有一天聚餐突然聊起了他一些移民也是教授級的朋友,他說,這些朋友很妙,移民到了國外之後,唯一的休閒娛樂就是聚在一起,一起數落台灣有多差勁、有多落後。非常相似的,一位到英 國拿博士學位的學長跟我談到,他在英國的時候被一個外國朋友問到:「為什麼很少聽到你們台灣人稱讚台灣?」 到底,我們是為了什麼才學英文?我們不時的在強調及早學英文有多重要,我們要一群孩子連母語都還不熟悉,就要他們去學英文,這個教育政策底下,我們透露著對自己文化的輕蔑,是否也反應著我們這些大人莫名的自卑?我們都在說學英文才會有國際觀,但是,說出這樣的話語的人,他們除了CNN和BBC看得到的新聞和評論,他們還熟悉哪些外國文化和政治角力? 真的,到底,我們是為了什麼才學英文?從我們社區的垃圾車事件,我就開始不停的想要回答這個問題。所以,有一天,我花了1節課的時間,和我的學生用說的、用畫的、用唱的聊了到底為什麼我們要學英文。我們有一個結論,台灣很好,所以,我們要用英文幫助台灣走出去,我們約好,只要遇到外國人,都要跟他們說最少三件台灣很美好的事物。台灣還可以更好,所以,我們帶著台灣的問題走出去找答案,每一次到國外去,我們都最少要找到3個答案回來幫台灣解決它的問題。 今年暑假過後,我很期待我的學生會帶哪3個答案回來。

Practice 是名詞, practise 才是動詞; Practise with somebody, not practise to somebody... "Practice" is a verb, you may take a look this website. http://www.m-w.com/dictionary/practice But you are right...... It is suppose to be "practice with" instead of "practice to". Thanks!

Before you practice English to someone, you may try to practice by you own. The idea is not free, and it is just a beginning. I think you can find a lot of English DVDs in Taiwan. Find TV series, not movies..so, if you are bored you can shift to others. "Friends" and " Full house" are better for beginners who want to focus on American English. Cover subtitles, listen, mimic their tongue and follow their speaking grammar. To Joyceinusa: 人家any_wing是新手,為何這樣回覆呢,人要懂得謙虛,稻子長的越高,腰越彎, 半瓶水才會響叮噹,網海多的是高手喔~ practice 可為及物與不及物動詞,在此加to都用法不對,是不是該用with someone? To any_wing: 妳要有心理準備,skype的老外不是老師,他們未必會耐心聽妳或糾正妳,不如先努力自修,待有基本實力再找老外磨刀,進步會很快喔.

看了大家學習英文的經驗分享及針對英文討論 我想我收獲最多的是 甲蟲 所分享的那篇文章,我們是為了什麼才學英文 從前我知道英文很重要,但提不起勁學 現在我想認真學,因為我想要帶著我的背包,到更多的國家旅行 語言重要是溝通,我分享我幾個學習"溝通"的網站 我講溝通,因為外國人不見得會糾正你的英文用法,但你懂他講的,他懂你說的,那不就好了嗎? http://www.myspace.com/ http://www.hotornot.com/ ----------------------- 這二個都是這二個都是交友網站,利用留言的方式交朋友 如果聊得不錯也可以互留msn, 如同其它交友網一樣,有好人有壞人,所以遇到變態、色情狂的就封鎖,不要聊就好了

哈哈, HotOrNot.com? 真的? 從哪裡學英文?

Regarding to this subject, I'd like to share with you an article below. It might not get to your point, but worths of some thoughts. In my opinion, to be excellent in English, you'd better make it your habit to learn it. Besides, open-mindedness is one of the key points. For myself, I've kept learning English for 20 years since junior high, and now the only thing I'm proud of myself is that I just keep learning. So, cheers! 我們是為了什麼才學英文 (作者是新竹的一位英文老師) hi, 甲蟲 謝謝你分享這篇文章,能夠當那個老師的學生一定很幸福。 期望這篇能引起我們多數人對台灣英文學習迷思的反省。 我在家裡空閒時,喜歡把CNN 或 BBC 的Radio打開,讓自己的耳朵習慣英文的發音及對話,這是不用錢的( 只要網路費) 我覺得是適應聽力的一個好方法 BBC新聞電台網址 (http://www.bbc.co.uk/go/newsifsbanner/int/-/mediaselector/check/worldservice/meta/tx/live_news?size=au&bgc=003399&lang=en-ws&nbram=1&nbwm=1) tzuche

哈哈, HotOrNot.com? 真的? 從哪裡學英文? HotOrNot 有留言功能呀 互留言之後留msn不就可以學習到跟外國人溝通了嗎? 我在上面有遇到過很好的美國人,他就願意糾正我的英文用法,或者一些他們常用但我們書本上卻沒教的英文喔! 現在我們中區的讀書會的小老師正是從HotOrNot上撿來的呢 說撿來,是因為我根本沒想到他正好在台灣,所以,就這麼聊了一陣子之後 才知道,他在台灣工作,一問之下,他還很願意教大家英文呢;-)

hi, 甲蟲 謝謝你分享這篇文章,能夠當那個老師的學生一定很幸福。 期望這篇能引起我們多數人對台灣英文學習迷思的反省。 我在家裡空閒時,喜歡把CNN 或 BBC 的Radio打開,讓自己的耳朵習慣英文的發音及對話,這是不用錢的( 只要網路費) 我覺得是適應聽力的一個好方法 也謝謝你,以及你分享的方法。 其實我真的希望這篇文章能夠引起更廣泛的共鳴,所以如果棧友們也有這樣的體認,不妨將之傳給你的親朋好友們,讓更多人能更清楚自己在做什麼,或者正在要自己的孩子做什麼。 我個人花了不少工夫學英文,甚至用MS Excel的VBA寫了個小巨集,以便記錄英文生字,這已經成為我的習慣,而在工作上受益於英語能力其實也不小,剛開始確實也陷入迷思,甚至對於自己能因此較同儕有機會而自大,後來才慢慢地開始有跟這篇文章一樣的反思,並不是因為自己有點能力就故意拿翹,只是覺得在努力提升英語能力的同時,更需要一個正確的心態,不是嗎?

Hey, take a look at this news about language study in another country. http://news.yahoo.com/s/ap/20071113/ap_on_re_us/language_study;_ylt=Agwq7YD6_4TDSAqoft1.9WWs0NUE Take it easy, English is just one of the languages in the world.

您們好啊。我是新手,第一次在這個網站上發表問題,若發表錯誤的話,請大家再告訴我,以便修正,謝謝!! 想請問一下大家,因為我很崇尚有一天能到新加坡或加拿大甚至美國留學,但去那些地方的話,基本語言能力也不能太差,而我一直找不到好方法能學習,某一天曾經在某本書上看到一篇文章,上面寫說,可以直接找"外國人"練習對話,會比較快… 我運用了skype搜詢外國人,但未必有人會想加入我,讓我練習英文,想請問大家有沒有好地方,可以讓我免費學習英文會話的,我的英文不太好,謝謝>< :-$ 我知道也有很多英語老師會要學生去"找外國人講話", 強迫他們開口說英文. 但是這讓我以前男友很困擾, 他每次坐捷運或公車, 就會有人跑來對他說"Hello, may I make friends with you?" (ㄟ...什麼年代了還在用"我可以跟你做朋友嗎?"這種老套嗎?) 剛開始他還會很友善的說yes, 可是對方大多只會自我介紹完名字後加上一句nice to meet you就不再講話了, 害我一直要努力解釋"為什麼台灣人做朋友的方式這麼奇怪"...:-S 而且, 我以前男友是德國人. 世界很大, 不是所有老外都是用英文當母語的. 轉回正題, 如果你是真的對英文完全不行, 我建議你還是找個好學校好老師先學好基礎. 但是如果你看文章沒問題, 聽ICRT也還OK, 只是不敢講話, 現在也有會話班專門練習, 不然光是用msn線上聊天, 只怕你學了一堆外國火星文而已... 千萬不要亂槍打鳥, 因為, 真的不是所有外國人都講英文.  

我需要有人能幫我把以下的文字翻譯成英文,希望會英文的大大能幫幫忙!! 我在尋找台灣來的郭曉娟(Nancy Guo),她大我5歲,是我同母異父的姐姐,雖然她不是我父親所生,但她從小就跟著我父親生活,跟我父親感情很親,比她親生父親還來的濃~ 但在她17歲的時候,她的生父全家移民到美國Oklahoma州,也決定把她一起帶走,我永遠記得,在她要出國的前一個晚上,她抱著我父親堅定著說,等她成年了畢業了,一定馬上回來跟我們團聚! 她剛去美國的那幾年我們一直都有保持連絡,她當時就讀Oklahoma大學(我不知道是市立還是州立),應該是經濟系(我不是很確定),但後來不知道什麼原因,我突然察覺,她好幾個月沒有打電話回來,當我打過去的時候,接電話的人說她已經畢業而且搬走了,不知道搬到哪去,我只有她租屋處的電話號碼,當時我才十幾歲,父親也已經70幾歲,我們什麼都不懂,根本不知道怎麼找她,唯一可以聯絡她的,只有那個電話號碼.就這樣,我完全失去了她的消息. 她1973年8月2日生,170公分左右,她當時的電話號碼是(405)4477213,我寄信給她都是寄到這個地址: 1316 Eastgate Dr. Norman.O.K 我的父親在2002年去世了,所以她現在是我世上唯一的親人,希望世界上真的有奇蹟,能讓我找到她 如果有人知道這個人,請你告訴我,謝謝!!! 我的e-mail: [email protected] 請你多寄幾封,我怕會漏信! 真心的感謝你!! -------------------------------------------------------------------------- 因為我現在打算寄信給所有在google上查到有跟"Nancy Guo"這個名字有關的人,期待會有奇蹟出現!所以希望會英文翻譯的好心大大,可以請你抽出一點時間,幫幫我好嗎? 文章這麼長,請人幫我費神翻譯實在是很不好意思,誰叫我的英文太破,唉~ 但其實...想說的還有千言萬語...

翻譯I am looking for 郭曉娟 (Nancy Guo) from Taiwan. She is older than me by 5 years, and is my sister of a different father. Although she is not the daughter of my father, they grew up together and saw him more as her own. When she was 17, her biological father immigrated with her family to the state of Oklahoma, US., taking her on the trip as well. I will always remember this, on the eve of her departure, she hugged my father and said in a tone of perseverance, that she will one day reunite with us after her graduation! For the initial years we remained connected, and I was aware that she studied at Oklahoma University (I am uncertain whether this was the City or State university) majoring in Economics (I am unsure of this). However, without explanation, I suddenly received no further contacts from her. I phoned her number only to found out she had moved, and I could obtain no up-to-date information regarding her whereabouts. I was around ten at the time and my father was around 70, we knew nothing of this and had no ways of looking for her. The phone number was the only thread that I have of her. And just like that, we have lost communication completely. She was born on August 2, 1973, around 5"7' (170 cm) tall. Her last known phone number and address was (405)447-7213, 1316 Eastgate Dr. Norman, OK, US. My father passed away in 2002, and she became my only close relative in this world. If there is miracle in this world, please let me find her. If any one has information or leads regarding my sister, please contact me ASAP, thank you!!! My e-mail:: [email protected] Please send multiple replies, I fear I might miss them! My most sincere gratitudes to those who read this and pass it on.

我知道也有很多英語老師會要學生去"找外國人講話", 強迫他們開口說英文. 但是這讓我以前男友很困擾, 他每次坐捷運或公車, 就會有人跑來對他說"Hello, may I make friends with you?" (ㄟ...什麼年代了還在用"我可以跟你做朋友嗎?"這種老套嗎?) 還以為現在已經不流行這種跟外國人交朋友的方式了8-).這種交友模式至少流行了有30年以上吧?

還以為現在已經不流行這種跟外國人交朋友的方式了8-).這種交友模式至少流行了有30年以上吧? 哈哈...我想我就是會用這種說法的人.... 因為我們學的英文常常都是那種很正式的用法,不這樣說,那該怎麼說呢?? 我是老人~~:-$

Hi, guys :-) Here's a useful website for learning English, hope you like it. Please go to visit http://ch.englishbaby.com/ Good luck to you ! :-P

請問您是否推薦這篇文章?